词条 | 花溪复明胶囊 |
释义 | 基本信息【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明胶囊 汉语拼音:Fuming Jiaonang 【规 格】每粒装0.3g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一疗程30天。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禁 忌】辛辣刺激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贮 藏】密封 【包 装】铝塑板。3*12粒*板*盒 【有 效 期】18个月【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YBZ13512006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0435 【生产企业】陕西华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适用人群1、各类眼病反复发作靠外用涂抹、滴入缓解的人。 2、长期服用药物,症状得不到缓解并产生副作用的患者。 3、急需手术、不宜手术、害怕手术、担心术后复发的眼科病人。 4、长期眼病史,眼病不断发展,已严重妨碍正常生活的人。 5、患一种眼病,同时又产生好几种并发症的人。 6、早、中期的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玻璃体混浊、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等眼病患者。 7、眼部疾病手术后的康复和眼部疾病预防的患者。 成 分羚羊角、蒺藜、木贼、菊花、车前子、夏枯草、决明子、 人参、山茱萸 (制)、石斛、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 石决明、黄连、谷精草、木通、熟地黄、山 药、泽泻、茯苓、 牡丹皮、地黄、槟榔。 医学方解 全方由24味中药组成,方中羚羊角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蒺藜活血祛风,平肝解郁,明目;木贼散风热,退目翳;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通淋;夏枯草散结解毒;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菟丝子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女贞子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此13味药,功能虽各侧重,但此方均有一共同的作用,即明目不暇接之功效。其余11味之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芩、泽泻、丹皮滋补肝肾,使精血上濡头目,晶体神水得养而达明目之功;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从根本上助全身血运,以濡养眼目;通草清心火、利小便,而降低眼压;黄连清肝热以明目;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槟榔杀虫消积、降气行水,通过利水而达降压目的;诸药合用共奏祛障明目之功效。综观全方,结构严谨,配伍合理,药宏力专,从整体进行辨证论治,通过对全身和眼部调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的治疗,是不可多得的眼科良药。 性 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褐色的颗粒;气微香,味微苦。 什么是白内障? 透明的晶状体变混浊时,称为白内障。许多因素,例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裂隙灯显微镜下,大多数成人的正常晶状体会有不同程度的轻微混浊。老年人晶状体核硬化,光学密度增加,皮质纤维有淡的放射状纹理。这些情况均为晶状体生理性改变,并不属于白内障。 老年白内障(senile cataract) 【临床表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又称老年性白内障,是中老年中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增高。它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下3类。 常双眼患病,但发病有先后,严重程度也不一致。开始时,主要症状为随眼球转动的眼前阴影,以及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直至眼前手动或仅有光感。由于在病变的过程中,晶状体吸收水分,导致晶状体纤维肿胀,因而注视灯光时有虹视现象。患眼会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此外,部分患者会出现畏光和眩光。 1.皮质性白内障(cortical cataract):最为常见。按其发展过程分为4期。 (1)初发期(incipient stage):晶状体皮质内出现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空泡为圆形透明小泡,位于前、后皮质中央部或缝合附近。水裂的形态不一,从周边向中央逐渐扩大。板层分离多在皮质深层,呈羽毛状。楔形混浊在皮质性白内障中最为常见,位于前、后皮质中,尖端向着晶状体中心,基底位于赤道部,这些混浊在赤道部汇合,最后形成轮辐状混浊;或在晶状体某一象限融合成小片或大片混浊。散大瞳孔后应用检眼镜彻照法或裂隙灯下检查可在眼底红光反射中看到轮辐状混浊的阴影。当瞳孔区的晶状体未累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视力。此期的晶状体混浊发展缓慢,可经数年才会发展到下一期。 (2)膨胀期(intumescent stage):又称未熟期(immature stage),为晶状体混浊继续加重时,其渗透压改变,短期内有较多水分积聚于晶状体内,使其急剧肿胀,体积变大,将虹膜向前推移,前房变浅,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状体呈不均匀的灰白色混浊。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皮质内的空泡、水裂和板层分离。患眼视力明显减退,眼底难以看清。以斜照法检查晶状体时,投照侧虹膜须深层混浊皮质上形成新月形阴影,称为虹膜投影,这是本期白内障的特点。 (3)成熟期(mature stage):膨胀期之后,晶状体内水分和分解产物从囊膜内溢出,晶状体又恢复到原来体积,前房深度恢复正常。晶状体混浊逐渐加重,直至全部混浊,虹膜投影消失。患眼的视力降至眼前手动或光感。眼底不能窥入。从初发期到成熟期可经10多个月至数10年不等。 (4)过熟期(hypermature stage):如果成熟期持续时间过长,经数年后晶状体内水分继续丢失,晶状体体积缩小,囊膜皱缩和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及胆固醇结晶,前房加深,虹膜震颤。晶状体纤维分解液化,呈乳白色。棕黄色晶状体核沉于囊袋下方,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上方前房进一步加深,称为Morgagnian白内障(图10-2)。当晶状体核下沉后,视力可以突然提高。过熟期白内障囊膜变性,通透性增加或出现细小的破裂。当液化的皮质渗漏到晶状体囊膜外时,可发生晶状体诱导的葡萄膜炎。长期存在于房水中的晶状体皮质可沉积于前房角;也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堵塞前房角而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称为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当患眼受到剧烈震动后可使晶状体囊膜破裂,晶状体核脱入前房或玻璃体内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过熟期白内障的晶状体悬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容易发生晶状体脱位。 2.核性白内障(nuclear cataract):较皮质性白内障少见,发病年龄较早,进展缓慢。混浊开始于胎儿核或成人核,前者较多见,逐渐发展到成人核,直至其完全混浊。初期晶状体核呈黄色混浊,但很难与核硬化相鉴别。核硬化是生理现象,由于晶状体终身生长,晶状体核密度逐渐增加,颜色变深,透明度降低造成,但对视力无明显影响。散大瞳孔后用后彻照法检查,核性白内障在周边部环状红色反光中,中央有一盘状暗影(图10-3)。眼底检查仅由周边部看清眼底。由于核屈光力增加,可发生近视。由于晶状体周边部的屈光力并没有明显改变,因此瞳孔散大前后的视力是不同的,远视力的减退较慢。由于晶状体的中央和周边部的屈光力不同,形成晶状体双焦距,可产生单眼复视或多视。核性白内障以后逐渐变为棕黄色或棕黑色,此时视力极度减退,眼底已不能看清。晶状体核的这种改变可以持续很久而不变。可以同时出现晶状体皮质混浊,但不易成熟。 3.后囊膜下白内障(subcapsular cataract):晶状体后囊膜下浅层皮质出现棕黄色混浊,为许多致密小点组成,其中有小空泡和结晶样颗粒,外观似锅巴状。由于混浊位于视轴,所以早期就会出现明显视力障碍。后囊膜下白内障进展缓慢,后期合并晶状体皮质和核混浊,最后发展成熟期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后风险也会很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