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释义 | 新闻学专业创办于1995年,2002年成立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有新闻学(新闻学方向)、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方向)、新闻学(媒介经营管理方向)、广告学等四个本科专业与专业方向,其中新闻学专业(含三个方向)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5位。建有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2个校级研究机构(湖南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1个联合研究机构(湖南红网网络传播研究中心) 专业简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 表演专业(本科) 影视文化方向(硕士) 新闻学 (本科)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方向)(本科) 广告学(本科) 新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本科) 新闻学(硕士) 广告学(硕士) 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方向(硕士) 传播学(硕士)) 学院历史沿革湖南大学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于2002年3月共同创办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著名导演谢飞教授担任首任院长,设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三个本科专业和湖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 湖南大学于1995年创办新闻学专业,2002年4月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设新闻学、广告学两个本科专业。 2010年1月,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合并,成为现在的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学院概况学院地处岳麓山下,湘江之畔,位于湖南大学南校区,院楼设在近现代保护建筑北楼内。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和研究人员7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在读博士教师11人。有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6人入选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分别担任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戏剧、影视、广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和特邀理事。 学院2002年获得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4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新闻传播史论、新闻实务、媒介经营管理、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传媒与文化产业等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学),1个国家级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在2009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一级学科排名中,本院的新闻传播学科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5位。 硬件设备学院建有拥有多个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报刊编辑实验室、模拟新闻发布中心、演播厅、广告设计与制作实验室、 新闻播音间、黑匣子实验剧场、形体房、排练厅、声音编辑室、录音棚、配音室、视频教室、拉片教室、表演教室、播音小课教室、音乐教室等等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场地,设备资产上千万元。 专业简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本专业为电台电视台及相关部门培养从事广播电视播音、节目主持、影视配音等工作及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播音导论、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新闻播音、文艺作品演播、广播节目主持、电视节目主持、影视配音、节目主持艺术、形体、广播电视概论、中外电视史、摄影、电视摄像、电视编辑、语言学概论、普通话语音、现代汉语、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写作、艺术概论、影视美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编导方向、媒体创意方向) (本科) 本专业编导方向为广播影视系统和其他传媒机构培养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导演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概论、中外电视史、影视摄影与照明、电视摄像、数字化影视制作、电视编辑、广播编辑、网络编辑、电视音乐与音响、电视导播、电视节目编排与包装、广播电视文艺、纪录片创作、影视编剧、广播电视写作、影视作品评析、广告制作、影视导演基础、广播电视策划、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写、广播电视新闻、艺术概论、影视美学、影视批评、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本专业媒体创意方向为电视广播媒体和其他传媒机构培养胜任节目策划与创意、节目创作与制作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创意原理、创意思维方法、创意产业导论、创意经典案例、电视策划与创意、电视市场调查与分析、媒体营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策划、电视文艺创作、纪录片创作、影视编剧、广播电视新闻实务、广播电视写作、影视导演基础、广播电视概论、中外电视史、视听语言、数字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报刊策划、图书出版策划、网络媒体实务、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学创作、传播学、艺术概论、影视美学、影视批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表演专业(本科)本专业为专业艺术院团、影视剧制作机构和电视广播媒体培养从事演员、导演、配音和节目主持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表演、台词、声乐、形体、舞台剧排练、导演基础、表演概论、剧本阅读、视唱练耳、戏曲身段、传播学、艺术概论、影视美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毕业大戏、毕业论文等。 影视文化方向(硕士)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树立马克思主义传播观,具有宽厚的文化和艺术修养基础,富于学术创新精神,掌握影视媒体传播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适于从事影视媒体理论批评、艺术创作、产业政策分析以及影视传播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新闻学原理,传播理论与方法,新闻报道专题,媒介经营管理学原理,中国新闻思想专题,影视文化学,影视美学,新闻传播法规,专业英语,影视理论专题,影视史专题,影视批评专题,影视文本分析,中西影视类型比较,视觉文化传播,影视语言专题,影视产业专题,影视艺术专题等。 新闻学 (本科)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宽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沟通能力;系统学习和掌握新闻采写、编、评、摄等诸方面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新闻宣传法规政策,能够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新闻学概论,马列新闻原著选读,传播学概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概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制作,新闻报道研究,图片传播研究,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政治学,社会学等。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方向)(本科)本专业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亦可从事文化类、公关工作,并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培养提供优秀生源。 主要专业课程: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纪录片创作、广播新闻业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影视艺术概论、电视节目主持、中外电视比较、广播录音报道、电视观众学、广播电视节目评析、视听媒介批评、当代广播新闻专题、当代电视新闻专题、影视文化、数字视频制作技术、栏目设置与节目编排、电视传播与大众娱乐研究等。 广告学(本科)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基础和多学科综合知识的、有创新精神和实务技能的复合型广告“创意策划与经营管理”人才。为广告公司、新闻传媒、企事业单位等培养从事广告管理、策划与创意、市场营销、调查分析的合格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可从事广告企划、公关工作,并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优秀生源。 主要专业课程:广告策划与创意、电视广告、广告摄影 、中外广告史、广告效果分析、广告媒体、广告摄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文案写作、 CI原理与实务、广告美学、广告业经营案例评析、广告经济学、中外广告理论流派 、广告心理学、数字视频制作技术、中外经典广告评析等。 新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方向)(本科)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宽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沟通能力;有较强的策划、市场调查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系统学习和掌握媒介经营与媒介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比较熟悉媒介产业政策和媒介运作实务。 主要专业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概论,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媒介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媒介市场调查,媒介策划,报刊发行,广电节目营销,图书出版经营,网络媒体经营,媒介人力资源管理,媒介物业管理,媒介财务管理,媒介经营管理案例研究,西方经济学,新闻采写等。 新闻学(硕士)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外语,计算机使用水平,能从事新闻传播实务和新闻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新闻学原理,传播理论与方法研究,新闻报道研究,中国新闻思想研究,媒介经营管理学原理,新闻评论研究,新闻边缘学科研究,新闻思潮研究,影视文化学专题,影视评论专题,新闻传播法规研究,科技新闻专题研究等。 广告学(硕士)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树立马克思主义传播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及良好的外语、计算机使用水平,能从事广告传播实务和广告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新闻学原理,传播理论与方法,新闻报道专题,媒介经营管理学原理,中国新闻思想专题,广告传播理论,广告策划与创意专题,新闻传播法规,专业英语,广告经营管理,广告批评,广告传播发展专题,西方广告批评史,广告战略专题,计算机广告专题等。 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方向(硕士)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及良好的外语、计算机使用水平,能从事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实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新闻学原理、传播理论与方法、新闻报道专题、媒介经营管理学原理、中国新闻思想专题、科技传播方法与技术、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专题、新闻传播法规、专业英语、科技新闻理论专题、科技新闻报道专题、科技新闻传播史专题、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专题、西方科技新闻专题、中西科技新闻比较等。 传播学(硕士)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外语,计算机使用水平,能从事媒介传播实务和传播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传播理论与方法研究,新闻学原理,新闻报道研究,媒介经营管理学原理,中国新闻思想研究,广告传播理论研究,媒介经济学专题研究,广告策划与创意专题研究,西方媒介经营专题,媒介战略研究,新闻传播法规研究,编辑出版创新专题研究等 教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和地区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的新闻、影视院校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或达成合作交流意向,建立起开放式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学生培养影视艺术类学生专业和实践教育并重,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专业的学生,需参加我校每年组织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学院大一起开设大量的实践教学课程。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并重。 新闻传播学类学生按专业大类招收本科生,全面实施“2+2”教学改革方案,所有学生前两年统一学习专业大类通识课程,后两年可根据自己特长、兴趣及社会需要在四个专业(方向)中选择一个进行专业学习。 2011级开始,不再按新闻传播学类招生,按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招生。 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探索并建立了“一纵三横”专业实习模式,培植出实践教学的特色和亮点,坚持统一安排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科学规范,卓有成效。毕业生遍及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湖南电视台等国内各大媒体,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有60多位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 专业考试内容1.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初试: (1)自我介绍 (2)朗读指定稿件 (3)朗读自备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片段、寓言等任选一项,限2-3分钟) 复试(面试录像): (1)朗读指定稿件 (2)模拟主持(当场抽题,准备5分钟,根据要求进行,限3分钟以内) (3)即兴评述(当场抽题,准备5分钟,不得写成提纲或文稿,限3分钟以内) (4)回答考官提问及特长展示 (5)笔试(闭卷,统一进行,2小时)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初试(笔试): (1)影视作品评析 (2)写作 复试: (1)自我介绍 (2)材料评述 (3)回答考官提问 (4)特长展示 3. 表演专业 初试: (1)自我介绍 (2)自选朗诵(自选小说片断、诗歌、寓言或笑话,时间限3分钟内) (3)表演(根据主考教师出题进行) (4)回答考官提问 复试: (1)声乐(自选歌曲一首,无伴奏) (2)形体(自选舞蹈、体操、武术等) (3)表演(根据主考教师出题进行) 三试: (1)表演(根据主考教师出题进行) (2)艺术特长展示(声乐、舞蹈以外的其他艺术特长) (3)口试与录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