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南常德德山经济开发区 |
释义 | 湖南常德德山经济开发区 有“善德之源”美誉的德山地处常德市城区江南,交通便捷,商贸活跃,历来是沅水流域的工贸重镇,先后兴建了常德纺机、常德棉纺、常德锦纶、德山酒业等一大批国有名牌企业。1992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德山开发区正式宣告成立,开发区工委、管委享受市级经济审批权限,行使县级行政管理职能,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区域人口近10万。 2010年6月,德山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 发展情况2005年底,市、区两级已向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多亿元,新建主次干道12条,总长27公里;建成120万吨的火车货站一座,22万伏变电站一座和11万伏变电站二座,日供水30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园区已基本实现了水、电、路、通讯等“七通”条件,适应了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目前,已有各类工业企业200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80家、外资企业8家、上市公司所办企业11家,并拥有“心相印”牌生活用纸、“金健”牌大米等一批“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5.59亿元,技工贸总收入42.39亿元,入库税收2.16亿元。2005年7月,德山开发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秀工业园区”称号。 统计数字“十一五”期间,德山经济开发区具体发展目标是“做大三组数字”: 1、做大经济总量。至2010年,将全区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36亿元提高到150亿元。 2、做大企业总数。至2010年,将全区工商企业由目前的250家发展到500家,其中规模企业由80家发展到120家。 3、做大税收总量。至2010年,实现工商各税总额由2005年的2.15亿元增加到10亿元。 德山故事四千二百年前,中国出了个善卷先生,他以德施教,开启民智,造就一方净土,当时的尧、舜、禹三代领袖都来向他求教,与他商讨以德治国的方略,尧与禹均拜先生为师,舜欲将天下禅让,卷不受而隐。这样的开辟德缘的事就发生在常德德山,“常德德山山有德”的民谣也由此而诞生。 德山还出现了一根著名的“德山棒”,这是德山宣鉴禅师所挥舞,用以棒杀天下衲子,致力于佛教的革故鼎新,反对偶像崇拜,主张从心性上修持。“德山棒”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德山也因此成为号称“第五十三福地”的佛教对地,天下闻名的禅宗祖庭。 德山,是屈原“朝发枉渚”之地,并在此酝酿创作了《九歌》 ;朗州司马刘禹锡在孤峰吟诗;樊子盖改枉山为德山;德山书院曾是知名的教育基地。 2008年,归然人生之父,人生导师杜士扬老师常去德山和沅水,有一次下雨时差点陷入德山密林中的软泥里,多亏了德山上的枯竹给了他力量,他才化险为夷。在这段日子里士扬老师重新觉醒了人生梦幻并且体验其中的玄妙之处,逐渐变得思维通达,恬静坦然,随意而有力。。。。。。所以,有人把士扬老师的这段经历称之为:“德山悟道”“德山蓝岛”“觉梦德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