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墼
释义

胡墼 也可以成为胡基、胡期、胡其,或者叫做土墼。我国北方某些地区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两汉时期已开始使用。《说文》:墼,令适也,一曰未烧者。段注:令适卽令甓。甓就是砖,墼就是未烧的砖。《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七解释,“墼”为击压泥土制方形的像坯一样的东西,不入窑烧制,用做修筑城垒的材料。

“胡墼”何处来有答案

本报讯 《寻根》杂志2000年第5期发表了西北大学葛承雍教授的研究成果《“胡墼渊源与西域建筑》。“胡墼”又俗称“胡基”、“胡期”,陕西、山西、河南、青海、甘肃等许多方言都这么叫法,其实就是盖房砌墙用的长方形大土坯。但人们并不知道这种不显眼的建筑材料背后竟隐藏着一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

葛承雍在他的论文中,首先从人类建筑史追踪溯源,指出埃及古王国、两河流域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以及中亚和中国新疆,土坯建筑都比黄河流域汉文化中的土坯使用要早,工艺技术更精,历经几千年没有改变,远远超出了现代人们的想象。其次,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早的土坯墙见于商末周初,但只是宫室建设中偶有出现,最常见的是版筑墙,版筑夯土要比土坯脱模晒干快得多,故夯土版筑沿用甚久,一直到现代西北地区农村盖房仍然使用。尽管从西周中期中原地区已开始出现砖瓦,真正广泛运用于民间建筑则是在汉代。而泥砖类的“墼”字,作为土坯的形声字也出现于西汉时期,“土墼”的称呼也产生在汉代,“胡墼”的叫法则更在其后。再次,中外文化交流史表明,汉通西域后,随着外来胡帐、胡床、胡座等家具的输入,对中原建筑尺度升高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西亚、中亚的土坯制作技术也与胡族移民一起带进中原。考古文物实例证明,中亚的“胡墼”尺寸普遍要比汉地的“土墼”大。结论是:中原工匠模仿西域制作大土坯,为了区别内地类似泥砖的“土墼”,故叫作“胡墼”。所以,“胡墼”的语源叫法有着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即是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汉人接受胡人文化的历史见证。

葛承雍教授认为,当汉唐时期的中原汉人把西域民族统统看作是“胡人”的时候,把外来的东西都要加一个“胡”字,例如胡椒、胡麻、胡桃、胡琴、胡笳、胡服、胡妆等等。像“胡墼”这样一个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土坯,和其它交流的物质一样,都隐藏或蕴含着活生生的外来文明。直到今天,“胡墼”这一名称和建筑方法仍保留在北方一些地区使用,说明其影响确实深远。

(田明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12月06日第七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8: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