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北美术学院 |
释义 | 湖北美术学院是华中地区唯一一所专门高等美术学府,全国八所美术学院之一。我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的“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武昌艺专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艺术教育学堂,是我国最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北平艺专、杭州艺专、武昌艺专)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中文名:湖北美术学院 外文名:Hubei Academy of Fine Arts 校训:崇德 笃学 敏行 至美 创办时间:1920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艺术 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徐勇民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 简介湖北美术学院为华中地区唯一一所多学科门类、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院。基本信息学校全称:湖北美术学院 英文名称: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学院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昙华林校区)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栗庙路6号(藏龙岛校区) 补充:老校区的研究生也于2012年搬到藏龙岛新校区 邮政编码:430060(昙华林) 430205(藏龙岛) 学校概述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是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由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蒋兰圃先生、唐义精先生及徐子珩先生等数位热衷于艺术教育事业的有志之士于1920年所创建。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治校、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致力于培养崇德、笃学、敏行、致美,富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研究型和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立足湖北、服务华中、辐射全国。 作品成果几十年来,师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和设计展示活动多次获得国家级金、银奖章和其它重要奖项。有些作品被中外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还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画集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湖北美术学院形成了“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和锐意创新的艺术风格。目前,该院中、青年师资力量雄厚,在培养美术人才的教学中和繁荣美术事业的创作中展示着自己的才华。 院系设置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各学科、专业发展全面、丰满,现设有动画学院(含影像媒体和动画)及中国画、油画、壁画、版画、雕塑、设计(原版画系印刷图形设计专业已与视觉传达系合并)、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含服装表演与设计)、美术学(含艺术管理,艺术设计学)和美术教育等12个院系及研究生部,成人教育部,中等专业部(附中)和公共课部。 学科课程设置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湖北美术学院成立了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下设陶艺研究所、雕塑艺术研究所、民间美术研究所、非文化研究所、水彩艺术研究所和环境艺术研究所等,承担教学、科研和艺术的社会开发。美术学绘画专业已建成省级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为“十五”期间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画系工笔人物画课程、水彩画系水彩画创作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雕塑系泥塑课程和版画系石版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现有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和艺术学三个二级学科,经教育部批准,已开始招收艺术专业硕士生FMA。《华中美术》(湖北美术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季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已成为反映美术教学、科研状况和国内外艺术动态的重要窗口。 学术交流湖北美术学院对外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聘有外籍和国内客座教授、特聘教师多名。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艺术展览和专题学术讲座,形成了适宜于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艺术氛围。学院还相继派出教师出国考察举办展览和进行学术交流,并以各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 校史略记历史沿革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0年的“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创办人有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蒋兰圃先生、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唐义精先生及同仁徐子珩、张梦生先生等。建校期间,学校得到过张学良等许多名人志士的资助,康有为曾为学校题写校名。武昌艺专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艺术教育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北平艺专、杭州艺专、武昌艺专)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她坐落于武汉长江之滨、武昌蛇山北麓的昙华林,是华中地区唯一一所专门高等美术学府,全国八所美术学院之一。湖北美术学院为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高等美术院校,隶属湖北省人民政府,主管部门为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美术学院是集美术教育、美术创作、艺术设计、美术理论研究和艺术产业开发于一体的、有较大规模的高等美术学府,从中专到本科、硕士生、继续教育生的多层次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在华中地区的高等美术教育领域中具有基础性、开创性和代表性地位。八十八年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院始终坚持“崇德、笃学、敏行、致美”的校训,坚持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向,服务社会、融入社会、引导社会,成为我院一以贯之的精神传承。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育人为根本,以先进的办学指导思想、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艺术人才 学校初创时校名为“武昌美术学校”,1923年经原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易名为“武昌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由原北京政府教育部正式定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校董会由蒋兰圃、唐义精、徐子珩、闻一多、张梦生、陈仲壁、张肇铭、王霞宙等人组成,校长唐义精。 武昌艺专设绘画系本科、西洋画系本科和艺术教育系本科,并附设高中和初中二部,在校生人数逾800名。 学校先后聘请了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来校任教,如闻一多、冼星海(留法)、贺绿汀、吕骥、唐一禾(留法)、庄子曼(留法)、曾一橹(留法)、彭友贤(留法)、倪贻德(留日)、关良(留日)、许太谷(留日)、王道平(留日)、蒋治民(留日)、林葆青(留日)、彭沛民(留英)、何之培(留法)、郑人仇(留日)、孙行予(留日)、陈子和(留日)以及王霞宙、张肇铭、杨立光、刘一层、冯法祀、刘依闻、张振铎、程白舟、钱延康、阮璞、刘国枢、周大集、陈箫空、缪天瑞等,学校还聘有若干外籍艺术家任教。 1937年至1945年抗战期间,学校迁至四川江津,1946年抗战胜利后返回武汉,至1949年,武昌艺专办学历29年,为我国近现代艺术教育事业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也为新中国的艺术教育,特别是华中、华南地区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继续发展,从人才与艺术精神以及教育经验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武昌艺专并入中原大学,之后又并入湖北教育学院和华中师范学院,几经变迁,至1971年易名为湖北艺术专科学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三年。1977年学校恢复本科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恢复原校名——湖北艺术学院,分美术与音乐两部。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湖北艺术学院分为美术、音乐两部,美术分部独立建院,定名为“湖北美术学院”,开启了学院在中国当代美术教育领域崛起的新篇章。 学院为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高等美术院校,隶属湖北省人民政府,主管部门为湖北省教育厅。 学术本源湖北美术学院是伴随着上一个世纪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而兴办、成长、发展至今的具有广泛影响的高等美术学府。1920年,学院的创立是在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之后;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感召下;是在国门打开,西方文化涌入之际的上个世纪初,涵融了中西方进步思想和文化;是在康有为、陈独秀、蔡元培、闻一多等一批文化与思想精英的影响、支持和参与下而创立的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形式的高等艺术学府。“于是,国内中部始有艺术学校,吾鄂教育事业,最为各省先,独于斯者历久无倡议及之,开办之初来学者无多,其筹策擘划,备感困难,所幸学生努力所业,翌年即有成绩展览会之举,武汉人士,以渐知艺事为学术之一端。”(摘自1934年校史)。 学校的创办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精神,在中国中部地区,开启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以进步思想指导办学,积极推行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蔡元培先生当时为学校题词“推行美育”,努力践行美育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世界观教育的观念,成为当时教育、文化艺术领域里一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有生力量。 学校从一开始就彰显了“敢为天下先”的开放、自由、创新的精神。在武昌艺专时期,学校聚集了一大批留法、留英、留日的及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具有开明进步思想的教授、学者和艺术家,是时,校园里充满了活跃、自由的学术思想和氛围。为了新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当时不惜重金从上海聘请中国首批人体模特儿来校上人体写生课,在当时封建思想充溢的旧中国,其开创性可见一斑。在蔡元培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唐义精校长在学术上倡导“中西融合”,“对艺术无须偏见,对艺术家亦无须有门户只见”,为形成“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奠定了基础,成为彰显学校学术精神与教学传统的恒久资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江流日夜,大别龙蛇走。危楼百尺名黄鹤,矗立江岸障中流。河山好,风景幽,自古有才称三楚。该校惨淡经营立,发扬文化绵悠久。乐舞八方,粉绘千秋;愿我侪努力潜修,复兴我伟大民族。”(此为一九三二年校歌)体现了学校以发扬中华绵久文化为己任,以培养努力潜修艺术的三楚人才为根本,以复兴我伟大民族为使命,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期,学校师生把所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族,为祖国培养优秀艺术专业人才的使命感历久弥坚,矢志不渝。在北伐战争时期,学校师生就以从事战地宣传的方式,参加了反北洋军阀卖国罪行的斗争。1930年,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学生张执一(建国后曾任中央统战部长)联络武汉大学、华中大学、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北省第一女子中学、湖北省高级中学、湖北省第一中学等学校进步学生三十余人,群集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成立“左联”,并出版进步月刊《支前》、 《江天》杂志。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寇对祖国的践踏,唐义精校长愤慨地说:“可毁取物质,不可毁取精神”,号召师生用精湛的艺术去鼓舞人民群众。该校师生随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创作多以抗战为题,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御敌、保卫国家的英勇斗争,创作了大量爱国主义宣传画、艺术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唐一禾所作《正义的战争》、《剿除汉奸》、《向万恶的倭寇讨还血债》,油画《七·七的号角》、《武汉警备者》、《女子肖像》、《胜利与和平》、《女游击队员》、《穷人》、《村妇》、《田头送茶》等作品和杨立光的油画《穿皮大衣的人》等作品,其中有的被印刷成宣传画,广为张贴,影响很大,有的参加了当时的全国美术展览,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得到徐悲鸿等人的高度赞誉。其中一些现藏于中国美术馆,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重要篇章和人类社会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校始终是爱国者、革命者、中共地下党员聚集处,武昌艺专文学教师李实为中共党员,解放后为湖北省文教厅第一任厅长,并兼任武昌艺专被接管、更名为湖北教育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武昌艺专期间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蜚声画坛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如:张肇铭、王霞宙、杨立光、刘依闻、张振铎、李家桢、金维诺、刘国枢、刘一层等。如是种种,集中体现了当时学校建校纪念碑上镌刻的“真、善、美”的办学宗旨和当时提出:“根据时代及环境之需要而为多数人所能享受之艺术才是学院所急迫需要之艺术,先求其有,再求其善,更求其美是进化之一定规程。际此艺术没落时代,我人当知努力之方向在此。”的办学方向。 解放后,学院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在50年代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急需的高级美术专门人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汤文选、尹瘦石、张祖武、冯今松、黄铁山、魏扬、蔡迪安、伍振权、谢源璜、陈天然、迟柯等艺术家、雕塑家和美术理论家;60年代初培养和造就的一批高级美术人才,如:唐小禾、程犁、尚杨、陈立言、查世铭等成为改革开放后华中地区美术教育、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其艺术成就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文革时期,学院停办,转以美术创作为主,兼事培训普及工作,其间培训辅导的“黄陂农民泥塑”创作团体全国知名,其间培养的优秀学员有如:项金国、付中望、陈育村等一批优秀雕塑家。1971年恢复招生,招收工农兵学员,培养出如:罗世平、董继宁、郭召明、曹小强(巴特尔)、李邦耀、张小莉等一批优秀艺术家;1977年恢复高考后,学院步入长足发展时期,学生规模逐年扩大,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美术教育家、艺术家、设计艺术家、理论家,如:刘一源、皮道坚、徐勇民、陈孟昕、周向林、李全武、刘寿祥、石冲、李松、范汉成等。在85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求真、求善、求美,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坚持艺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向,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复兴我伟大民族”,成为该院一以贯之的精神传承。学校以先进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术精神和教学理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艺术人才,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为以美育作为新兴教育事业在全国的兴起,为形成华中地区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的学术风格和人才培养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院系简介中国画专业中国画专业课程1906年被湖北省教委定为省重点学科。国画系的教学以继承和发展 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为宗旨,重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提倡中国画的创新。培养具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素质基础,全理的技能结构,活泛的变通能力,符合社 会需求的美术专门人才。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助教2人,其中硕士 生导师10人。现有在校学生198人。 [课程设置] 中、外美术史、白描、书法、篆刻、山水画、人物画、构图、构成、透视、创作、艺术实践等。 动画专业、卡通基础造型、动画原理与软件、漫画基础、运动原理、动画创意、经典卡 通造型摹拟、图像程序编排、分镜头设定、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等。 [国画系] 设有人物画、山水花鸟、基础、动画4个教研室。 ]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b]专业华中地区唯一的壁画专业教学实体。绘画与设计、材料与技能、创作与应用有机整合是其专业特点,并因此具备了适应现代空间艺术发展的专业优势。秉承品德素质、人文修养、技艺传授三者并行的教学理念,研究古今中外壁画的创作理念和制作技法,探讨多种材料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综合应用。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4人,助教3人。现有本科生124,导师4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9人。 [课程设置] 中外壁画史、素描、色彩、构图学、艺术实践、线描、浮雕、构图基础、线型画面构成、壁画构图、材料技法、综合材料制作(平面)、综合材料制作(立体)、现代壁画新媒介、壁画创作与设计等。 [壁画与综合材料系设] 壁画专业教研室、平面造型教研室、立体造型教研室;壁画艺术工作室、镶嵌艺术工作室、金属锻造工作室、磨漆艺术工作室、浮雕彩绘工作室。 油画专业油画系专业课程1996年被湖北省教委定为省重点学科。教学研究方向旨在进一步加 强学科建设,培养整体素质较高,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较强、适应社会需要的 油画专门人才。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8人。现有学生人数127人。 [课程设置] 中外美术史、素描、油画材料与技法、构图学、创作、艺术实践等。 [油画系设] 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第三工作室、第四工作室。 版画专业版画专业课程1996年被湖北省教委定为省重点学科。旨在培养整体素质较好,专业及理论基础扎实,有创造精神且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的专门人才。版画系有副教授4人、助教3人、专业技师2人,在校学生40人。 [课程设置] 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解剖、透视、设计基础、电脑图形设计、铜版、石版、木版、丝网等版画技法、创作等。 [版画系设] 基础课教研室、木版工作室、石版工作室、丝网版工作室。 印刷图形设计专业印刷图形设计专业,是系为适应社会需要,使版画艺术和设计艺术、印刷艺术相结合,吸取国内外办学新思路,新开设的专业班。 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版画史、版画技法、色彩构成、图形设计等基础课。 全院统一规定的文化公共课,社会实践课,可选修其他绘画专业和设计专业课程。 专业课有:印刷史,印刷原理和操作实践,设计史,设计理论,视觉传达,广告设计,印刷品设计,书籍策划编辑学,书籍设计,书籍插图,电脑设计,电脑排版,印前系统基础知识等课程。 学生培养方向是当前社会最需要的与书籍出版、印刷有关的设计人才,同时具有绘画动手能力和熟练制版、印刷技术的特点。毕业生适合于在教学、科研、设计、出版、印刷、宣传、报刊杂志、电脑运用等部门工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系是院一个年轻而又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教学、科研与设计实践部门。我系 本科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应用相结合,注重对中国园林建筑与世界经典建设及环境的研究。全系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4人 。在校学生共80人,研究生5人。 [课程设置] 设计绘画、建筑初步、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表现学、建筑空间概论、建筑技术与材料、中外建筑史、室内设计原理及其专题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原理及其专题设计、艺术设计实践。 服装专业服装专业是国内同类院校中开设最早的服装设计专业之一。服装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与设计能力,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和广博理论知识的高素质设计、表演与管理人才。服装系现有在职专业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2人、工艺师1人、助教3人,硕士生导师4人。学生人数150人,研究生3人。 [课程设置] 服装画技法、构成与设计基础、服装色彩、服饰图案、服装定向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CAD、基础图案、室内纺织品整体设计、纤维艺术设计、印花图案设计、民间印染工艺、服装设计、计算机、市场学、中国工艺美术史、形体训练、音乐及舞蹈基础、时装表演与编导艺术、广告演艺与摄影、发型化妆、服装设计与工艺、市场营销、服装史论等。 [服装设计系设] 服装设计、染织设计和服装表演 美术学专业是继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后第三所建立美术学系的高等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致力培养美术史论的专门人才。美术学系现有在职专业教师8人,全部是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5人,助教1人。学生人数78人,研究生11人。 [课程设置] 中国美术通史、外国美术通史、艺术概论、马列文论、美学概论、美术评论、中国画论、中国现代美术学史、西方美学史、西方现代美术学、现代设计史论、新闻学概论、民艺概论、西方现代美术思潮、中外美术比较。 雕塑专业雕塑系教学旨在培养整体素质较高、专业及理论基础扎实、有创造精神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雕塑专门人才。现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助教3人。雕塑系现在校人数本科生58人,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5人。 [课程设置] 中外美术史、素描、泥塑基础、雕塑创作、立体构成、石雕、木雕、陶艺青铜铸造、环境艺术等。 [雕塑系设置] 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第三工作室、材料工作室、现代陶艺研究所、雕塑创作研究所和石雕教学基地、青铜铸造教学基地、锻造焊接教学基地。 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系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现代平面设计人才和工业设计人才为教学目标,注重设计人才和工业设计人才市场的变化与需求。该系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助教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8人。现在校本科学生311人,研究生13人。 [课程设置] 设计史、素描、色彩学、造型基础、机械制图、材料工艺学、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展示设计、字体设计与编排、书帖设计、图形创意设计、图片摄影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I、V I设计、艺术设计实践等、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创意设计、3D设计、机械基础、模型制作、信息图形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设计概论、设计基础、艺术实践和市场调研等。 学院领导党委书记:刘刚 刘刚,研究员,1956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8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化工学院,2001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共湖北省委党校。1987年到武汉科技学院工作,历任院团委书记、系党总支书记、总务处长,1998年9月任院党委副书记兼院纪委书记。2003年5月起任湖北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院长:徐勇民 徐勇民, 1957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民盟盟员。1981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1982年-1984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华中科技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湖北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 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高校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国家职业资格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主任。 获湖北省首届文艺明星奖;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党委副书记:官汉蒙 官汉蒙,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陈孟昕 陈孟昕,1957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8年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第八届侨联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获湖北省首届文艺明星奖;享受省政府专家津贴和国务院特殊津贴。 副院长:周向林 周向林,男,1955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并留校任教。1987年参加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教授宾卡斯“西方传统绘画材料技法班”;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研修班。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兼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曾获湖北省最高文艺奖——屈原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壁画大展大奖、中国油画年展银奖等。 副院长:卢斌 卢斌,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64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湖北大学、武汉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文艺学硕士学位、法学博士学位。1986年在湖北大学参加工作,历任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校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兼校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机关党委书记,校长助理兼湖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7年5月任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已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2部,先后在《光明日报》 、《中国教育报》理论版和《中国行政管理》、《江汉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副院长:许 奋 许奋,1961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90年至1991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习,2008年获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历任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学院办公室主任,院长助理。2008年7月任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院长助理 :刘 方 刘方,男,1966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6月毕业于湖北大学,同年6月到湖北美术学院工作。200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历任湖北美术学院系部党总支副书记、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处长,2008年10月任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助理。 期间发展规划“十五”期间是学院历史上重要发展的阶段。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培养高层次合格人才为目标,大力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全体师生员工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勇于开拓,经过不懈努力,学院的改革和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效益有所提高,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学院“十五”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工作目标。 阶。 目标(一)、“十一五”发展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治校、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秉承学院创办发展至今所形成的“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融合学院在现当代艺术教育实践中倡导的“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丰富基础专业学术内涵,拓展应用专业研究领域,强化特色专业引领作用。努力创造一切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成果涌现的物质条件、有效机制和学术氛围。确保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学院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全力培养关注生活、表现时代、服务社会,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艺术专门人才。 (二)、 “十一五”发展总体目标 以建设新的校园区为发展契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充分利用多年来该院已形成的作为华中地区、尤其是湖北省美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和艺术理论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加强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和艺术学三个二级学科的建设,形成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底蕴,并注重兼容性、当代性和地域性的美术教育、艺术研究体系。吸取中外视觉文化精髓,完善美术教育教学理念。实现远期规模和终极规模,实现从教学型到教学、科研型的转变,将该院建成华中地区美术专业教学成果优秀、艺术科学研究领先,管理科学、规范、高效,并在全国有重要学术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科研型高等美术学府。 1、办学规模 进一步确立办学层次,确定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成人教育的发展比例。遵循科学发展观,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建设新校园区,办学规模适度扩展。到2010年,在校生控制规模总数为6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5000人,研究生1000人(不含继续教育学生人数)。专业教学进行整合,按国家专业目录的相近学科、专业进行适时适当的组合,建立完整的教学及管理体系。 2、办学条件 今后5—10年是学院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为实现学院蓝图规划和远景目标,完成学院新校园建设规划,建设一个具有地域特点、适合学院发展的新校园区,创造国内一流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与条件,按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对艺术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生均占地面积88㎡的合格标准,学院将筹建700亩新校区,集中财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办学条件,切实解决办学用地紧张、教学设施占有饱和的问题,为学院新一轮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院拟定新校区建设总投资约3亿元,建设规划用地:466200㎡(7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左右。本着“低楼层、重生态、高品位,经济适用,朴实典雅”的设想,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院系建设,公共建筑,后勤、生活服务设施,体育设施,水电、通讯、网络建设等各项工程,将该院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风格独特、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园林式学校,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基本技能训练、艺术设计、美术创作的需要。 新校区建成后,院将形成一个主校区,一个研究生院及一个科研人才培训基地的校区格局。 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立足于学院的长远发展规模和学科建设实际,在学科结构上,明确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综合性学科的发展比例,在专业结构上,在瞄准新的行业、门类涌现的同时,关注旧的行业、门类萎缩的发展动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学科范围,形成与办学定位相吻合、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美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兼容互动、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积极寻求有利于教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合作方式,培养合格人才,全力服务社会。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以省级重点学科美术学与设计艺术学的兼容互补性为该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以艺术学的全面建设为依托,一方面着力发掘美术学科专业内涵,着眼于优势、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学科优势和特色,增强学科竞争力,另一方面拓展其外延,抢占学科专业建设的制高点、增长点,推进学科内涵创新,积极拓展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组合,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1个博士培养点;新增1个一级学科, 2个二级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新增4个本科专业,5个品牌专业,建立与完善既具有当代性又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科专业,通过学科间的交叉、延伸,形成综合性学科和学科群体以及学科群的协同互动发展,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并根据该院专业人才培养的生源优势,办好中等美术教育。 在未来五至十年,该院将围绕着“一个目标”(创建华中地区一流的美术教育与创作学术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两个重点”(申报美术学博士点和申报一级学科艺术学硕士点),“三个完善”(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硬件设施;完善管理机构),“六个实体”(环境艺术研究所、陶艺研究所、雕塑艺术研究所、民间美术研究所、非物质文化研究所和水彩艺术研究所)进行整体布局,有重点、有计划地增设新专业,力争实现学院的跨学科发展。 4、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实力,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学与创作科研能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及教师聘任制度,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不断完善教师聘期考核制度,实行评聘分离,强化聘任环节;以科学规范的聘任制度为平台,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利用和激励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政治、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十一五”期间,按师生比11:1的要求,学院教师总人数预计达到500人,其中学院专任教师445人。要达到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的目标,学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和调整: 1、职称结构。根据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要求,结合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到2010年,在学院需求的445名在编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将占教师岗位总数的30%——35%。 2、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按目前该院引进教师的学历学位要求,以及学院对本科学历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到2010年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将≥7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数力争达到教师总数的5%。 3、学缘结构。到2010年,专任教师中外校毕业的教师数量将争取达到教师总数的60%以上。 4、加强学院教师年龄结构的调整,保持学院在5年以后有一个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师资队伍。 2005——2010年期间,通过引进、培养、补充等多种有效方式,使学院教师队伍的结构进一步趋于优化: 5、教学质量 “十一五”期间,更好地把握学院教育的发展节奏,切实把提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深入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牢固确立教学在学院工作的中心地位,以设立视觉艺术基础部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推行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继续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继续推进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继续做好各种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严格教育教学秩序,推动学院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6、校园文化校训: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年来院已经形成的作为华中地区、尤其是湖北省美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和艺术理论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崇德、笃学、敏行、致美”——以“为人立志高远,为学思虑忠纯,为事精敏干练,为艺求真致美”为思想内涵的校训。 校歌: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江流日夜,大别龙蛇走。危楼百尺名黄鹤,矗立江岸障中流。河山好,风景幽,自古有才称三楚。该校惨淡经营立,发扬文化绵悠久。乐舞八方,粉绘千秋;愿我侪努力潜修,复兴我伟大民族。”始创于一九三二年的校歌歌词体现了学校以弘扬中华绵久文化为己任,以培养努力潜修艺术的三楚人才为根本,以复兴伟大民族为使命的学术精神。 校风要求: 端正教风,加强教学管理,加大对育人环节的督促检查力度,有效地把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教职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格校纪校规,加强校训教育、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将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遵守校纪校规的自律意识,“说诚信话,行诚信事,做诚信人”,创造良好的教育舆论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快校园建设步伐,建设“园林式”优美校园环境,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优良校风的提升。 保障措施(一)、经费筹措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基本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证“十一五”期间学院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新的校园区的建设,学院除了在省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下,争取上级财政拨款及补助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渠道广泛筹措资金:收费渠道、科研渠道、产业渠道、基金渠道、合作办学渠道、贷款渠道等,滚动发展,分段实施,充分保障学院各环节协调运转。 (二)、人才强校战略 以多种方式引进高素质人才,以多种形式构建师资队伍结构。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加大引进国内高等美术教育界高层次学者、海外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和优秀的博士生人才的力度。五年内,学院将拿出一定资金(安家费、津贴),用于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学院师资队伍。以一定比例的流动编制聘请兄弟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中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具备较深文化素养的高级人才来院兼职教学;同时,每年拨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长、短期授课讲学、学术交流、合作科研和共同指导教学工作。 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师资队伍建设各项制度。科学设置教师岗位,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建立一套既科学规范,又合理可行的教师职务聘任办法,强化聘任环节,严格实行评聘分离,定期聘任,择优上岗。制订和完善聘期考核制度,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一线教师、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加大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力度,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深化教学改革 加快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以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和湖北省高校“楚天学者计划”为依托,计划五年投入一定经费,培养10名左右在学术研究上已取得较高水平研究成果且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学术带头人,60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 加强科研制度建设,规范科研管理,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推动学术交流活动,完善学术奖励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充分发挥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优势,积极探索科研与成果转化相结合的途径,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认真组织和争取承担一批有影响力的应用型项目,产出具有创新意义和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四)、加强招生工作,创新就业工作机制 加强招生工作,认真落实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措施,继续推行“阳光招生”工程,完善招生制度,严格依法办事、按章办事。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合理调整招生层次结构,稳步提高生源质量,积极推进网上报名、网上录取工作,推进招生录取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促进招生录取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创新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换,鼓励他们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利用院报、广播、展板、橱窗等媒介进行就业知识宣传;加大对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开辟“就业指导”专栏;利用网络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使就业指导工作走上信息化道路。 (五)、积极开展多渠道对外交流 加强对外交流,积极扩大与国内外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往来与合作。组建湖北美术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采取考察、科研合作、定期举办专题交流会议等形式,加强与兄弟院校、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的联系,开阔思路,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学习先进经验,探讨高校教学、管理等方面新课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沟通中借鉴,在碰撞中自省,以交流促学习,以合作谋发展,为学院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外力支撑。 (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办学活力。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推行以聘任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逐步实行各类人员的岗位管理,改变传统的身份管理模式;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教师、干部聘任制,工人实行劳动合同制。高度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完善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科学管理水平、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手段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提供后勤保障。本着“以改革求发展,以服务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贡献求支持”的发展思路,进一步规范该院后勤服务部门分离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完善后勤部门与学院行政系统的规范分离;逐步实施后勤管理干部和后勤服务实体经营管理干部聘任制、岗位责任制、任前培训制等各项改革,探索后勤实体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新模式;增强后勤职工的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七)、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完善学院和系部两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实施“学生政工干部素质提高工程”和“师德建设工程”;抓好三支队伍——学生政工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坚持依法治校,认真贯彻和遵守《教育法》 、《高等教育法》、 《教师法》及其它有关法律,切实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推动学校科学化、民主化管理进程。 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于2008年10月28日开工建设。占地70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绿色建筑研究进行深化设计,09年9月份正式启用。 08级之后考入湖北美术学院的学生将在新校区进行深造。 地址在湖北武汉藏龙岛科技园,洋桥湖大道上的藏龙大桥旁边,现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原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旁边。 校园文化校训湖北美术学院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院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年来学院已经形成的作为华中地区、尤其是湖北省美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和艺术理论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崇德、笃学、敏行、致美”——以“为人立志高远,为学思虑忠纯,为事精敏干练,为艺求真致美”为思想内涵的校训。 校歌“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大江流日夜,大别龙蛇走。危楼百尺名黄鹤,矗立江岸障中流。河山好,风景幽,自古有才称三楚。我校惨淡经营立,发扬文化绵悠久。乐舞八方,粉绘千秋;愿我侪努力潜修,复兴我伟大民族。”始创于一九三二年的校歌歌词体现了学校以弘扬中华绵久文化为己任,以培养努力潜修艺术的三楚人才为根本,以复兴我伟大民族为使命的学术精神。 校风要求端正教风,加强教学管理,加大对育人环节的督促检查力度,有效地把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教职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格校纪校规,加强校训教育、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将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遵守校纪校规的自律意识,“说诚信话,行诚信事,做诚信人”,创造良好的教育舆论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快校园建设步伐,建设“园林式”优美校园环境,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优良校风的提升。 校歌校歌始创于一九三二年,歌词体现了学校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大江流日夜,大别龙蛇走。 危楼百尺名黄鹤,矗立江岸障中流。 河山好,风景幽,自古有才称三楚。 该校惨淡经营立,发扬文化绵悠久。 乐舞八方,粉绘千秋。 愿我侪努力潜修,复兴我伟大民族。 交流湖北美术学院对外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聘有外籍和国内客座教授、特聘教师多名。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艺术展览和专题学术讲座,形成了适宜于学生素质教育与培养的艺术氛围。学院还相继派出教师出国考察举办展览和进行学术交流,并以各种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