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山瑶族乡 |
释义 | 花山瑶族乡位于钟山县西北部,距县城33公里,距323国道线10公里,东连红花镇、两安瑶族乡,南与燕塘镇接壤,西与桂林市平乐县同安镇相邻,北接恭城县。全乡面积133.27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总人口7592人,聚居瑶、壮、汉等民族,其中瑶、壮人口6342人。 简介花山林业资源丰富,以松、杉为主,木材积蓄量335762立方米,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940万元,其中林业产值845.5万元。该乡还有极大的水利资源优势,现有电力发电站5座。 花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点,全乡耕地面积3180亩,其中水田2700亩,属山区乡镇,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800毫米,年均气温19.5摄氏度,美丽怡人的花山水库距乡政府所在地大桥头只有两公里,当地瑶、壮民热情好客,民族风情浓厚,有客远来都会端上油茶,而且花山的烟熏腊肉及山林野味闻名遐迩,是消夏避暑,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历史钟山县在距今约千亿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早生界寒武纪等地层,后来又产生了加里东地壳构造运行,印支造山运动,并伴有大规模的岩浆侵入。花山瑶族乡在加里东地壳构造运行时,地层形成厚实的花岗岩体,下部以砂泥质岩为主,上部主要为碳酸盐类岩石。由于地壳运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乡境内的山羊头,鸡母岭,蜜糖坳等山地。 花山瑶族乡1958年建立,至今已经有50周年,辖板冠,平西,宝鹿,三叉,保安,林坪6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60个自然村。1999年全乡总人口范围7479人,其中瑶族5098人,占总人口的68.16%。壮族1113人,其余的为其他民族。瑶族主要分布在周家脑,林坪,三叉,保安等村。 历史上,瑶族是一个游耕民族。“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唐代诗人刘禹锡于元和年间任连州刺史时作的《莫瑶哥》反映了这一史实。关于瑶族的来源,说法不一,或认为源于“山越”,或以为源于“五溪蛮”,或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的。但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的“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 现状花山瑶族乡由于地处群山之中,交通非常不便,只有唯一的一条公路通向县城,还有许多村庄不能通车,平时多以步行或马作为交通工具。花山瑶族乡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依靠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目前花山河不断的开发,在滩头村,平西村,已形成了一些小规模的采沙厂。花山瑶族乡有丰富的黑大理石,质地优良,近几年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增加了人民和政府的收入。目前,部分山地以承包给外商种植速生林,使昔日的荒弃的山林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几十年来,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瑶族人民治山治水,植树造林,拦河筑坝,凿山开洞,兴修水利,发展交通,使瑶山的经济稳定增长。瑶族人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过去那种“刀耕火种在上坡,收入不满小半箩,山竽野菜度日子,火堆蓑衣当被窝”的悲惨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部分村落开办的瑶族小学也办得有声有色。在毛段村,有花山瑶族乡唯一的一所中学,小有名气,在钟山县的乡镇中学中独领风骚。瑶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昔日“只闻鸡犬叫,不闻读书声”的日子远去了。如今的瑶山交通、通讯、邮电事业、广播电视事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然而,该乡有许多村庄仍未能通路或通电,大部分地方都没有电话线进入村庄,人们生活很不便利。 旅游资源花山瑶族乡地处连绵不绝的群山之中,虽然交通不便,但却保持了其独具特色的瑶族民俗。该乡的大部分人口都是瑶族,各村落相处也比较和谐。花山瑶族乡的丰富旅游资源虽然被历史所遗忘,但在未来一定会被人们铭记。 森林资源花山瑶族乡现在拥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国有林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这里气候冬暖夏凉,常年降雨丰沛,适合植物生长,主要以松树,杉树居多,也有其它树种,还有许多珍贵的动植,物,如红豆杉,金钱龟等。 花山水库花山水库是该乡唯一的而已个大型水库,库存量大,水常年清澈凉爽,适宜在水库里泛舟和垂钓,现在资源还未被充分利用,但其独特的景色,和周围的山相互映衬,山中有水,水中藏山,形成一幅耐人寻味和给人无限遐想的水墨山水画。 基础设施钟山县花山瑶族乡大力实施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给瑶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 路网建设。该乡地处山区,群众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为了解决“行路难”问题,该乡积极采取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一点、乡政府划拨配套一点、群众义务投工投劳自筹一点。先后修建、扩宽了十里水库至盘龙、沙坪至白鸡田、六角至压利冲、大江边至大田叉、三叉至茅坪、三叉至大坪等村道50多公里。该乡为花山水库库区移民修建了水泥村道2.2公里,在花山水库修建便民码头1个。目前,全乡6个村委全部实现了通车。电网建设。为解决山区瑶胞用电难问题,该乡一方面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民间资本合理开发水资源,修建水电站,就地解决边远村屯用电。一方面通过无电村向上级电力部门申请实施农网建设项目,有效加快了消除无电村的步伐。据统计,2002年至今兴建了水电站7座,就近解决了8个自然村300多户农户的生产生活用电。去年,该乡还向上级电力部门申请为6个无电村实施了农网建设。目前,该乡46个自然村已有44个用上了电网力。 信息网建设。针对山区信息闭塞的实际情况,该乡积极协调通讯部门架设通讯光缆7.5公里,相继开通了程控电话、无线电话和宽带信息网。协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钟山分公司建设好移动通讯基站2座,移动通讯信号覆盖了全乡90%的村落。据统计,目前,该乡瑶胞购置了手机1100多部,安装程控电话300多部。完善通讯信息网络建设,给山区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外界各种信息,为瑶胞增收致富提供了信息保障。 资源开发钟山县花山瑶族乡依托丰富的花岗岩和山地资源,积极引导瑶胞树立品牌意识,倾力将花岗岩、茶叶、蜂蜜打造成为花山“三宝”,为瑶胞铺设一条条致富之路。 花岗岩——迷人“芝麻黑”引客商。该乡的花岗岩储量丰富,全国各地客商被质地为“芝麻黑”的花岗岩所吸引,纷纷来花山投资开发花岗岩开采及加工产业。目前,该乡已引进14家石场和13家石材加工厂,解决了400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该乡部分农民抓住机遇,跑起石材荒料运输,品尝着石材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截至目前,该乡已有50多户农民因为花岗岩产业发家致富,纷纷盖起了“石头楼”。 茶叶高山种茶千里香。花山林地资源丰富,有适宜茶叶生长的高寒山区。尤其是高山林立的三叉村委,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地理条件,所产茶叶汤色明亮、味甘醇香,深受广大客商和茶友的青睐。目前,该乡已发展茶叶加工厂1家、茶农500户和茶叶种植面积1000余亩,亩产青茶500公斤,每亩可为茶农带来5000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蜂蜜甜蜜产业助农奔小康。该乡立足地处山区林区的实际,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蜂业。瑶胞采用天然的养蜂办法,产出的蜂蜜以其质优和纯正备受客户喜爱。截至目前,该乡涌现出养蜂专业户100多户,户均产蜜150多公斤,价格高达40元/公斤,一些产蜜大户还把蜂蜜远销到湖南等地,价格比在本地销售高出一倍。仅此一项,平均每户蜂农年可增收6000多元。 招商引资地处边远山区的钟山县花山瑶族乡立足丰富的花岗岩资源,以转变干部作风为润滑剂,群策群力为招商引资工作铺平道路,促进招商引资工作驶上快速发展轨道。1至9月,该乡引进招商项目13个,合同投资额806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72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48.5%,呈现“项目引进来,财源滚滚来”的招商引资良好发展态势。该乡花岗岩蕴藏量非常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为把这些静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动态的经济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瑶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引资路子,树立借外力,形成合力推进花山乡工业化进程一盘棋思想理念,科学提出“做大做强石材产业,打造‘三区一场’石材工业发展格局”的石材工业发展新思路,在完善“三区一场”(即完善滩头、下平两个石材开发区基础设施,新建桥头石材开发区和1个石材荒料交易市场)的“三通一平”基础设施,为所引进项目搭建发展平台的基础上,以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为契机,转变干部作风,简化办事程序,强化政府服务意识,乡党政一把手现场办公,为所引进的项目协调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增强了外商的投资置业信心。 该乡丰富的矿藏资源和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吸引了湖南、福建等地的客商前来投巨资创实业,如该乡千方百计引进的宏发石材开采加工厂,总投资1500万元,目前该企业基建进展顺利,将于年内投入生产,预计年可实现工业产值9500万元,这个企业成为目前花山瑶族乡最大的石材开采加工企业,对于增加工业产值和财税收入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 民风民俗瑶族服饰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妇女喜着无领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在服装的领口、袖口、胸襟、腰带、裙边饰以色彩斑斓的挑花、刺绣,鲜艳夺目。瑶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喜爱以银簪、银花、银串珠、弧形银板等配以彩色丝带做头饰,风格别致。少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就可以区别。 瑶族饮食与房居瑶族居民的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日常菜肴有黄豆、饭豆、南瓜、辣椒和家禽家畜等。该地区的瑶族非常盛行“打油茶”,打油茶十分讲究,程序也很复杂,若想打出好喝爽口的油茶,需要精挑上好的茶叶,先用文火把锅烧热,把用温水泡好的茶叶滤干水后放进锅里,用锅铲均匀的用力敲打茶叶,在这期间,火不能灭,也不能烧得太猛,等茶煮沸之后,再过十余分钟,茶就可以出锅了,趁势冲泡炒米、炒豆、米花之类同饮,具有特殊的风味。瑶族住房有竹舍、木屋、茅房和小部分泥墙瓦屋。房屋一般是一栋三间,中为厅堂,两侧房前部为炉灶或火塘,后部为卧室,屋前屋后,分设洗澡棚或猪牛栏. 瑶族婚姻瑶族以前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婿习俗较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结婚的。不过现在当地瑶人以允许与外族人通婚。 瑶族节日瑶族的节日较多,有大节日、小节日之分。大节日有盘王节、春节、中元节、社王节、清明节等,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 其中以盘王节最为隆重,盘王节,俗称“跳盘王”、“还盘王愿”。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时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一般一村或全乡进行。主要仪式由师公跳神祈祷,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祷告盘王(盘瓠)保佑赐福。 在花山瑶族乡,基本每个村都有其特有的节日,如周家脑村,该村的节日就是每年的正月初四和六月初二,过节时十分热闹,附近的村都会集中到一个村,有时还会有各种表演,放电影等。 花山瑶族乡还有许多许多其他丰富的民俗文化,它并不因为别人的忽视而埋葬了它的历史和独特的瑶族文化,它的光辉和价值总有一天会被人铭记。它在等待世人的发现,等待世人为它拭去那漫长独自守护的尘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