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谷村 |
释义 | 湖谷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群众260户812人;耕地面积633.3亩,其中水田350亩,旱地283.3亩。群众收入主要依靠发展养猪、养奶牛、养奶羊、特色水产养殖。自然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万元。该示范点理事会切实发挥作用,积极筹措资金,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创办农家书屋,推进乡风文明,兴建休闲公园美化村庄,积极发展塘鱼养殖、养猪及花卉种植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把示范点建设成为文化氛围浓、村风民风淳朴的新农村。 村情概况一、理事会发挥作用强。该示范点的理事会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理事会班子强,通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切实发挥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广泛宣传,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动群众及村福利会等自治组织捐资30多万元,发动旅港乡贤徐松辉先生捐资50万元兴建“松辉楼”文化活动中心和捐赠价值10万元的设备。此外,理事会还积极争取县、镇党委政府、县委办、环卫局、国税局、供电局及地方道路站的支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抓好规划建设。示范点聘请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全面规划,以文化活动中心为圆心规划住房改建,实现村民建房有序化;以长潭东干圳为分界规划特色水产养殖区、优质水稻种植区、花卉生产区、肉猪养殖区等,为群众增收致富谋划蓝图。三是开展村庄整治。拆除连片破旧房屋58间,为兴建文化活动中心大楼集约土地;粉刷旧房外墙5000平方米,水泥硬底化村庄道路1300米,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并着手筹备拆除祖堂以南旧房、建设篮球场等项目。 二、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一是抓载体。充分利用拆除老房屋的空地,通过兴建设施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中心大楼,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有效载体。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面积约280平方米,共有2层,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大楼的建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供场所,以“农家书屋”省级示范点为契机,建立完善文化活动室,配备了科普、法律、医学、和文化交流类等图书2000多册及光碟,互联网电脑,乒乓球活动桌,羽毛球场地,健康麻将,2台背投影电视。并在门口修建休闲公园一座,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种植了台湾草,安置了石桌凳,安装了路灯,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场所。二是抓培训。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通过村民大会,党支部会议,加强对农村党员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倡导健康向上、讲究卫生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农家书屋、互联网、电视电教,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传播农技知识和现代生活知识,打造新型农民。 三、种养产业有新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该示范点结合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种养业。一是发展养殖业,已发展鱼苗、黄角鱼、鲶鱼、鳖鱼等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160亩,发展肉猪达1200头,奶羊、奶牛养殖也不断增加。二是发展种植业,台湾草培植基地已达到50亩,近期引进老板集约土地50亩发展花卉种植,现已完成了大部分土地的集约工作。 目前,该示范点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00.5多万元,完成了申报项目总量的80%以上,一个崭新的文化新村展现在面前。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129.5亩(其中:田134亩,地995.5亩),人均耕地1.66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205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2亩,主要种植藤梨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0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214亩;荒山荒地222亩,其他面积170亩。有煤等资源。 农村经济该村2009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1.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8.8万元,占总收入的18.7%;畜牧业收入97.7万元,占总收入的 23.1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709头,肉牛6头);无渔业收入,林业收入5.7万元,占总收入的1.35 %;第二、三产业收入220.8万元,占总收入的52.38 %;工资性收入12.1万元,占总收入的2.87%。农民人均纯收入523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和服务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人(占劳动力的 10.13%),在省内务工9人。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30户通自来水,有119户饮用井水,有14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00 %)。有149户通电,有10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0 %、70.00 %和73.33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8户(分别占总数的 72.00 %和 72.00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37辆。 全村无沼气池、太阳能、小水窖。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850户。耕地有效灌溉率为 75.25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12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49户,共乡村人口706人,其中男性376人,女性330人。其中农业人口700人,劳动力41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48人,参合率92.57%享受低保19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6公里。全村无沼气池、太阳能、小水窖。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西崇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倘塘镇一.二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51人,其中小学生97人,中学生54人。 该村无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业余文娱宣传队。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129.5亩,无土地流转面积。已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 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计划生育,救济救灾,村务财务等。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10人,党员中男党员9 人,女党员1人。该没村设有团支部,团员11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