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斑癣 |
释义 |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由糠批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浅表真菌病。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常见于相对湿度较高的热带和温带地区。青年人,特别是男青年,由于活动多而出汗多,如果不及时换洗衣服和揩干皮肤,则很容易发生花斑癣。花斑癣还多见于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人,因这类人的表皮细胞更换周期延长,有利于真菌生长,若停用激素后花斑癣即好转。此外,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糖尿病以及妊娠都可诱发本病。 中文名:花斑癣 外文名:Tinea versicolor 俗称:汗斑 病源:糠批马拉色菌感染 简介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 俗称汗斑,是由糠批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浅表真菌病。角质层内含有真菌生长的需要营养。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常见于相对湿度较高的热带和温带地区。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汗斑组合疗法和激光治疗、激素类药物治疗等。 病因花斑癣俗称汗斑,由花斑癣菌引起。通过接触带菌者或他们的衣服、被褥、席子而传染。夏季皮肤多汗潮湿容易得病。花斑癣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胸、背、颈和上臂等处。开始时,为黄豆大小的圆形斑,呈灰白色、褐色或淡黄色,上面附着细小糠皮样鳞屑,以后皮损越来越多,有时可融合成片。去除鳞屑后留下暂时性色素减退斑。病程缓慢,多年不愈,夏重冬轻,无自觉症状或有微痒。 致病菌系一种嗜脂性酵母,称为卵圆形糠秕孢子菌或正圆形糠秕孢子菌。此菌 是正常皮肤的腐生菌,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高温高湿,局部多脂多汗,卫生条件不佳等,糠秕孢子菌寄生密度增加,由腐生酵母菌转化为菌丝型方可致病。此菌仅侵犯角质层浅层而不引起真皮的炎症反应。祖国医学认为,此乃是风湿侵肤,与气血凝滞所成。紫白癜风乃一体二种,紫因血凝,白因气滞。本病之发生,乃是由体热、风邪和湿气侵入毛孔,与气血凝滞,毛窍闭塞所致。 临床表现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 近部位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时间较久的呈浅色斑。皮疹无炎性反应,偶有轻度瘙痒感,皮损好发生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面、腋、腹、肩及上臂等处,一般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少或消失,但夏天又可复发。 分类花斑型初起呈淡褐色,表面发亮,以后出现色素减退。由于新旧皮损混在一起,而呈花斑状。 毛囊型损害沿毛囊分面,似毛囊性丘疹或斑片,鳞屑极薄。 白斑型除去鳞屑或痊愈后,遗留色素暂时减退。此型预示本病处于缓解阶段。 斑片型此型损害较少,一片或数片,表面鳞屑较厚,色泽较深。 诊断1.根据其临床表现,皮屑以10%氢氧化钾液直接涂片找到弯曲或弧形的糠秕酵 母菌丝或圆形孢子,即可诊断。 2.本病需与白癜风鉴别,后者主要为成片皮肤色素缺失丽呈白色,其边缘可有色素沉着,一般无脱屑,无痒感,也无出汗过多后加重等。而汗斑则是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属条件致病菌,如患者皮肤比较白,则病菌在皮肤表面表现出深褐色。如患者皮肤比较黑,则比色素表现为淡白色。出汗过多的时候会伴随轻微瘙痒感。还应注意与贫血痣、玫瑰糠疹、红癣等鉴别。 治疗概述1.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汗斑组合中药疗法和激素类软膏,或用溶液冲洗。 花斑癣的外治法: a,其中采用中药草本霜治疗虽然见效慢,但是能达到彻底根治的功效,汗斑组合疗法一般患者在3天即可看到明显效果。7天皮肤即可恢复如初。 b.用醋调擦或用生姜切片蘸之外擦。 用10%土槿皮酊、5%~10%冰醋酸溶液或食用白醋及其它低浓度的癣药水外擦。 先擦以20%~40%硫代硫酸钠溶液,待干后再擦4%盐酸溶液。 以上方法每日用药2-3次,连续用药4-6周。治疗期间内衣裤和被单等床上用品分开用还 应该经常煮沸消毒。 c.通常使用3%的克霉唑霜。涂擦前应先洗澡,最好用丝瓜瓤轻轻擦去鳞屑,然后再涂药。 2.中医药浴对预防花斑癣有很好的效果,常用的有艾叶浴、薄荷浴、菊花浴、青蒿浴、食醋浴、盐水浴等,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上述中药熬水洗澡,每周一次即可。 全身治疗 病情严重且久治不愈者,可考虑全身用药,如酮康唑200~400mg/d,早饭后服,2~6周。有病例报告用酮康唑治疗223例,结果痊愈206例(92.4%)。 激素药物和抗组胺类药物建议谨慎不可长期使用。 局部治疗1.15%~20%冰醋酸溶液或3%~6%复方水杨酸液,涂病损处,1d1次,连续用药7~10d,治愈后每隔1~2周再涂1次,以防复发。 2.1%益康唑霜,每日2次,5d为1疗程。 3.50%丙二醇溶液,外用,每天2次,连续治疗2周。 4.40%硫代硫酸钠涂擦病损处,1~2min后再涂4%酸液,两者起化学反应,产生新生态的硫,以达到杀灭真菌的作用。 5.黄花500g加水2500ml,浓煎成250ml,加入雄黄及硼砂各9g,擦患处。 6.复方酮康唑霜外用。 7.1%Terbinafine霜外用,治愈率达70%~80%. 8.2.5%硫化硒洗剂(商口名希尔生)外用皮疹处。 9 水杨酸与水1:20比例混合涂擦病损处,会有酸疼感,可与甘油1:1比例混合涂擦病损处。 上述9种方法疗效不甚理想,治愈率不高。只治其标而不治其本对致病病毒无可奈何,易复发。中医认为引起汗斑的糠秕马拉色菌属血枯生燥,此乃风邪与与体热导致毛孔闭塞导致糠秕孢子菌密度增加,而自身免疫力无法抵御病菌滋生导致病变。故治疗应选用安全有效去除皮肤底层病菌、淡化病毒遗留色素、提升免疫力抵御病菌侵害为最佳。 鉴别诊断花斑癣和白癜风的区分 花斑癣,是一种浅部真菌病,皮肤损害以淡白色为主,呈圆形或卵圆形斑,边缘模糊,表面往往有许多微细的鳞屑,有折光性,可直接通过镜检找到真菌,发病部位以皮脂腺发达部位多见,如颈、上胸、背部与上肢。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幼儿病例中可见于面颊、额及眉间,由于经常擦洗,表面不易附着鳞屑,故极易与早期白癜风混淆。 白癜风患者的皮肤色素脱失为成片的白色,边缘可有色素沉着,表面无鳞屑,出汗过多并不加重,当然,在显微镜下也找不到真菌。了解这些知识,可有助于鉴别两病。 预防与保健预防1早期发现患者,早期治疗。因本病无自觉症状,不易引起重视,故要加强定期宣传教育。另外要增强抵抗力,治疗力求彻底,治愈后衣被要消毒处理。受此种致病菌感染后易复发,治疗应彻底以达根治的目的。可参考如下几种方法: (1)酮康唑口服,一次200毫克,一日一次,饭后服用。连服10天,注意有肝功损害者禁服;也可选用伊曲康唑口服,一日一次,每次200毫克,饭后或餐中服用,连服一周。 (2)外用制剂:如选用市面上的孚其乳膏、克霉唑霜;也可选用2.5%硫化硒溶液外用;或外用20%~30%硫代硫酸钠液,干后立即外用1%稀盐酸;或者选用3%采乐洗剂洗患处,用法均为每日1~2次。 (3)患者衣物应清洁消毒,以防再感染。 保健易感因素:易感或使其加重的因素 (1)外因:高温、高湿;衣服封闭,热带国家居民喜用棕榈油或其他脂类物质涂沫身体,可促发菌体形成。 (2)内因:有阳性家族史,多为一级亲属患本病,属多基因遗传。油性皮肤,多汗症或多汗、免疫功能受损,如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其他如肾上腺切除术、库欣综合征、糖尿病、孕妇、营养不良,严重烧伤、服避孕药等。 目前认为,花斑癣并非具有接触传染性,人体皮肤带菌不一定发病,但易感染者只要促发因素存在即可发病。 并发症严重者称痤疮样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有脓肿形成.花斑癣菌还可累及泪囊引起阻塞性泪囊炎,还与脂溢性皮炎,头皮屑增多及银屑病等有一定关系。 治疗中医民间简易疗法1.处方:鲜山姜20克、土槿皮10g,米醋100毫升。 用法:药洗净捣碎,放醋中浸泡12个小时后,用肥皂水洗净患处,涂敷药液,日1次。 疗效:用药3次,有效率达100% 。 2.处方:鲜樟柳头根茎50克、土槿皮10g,,陈醋100毫升 。 用法:上药方药醋中浸泡8个小时,取液涂擦患处,日2次。 疗效:用药7-12天,治愈率达100% 。 3. 处方:土槿皮10g、丁香10g 、75% 100ml酒精100ml 。 用法:上药方药加入75% 100ml酒精100ml中浸泡1周后外擦,每日2-3次。 疗效:用药5-10天,治愈率达100% 。 花斑癣的防治措施(1)酮康唑口服,一次200毫克,一日一次,饭后服用。连服10天,注意有肝功损害者禁服;也可选用伊曲康唑口服,一日一次,每次200毫克,饭后或餐中服用,连服一周。 (2)外用制剂:如选用市面上的孚其乳膏、克霉唑霜;也可选用2.5%硫化硒溶液外用;或外用20%~30%硫代硫酸钠液,干后立即外用1%稀盐酸;或者选用3%采乐洗剂洗患处;用法均为每日1~2次。 (3)患者衣物应清洁消毒,以防再感染。 护理1、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洗澡,勤换内衣。劳动或剧烈活动后大汗出,应注意及时洗澡和更衣。平时出汗较多者宜外用爽身粉。不穿他人衣物。 2、精神调养保持心情舒畅,对疾病处之泰然。 检查化验检查1、血常规。 2、肝功能检查。 3、标本涂片染色。鳞屑直接镜检可见短杆状菌丝和圆形孢子。 4、皮肤病特殊检查。 化验1.直接镜检 刮取鳞屑加10%KOH液直接镜检,见短粗、两头钝圆、微弯曲的菌丝。一般长为10~40µm,宽为2.5~4.0µm。有成堆的圆形或卵圆形厚壁孢子,直径为3~8µm。有时有芽孢。直接镜检阳性即可确定诊断。 2.培养 在Sabouraud琼脂或其他常规培养基表面加1~2ml橄榄油或其他植物油,接种鳞屑后37℃培养,3天后即有奶油色酵母样菌落生长。镜检见酵母样细胞为主,出芽。培养一般不作为诊断的常规。 3.午氏灯检查 午氏灯检查花斑癣皮损和刮取的鳞屑有金黄色荧光。 组织病理:轻度至中度表皮角质增生。真皮可能有少量单核细胞浸润。角质层中部或底部可发现短粗、稍弯曲、腊肠样菌丝和成堆圆形或卵圆形厚壁孢子,有些可出芽。以PAS及GMS染色更为清楚。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