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头 |
释义 | 福建安溪县湖头镇概况湖头镇是“福建历史文化名镇”,地处闽南金三角,位于安溪县西北部,东经117°59'和北纬25°14',是安溪县北部中心城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小泉州”之称,历来是安溪的交通杻纽和商贸重地。距厦门特区130公里,离大泉州经济区90公里,便于对接沿海,接受辐射。镇域面积101.2平方公里,四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属沙谷盆地,海拔一般小于150米。全镇辖29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8万多人,流动人口1万多人。 湖头镇社会稳定,经济社会事业平稳、快速发展。2005年、2006年连续被评为“福建省100强乡镇”、被评为“2003-2005年度福建省文明村镇”、“福建省一级地标”达标单位。 四大特点湖头镇地处安溪西北隅,位于内外安溪的交界处,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辖29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多家。从历史、人文、经济等方面来看,湖头镇主要有四个特点: 1、历史名镇。湖头镇是“一代名相”李光地的出生地,著名侨领李尚大、李陆大先生的祖籍地。明清时期,先后出现了99位举人,入仕100多人。境内有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 1999年,被评为福建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商贸重镇。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湖李六世祖李森率众开通了湖头到泉州水上航道,使湖头成为永春、德化、漳平等内陆山区县,通往古泉州海口水路的必经之地,是闽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商贸发达,故有“小泉州”之美誉。 3、人口大镇。境内有常驻人口83978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在安溪24个乡镇中,仅次于长坑乡,居全县第二位。 4、工业强镇。湖头历来是安溪的工业基地,曾拥有湖头水泥厂、电冶厂等一批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经过30多年的累积,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冶炼、水泥建材、电力、服装、食品加工为支柱的产业体系,特别是三安钢铁、三元集发水泥、煤矸石发电等大项目的落户,使湖头成为安溪乃至闽南金三角地区的建材冶炼基地,2009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9.8亿元,财税收入1.3亿元。 发展方向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富饶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充足的电力,完善的通讯以及优质的服务为湖头镇营造了宽松优越的投资环境。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漳泉肖铁路直通泉州港,在湖头设立货物中转站; 省道307公路穿镇而过,到厦门仅需1.5个小时车程,到泉州1.5小时;穿过镇区“莆永”高速公路正在规划论证中;作为镇域公路主干道的环湖头新城公路将于2009年建成,同时推动湖头过境、园区、通村等分支干线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不久将实现城市公交互通。电力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拥有多家水电厂、煤矸石火电厂、变电站等设施。全镇水电装机2.5万千瓦,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煤矸石火电厂是福建省燃用煤矸石装机容量最大电厂;镇内有1座110千伏特变电站,同时湖头220KV输变电站和线路架设正在施工中,进一步提高湖头和全县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输送电能力,优化湖头及至安溪县基础设施环境,实现变电电网和省、市网相联,电力供应充足。完备的供水设施:镇内有蓝溪、芦内溪、福寿溪等溪流,镇区有一个日供5000吨的自来水厂,可满足工业和生活用水需要, 同时为适应建设日益发展需要,日供10000吨自来水厂扩建工程正在施工中。金融机构完善:中国农业银行在湖头设立支行,中国建设银行设立营业网点,可开办各种金融业务。邮政通讯设施完善:区域信息化快速推进,全镇范围内移动通讯信号、因特网全部覆盖,程控电话可开通国内国外长途,各种通讯手段齐全,信息传播渠道畅通。 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气候条件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C,降雨量1600毫米,比较适合发展生产,有利经济的发展。 矿产资源丰富:有石灰石、铁、煤、铜、铝、铅锌、稀土、高岭土、花岗石、叶腊石等10多种,尤以石灰石储量最多。 水资源充足:晋江支流蓝溪从湖头中部流过,境内还有芦内溪、福寿溪等,可开发利用装机容量4万千瓦。 旅游资源丰富:湖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观独特,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以及50多处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湖头十景” 之誉的秀美的自然风光,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贤良词和李光地故居为代表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安历史悠久的佛家胜地泰山岩等众多的文物古迹等等。李光地故居--新衙,又名昌佑堂,位于“泉州魅力乡村”-湖二村,始建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府第,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五进庭院,双护厝,东西巷道,四周绕围墙,门庭广阔。有联赞“赞元重万国,高志局八区”、“相门知理学,府第传乾坤”。贤良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含新衙、李氏家庙)。始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其地原榕树成荫,又名“榕树书屋”。镌刻康熙御书《太极图说》、《巡子牙河建坝诗》等诗文。祠右有石构碑亭,立碑一方,镌刻雍正《谕祭文》,赞扬李光地“学问优长”、“一代之完人”。祠前后有小桥流水,南面为临水轩、荷池,夏日荷塘月色,柳树干条,意境幽美。碑刻十分丰富,是研究康熙书法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泰山岩 位于湖头镇西南隅的南隐山腰,时与清水岩、太湖岩并称安溪三大历史名岩之一,是县级森林公园。泰山岩依傍“翠屏”“宝峰”两山,山清水秀,幽谷流泉,绿树成荫,古膝盘缠,鸟语花香,蜂蝶迷忙。始建于南宋宣和年间,后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明巡宰李森、李光地(相国)重兴,是安溪古代宗教建筑中比较能反映明清时期佛教、道教岩寺配套的典型。据载曾与辽宁省义县的“奉国寺”山西省文城县的“玄中寺”齐名、一九九九年被列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岩中景点众多,寺中供奉“显应祖师”,、七佛和观音菩萨等。香火鼎盛时,香火烟云凝聚随风飘柔、象浮云绕殿,被誉为“七佛春云”,是湖头“十大景观”之一。近年来,侨胞、台胞及地方有识之士,慷慨解囊重建泰山岩,泰山岩森林公园规划核心区2200亩,控制区15000亩,计划投入近千万元资金,建成为旅游、休闲、朝圣、对台宗教文化交流、科普实验等多功能的大自然顶级森林公园。 工业强镇,打造建材冶金基地 湖头镇立足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以福建省安溪县经济开发区三个工业园区之一“湖头工业园区”为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依托产业优势和人文优势,以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镇、村、企业“三位一体”的招商引资体系,灵活的“零地价”政策等多项优惠政策,积极营造招商引资氛围,吸引更多的投资商,促进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湖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安溪经济开发区湖头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19.8平方公里,近期可供开发工业用地2586亩,远期可供开发工业用地10890亩,园区主干路网,电力、通信等配套设施完善。园区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个功能区,重工业区已有三安集团、安溪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奇信镍业有限公司、三元集发水泥、湖头水泥、龙山水泥等企业入驻;轻工业区有宏泰鑫轻质墙材有限公司、厦门国道建材有限公司湖头矿粉厂、翔安工程机械配件、安华装饰材料等建材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其中,已完成资产重组的福建三安钢铁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二大钢铁生产基地,预计2007年度可实现产铁107.5万吨,产钢120万吨,产材26万吨,总销售额超36亿元,上缴税收超2亿元。规模为年产400万吨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及带纯低温余热发电,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安溪三元集发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年产值30亿元,税收2亿元以上;年产镍合金20万吨的奇信镍铁合金技改项目,年产值30亿元,税收2亿元以上,该项目在2-3年内全面都建成后,产量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10。三安钢铁的成功重组,集安锰铁的技改实施和三元集发水泥项目的启动,湖头建材冶炼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两年后三大项目建成投产后,直接增加的税收额度将达到5亿多元,大大推进“三安钢铁产业园”发展建设进程。 倾城倾力,建设湖头新城 随着安溪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县委、县政府提出,未来3-5年,将举全县之力,发挥湖头镇业已形成的工业重镇优势,聚集资源、产业、人才、科技等要素,廓清思路,科学规划,落实“工业立市”战略,坚持走一条依靠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成一座现代工业城市。依托现有的一些大项目,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区位、人文等优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推动上下游配套项目为切入点,有效地推动湖头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使湖头10年内工业产值突破200个亿。同时把湖头作为一个城市来规划、来经营,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发展相应的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项事业,力争通过10-20年的努力,使湖头新城区面积拓展至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万人,辐射和带动周边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发展,成为安溪北部10多个乡镇,甚至漳平、永春部分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 近期,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湖头第二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了湖头新城规划、焦化系列、物流中心高科技园等12个湖头区域重点建设项目工作小组,湖头第二中心城市建设正式启动,并进入运作。湖头将以其独特的古镇文化魅力和富有现代气息的崭新形象谱写“湖头新城”的明天灿烂辉煌, 山东沂南县湖头镇湖头镇位于山东省浮来山脚下,东临莒县,南靠蒲汪镇, 北接沂水县,西连苏村镇,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总面积90.2平方公里。镇驻地湖头村距县城20公里。行政村38个(自然村53个), 人口5.01 万。 晚婚晚育率9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0.25%。 邮政编码:276302;电话区号:0539 辖区沿革现境大部原属莒县,少部属沂水县。 1944年为沂东县城子区,辖湖头、张家哨两个乡; 1949年沂东县撤销,城子区划归沂水县,称五区; 1956年县界调整时,沂水县之曹家小河、包家官庄、黑石沟、英山官庄、王家湖、杜家洼划属沂南县称十六区;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分为张家哨、湖头两个公社; 1958年11月沂南县撤销,薄家店子、东西茶家坡、左家庄、屈家庄、曹家店子划属莒县,余属沂水县,称城子区。 1961年8月沂南县恢复,现境复归沂南县,称张家哨区; 1968年改称张家哨公社; 1980年改为湖头公社; 1984年10月改为湖头区; 1985年9月称湖头乡,下辖辛家官庄村、薄家店子(实为5个自然村:薄家街村、杨家街村、于家街村、辛家街村、冷家街村)、肖家哨村、宋家哨村、白家哨村、青石岭村、前湖头村、后湖头村、东坡子村、西坡子村、东城子村、西城子村、黑牛石村、曹家宅子村、曹家庄村、姜家庄村、齐家店子村、西太沟村、丁家庄村、河北沟头村、河南沟头村、南岭沟头村、前水由村、后水由村 等28个村。同时在北部设立东张家哨乡,下辖25个自然村(郭家哨村、前杜家哨村、西张家哨村、东张家哨村、刘家哨村、杜家哨村、前王家哨村、后王家哨村、李家哨村、大阿疃村、小阿疃村、黑石沟村、陆家哨村、柳树底村、英山官庄村、邹家哨村、赵家洼村、上房沟村、下房沟村、萧家官庄村、八角官庄村、曹家小河村、刘家岭村、杜家岭村、王家湖村、包家官庄村); 1994年11月撤湖头乡,设立湖头镇; 2001年乡镇规模调整时与东张家哨乡合并为现湖头镇。同时将全镇53个自然村划分为英山、薄店子、湖头、郭家哨、陆家哨、姜家庄等六个管理区。 交通该镇境内交通便利,336省道、胶新铁路及即将开工的长深高速穿境而过,长深高速在镇内有出入口。西距京沪高速公路25公里,南距临沂飞机场60公里,东距日照港50公里,距胶新铁路沂南站5公里,距亚欧大陆东桥头堡连云港100公里,是中外客商投资兴业 的理想之地。 经济新中国成立后,湖头镇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彻底改变家乡面貌,为美化家园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境内有小(二)型水库4座。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石矿。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黄烟等。盛产桃、苹果,所产浮来山苹果远近闻名。近几年来,该镇发扬“敢创、敢干、敢于争先”的精神,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大搞以农田改造,农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04年,以郭家哨、城子湖为龙头的万亩农田生态科技示范基地已投入运营。2005年启动英山劣质土改造项目。 按照“巩固提高镇村企业,重点发展民营企业, 全力搞活个体经济”的工作思路,该镇还 大力发展镇村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三个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尤其近年来,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以花生深加工、农机加工、猪皮加工、木材加工为主体民营企业异军突起。 农业、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全镇种植花生2.5万亩,林果0.8万亩,各类蔬菜面积达1.8万亩,其中黄瓜1万亩,棚菜0.9万亩。各类畜禽117.4万头,黄牛存栏3.6万头,仔猪出栏60万头,新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3处,龙头企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群体初具规模。 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6亿元,农业总产值3亿元。财政收入9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25元人民币。至2005年底,全镇有初级中学2处,小学6处,在校学生3500人,有卫生院2处,合作医疗17个,医疗设施和医术水平较高,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 2004年镇劳动保障所被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省级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示范单位”, 2005年该镇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湖头村湖头村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毗邻云峰、后塘两个村,隔木兰溪与西许村相对。下辖代厝、陇西两个自然村。主要大姓有林、童、翁、代等。华亭镇第一大民间豪宅林俊廉宅坐落于该村。人口约两千人。主要公路:濑榜路、濑华路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