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南工程学院
释义

湖南工程学院于200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湘潭机电专科学校与湖南纺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现实行中央与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它坐落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市,占地面积1806亩,现有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学校现设有16个教学院(部、中心)、4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9000人。201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中文名:湖南工程学院

外文名: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简称:湖工

校训:锲而不舍 敢为人先

创办时间:1951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湖南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刘国荣

所属地区:湖南湘潭

主要院系: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等

硕士点:2个

主要奖项: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

校风:团结 严谨 诚信 创新

学风:笃学求索

一、学院简介

学校简称:“湖工”

英文译名: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英文简称:“HNIE”

通讯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政编码:411104

现设有电气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工程训练心,本科专业41个,涵盖了5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本科教育为主,其它教育形式为辅的办学的格局。保留有少量专科专业,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达17800多人。

2010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湖南工程学院应邀参会。这标志着湖南工程学院正式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单位,该校也是我省唯一一所参加试点的省属本科院校。

湖南工程学院确定以学校的传统优势、省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首批试点专业,并计划2010年下半年,在新生中选取5个条件好的工科专业进行试点;2011年开始,在各工科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组建各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班。试点班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参加试点班的学生前3学年在校学习,最后1学年在企业学习。

第一批参与试点的高校包括10所部属“985”“211工程”大学、10所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和10所省属本科院校。

2011年9月是湖南工程学院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下发批文(学位[2011]69号):《关于下达“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名单的通知》,在湖南省学位办组织的全省12所申报学校评审中,湖南工程学院脱颖而出,毫无悬念地被教育厅推荐进入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性评审。湖南工程学院所申报的动力工程和纺织工程两个硕士专业领域全部获得通过,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予权资格的取得,是该校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后的又一跨越式发展,标志着该校办学层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予权资格的取得,是学校及时地将学校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结果,是学校长期坚持培养高层次工程应用型人才办学理念的结果,也是对学校办学实力和学术水平的又一次检验。此次申硕成功,将极大地推进学校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促使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

学生在全国第八、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我院连续获得佳绩,共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300多台(件),总值1.2亿元。争取到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1200万元。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拥有13个实验中心、20个实验室、24个语音室、44个多媒体教室、1个网络信息中心以及金工实习基地、电工电子实习基地、服装实习基地等。电工与电子实验中心对学生进行全开放。金工实习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考试与培训中心。同时,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先后与100多家企业签订了厂校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产学结合教育网络。

现拥有39802平方米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6万册、电子图书35万册,期刊、报纸2200余种,电子文献数据库7个。拥有4个标准田径场、1个标准游泳池、4个足球场,40多个篮排球场。

二、教师队伍

现有在职职工1165人,其中专任教师732人,占72%,有教授79人、副教授259人,占教师总人数的81.3%。按学历学位,有博士64人、硕士464人。在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9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40人、全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54人。省学科带头人92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2人。在全国、省(部)学术性组织兼任职务的有130余人。其中,32名教师被省内高校聘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三、专业建设

学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已形成了电气、机械、化工、管理、纺织等优势专业群,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单位。有7个专业为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中电气化、机制两个专业为全国示范性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一个,湖南省重点学科8个,6个省级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3个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

实验室(部分):

机械基础实验中心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现代设计制造实验中心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材料成型与质量控制工程实验中心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机械电子工程实验中心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工业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电气与信息基础实验中心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电气控制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纺织基础实验中心 (湖南省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土木工程基础实验中心 (湖南示范实验室)

重点特色专业(部分):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湖南省特色专业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自动化专业 (湖南省重点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南省重点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电机与电器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纺织工程 (国家级特色优势专业 )

服装设计与工程 (湖南省特色专业)

企业管理(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应用化学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纺织工程等为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之一

四、人才培养

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6841万元,争取到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1200万元。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电工与电子实验中心对学生进行全开放。金工实习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考试与培训中心。同时,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先后与172家企业签订了厂校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产学结合教育网络。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近五年来,有15项教学成果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教研成果获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成绩显著。自动化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均确立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同类院校的认可,产生了较好的辐射作用。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和南悉尼泰福学院进行了合作办学,积极借鉴国外人才培养经验。

五、科学研究

学校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近五年来,共主持科研课题1157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7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项;获得省部级、厅(市)级科研成果奖185项;出版学术专著39部;获得各类专利60项;被SCI、EI、ISTP收录论文407篇次。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180多家企业签订了厂校合作协议,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签订横向科研项目149项,科研经费1.28亿元,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4亿元。

2011年学校科研经费首次突破一千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6项,总计资助经费269万元,立项数与资助经费均创新纪录。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省自科基金9项,省社科基金8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项目14项(其中重点1项)。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基金2项,高校产业化培育项目3项,总建设经费达到103万元。学校2011年还获得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2项,优秀青年项目4项,一般项目28项。获省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获湘潭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各类专利24项;发表科研论文638篇,被三大检索收录196篇次。我校与企业签订横向项目38项,合同金额1160万元,到帐金额605万元,比去年增长了近100万元。

2001-2005年,该院科技成果在校外获奖共获得省市级奖项共计19项。2003-2004年,有33项成果通过鉴定或验收。2001至2004年,我院教职工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315篇,教研论文291篇,其中核心期刊603篇,作为第一作者单位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8篇。全院五年间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教师9项,学生1项),另有非职务专利5项。 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结论。加强课程建设,现有7门省级精品课程和48门校级精品课程,97门院级精品课程。几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教研教改课题56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和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7项;发表教研论文527篇,主编和参编教材129部,其中规划教材77部。

校级研究机构

1.汽车技术研究所

2.工程计算与仿真研究所

3.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4.先进材料结构与振动控制研究所

5.材料制备与成型技术研究所

6.新型功能纺织品研究所

7.服装设计研究所

8.纺织面料技术研究所

9.电气测控研究所

10.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

11. 工控自动化研究所

12.电机与电器研究所

13.应用英语翻译研究所

14.英汉对比研究所

15.英语文学与文化研究所

16.英语教学研究所

17.现代物流研究所

18.市场营销研究所

六、所授荣誉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绩显著,1994年和1998年连续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高等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年年保持“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百佳文明卫生单位”称号,1999年和2003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中宣部、国家教委和团中央的表彰,近几年又被省委宣传部、省高校工委、省教委、团省委连续评为“省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教务处于1994年和1999年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1999年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2009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60所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高等本科院校之一,与中法合资企业德力西签订合作协议,进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七、三步发展战略

学院教育事业实施“三步发展战略”,即:第一步:2010年前,确保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达到良好标准,部分专业、课程、实验室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初步形成有特色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力争跨入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本科院校行列,部分学科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条件(2011年动力工程和纺织工程两个硕士专业领域全部获得通过并开始招生)。第二步:2015年前,少数学科、专业、实验室达到全国同类院校先进水平,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步:2020年前,部分学科达到博士学位授予条件,力争建成高水平的工程应用型大学。

为此,学院将进一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和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民办独立学院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着力建设高水平学科;立足湖南,依托行业,面向全国,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工程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实施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的“塑形工程”,建立了学校形象视觉识别系统(VIS),明确了校歌、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一系列形象建设内容与标准,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谐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朝着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八、国际交流

1998年至今,学校与澳大利亚泰福学院(TAFE)、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斯特斯·费尔德学院和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结为姊妹学校并开展合作办学。先后共有423人分别获得了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或南昆士兰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180名毕业生留学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现有合作办学项目在校学生614人。

九、周边环境

湖南工程学院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市区,地处湘江之滨。湘潭在湖南中部,湘江中游,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曾孕育了毛泽东、彭德怀、陈赓、谭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曾国藩、齐白石、黎锦熙等历史文化名人,也是贺国强、马英九、宋楚瑜等著名人物的故乡。湘潭还是湖南省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与长沙、株洲构成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金三角”地区。湘潭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学院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工程环境。

十、历史沿革

一、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1951年中南电工厂工业技术学校创建

1952年中南电工厂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中南工业部第八工业学校

1952年中南工业部第八工业学校更名为湘潭电机工业学校

1953年湘潭电机工业学校更名为湘潭电器工业学校

1958年湘潭电器工业学校升格为湘潭电机学院

1963年湘潭电机学院改建湘潭电机制造学校

1966年郑州机器制造学校(分析化学专业)并入湘潭电机制造学校

1983年湘潭电机制造学校升格为湘潭机电专科学校

1994年湘潭机电专科学校更名为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二、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1978年湖南湘潭基础大学创建湖南湘潭基础大学

1984年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并入湖南湘潭基础大学

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创建

1984年湖南湘潭基础大学更名为湖南纺织专科学校

1994年湖南纺织专科学校更名为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三、湖南工程学院

2000年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工程学院

2007年湖南工程学院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10年湖南工程学院正式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单位

2011年湖南工程学院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