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庄村
释义

1、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胡庄村

村情概况

位于平谷区东部,镇域西部。西距平谷城区12公里,东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平(谷)蓟(县)公路从村中穿过,村东有胡(庄)黄(松峪)公路,交通方便。

胡庄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926户,2985人,有壮族3人,余为汉族。聚落呈东西向矩形,地势北高南低,海拔68至69米。

历史沿革

明初成村。胡姓人家先来定居,以姓命名。

原隶属韩庄镇。2003年,韩庄镇与靠山集镇合并成立金海湖镇,现为金海湖镇辖村。

自然环境

胡庄村地处平原,土壤为洪积冲积物褐土性土和无石灰性褐土,地下水资源为平原第四系孔隙水强富水区。海子水库“三八”干渠和北干渠由村南、北经过,主产小麦、玉米。有果园1350亩,品种以桃、苹果为主。

光荣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胡庄村化名“周庄”、“古月”、 “2319”(代号)。

战争年代,该村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有:傅守恒、刘江(刘振水)、胡立山(胡福章)、胡应山、胡正利、胡怀印。全村现有党员126人。

1956年建立村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胡义。至今已历7任,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胡小光。

村政建设

重视村容村貌建设,硬化村路2.1万米,主要街道安装路灯120余盏。

该村建有文明大院和医疗社区服务站,村公园安有健身器材,建篮球场两个。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0%。

胡庄村从1958年开始种植桃树,是平谷区种植桃树最早的村之一,现已发展成为市级大桃标准化基地。

果品是该村主要经济来源,年产各类果品240万公斤。

该村还办有塑料厂、毛衣服装加工和电解板厂等8家个体企业。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679.9元。

2、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平阴镇胡庄村

胡庄村位于县城南5公里,是全国闻名的宗教村。胡庄尖山圣母堂与上海佘山、吉林江南圣母堂并列为全国三大天主教圣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闻名海内外。

明万历年间,玫瑰镇北石峡村民胡月言去北京做工。在南堂谋生时,结识了一些天主教教友,入了教,并与一位女教友结婚。夫妻返回故里后,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在北石峡东北尖山东,今胡庄村安了家,并在尖山顶砌垒了一座石头式教堂,安上石头十字架,开始传教。后外乡人高氏、郭氏等相继迁来定居并入教。乾隆十五年(1750年),胡庄天主教友自费建起第一座十字型的天主教堂。自1604年天主教传入胡庄村以来到1966年,在村内和山上共建大小教堂7处。今胡庄教堂,一是指建在胡庄村内的天主教堂建筑群,二是指建在村西尖山顶端的露德圣母堂。今胡庄村1080人全部信奉天主教。天主教堂

胡庄天主教堂建筑群位于胡庄村北部,现教堂始建于1906年,占地3.3公顷,主要建筑由天主堂、神甫办公楼、神甫客房楼、花园等组成。主体建筑天主教堂南北长52.25米,东西宽28.37米,前面双钟主塔楼高27米,后穹顶加十字架高50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为哥德式风格,造型精美绝伦。教堂于“文革”期间曾毁于火灾,1998年在原址依原貌重建。大门为一典型的尖锥式建筑,上方的主塔锥高6米,门两旁4个尖锥高5米,八字墙两侧石柱上各有一只西方式精雕石狮。

露德圣母堂在胡庄村西的尖山顶端,始建于1895年, 由在胡庄任神甫的奥地利人梅泽民,以法国露德天主大教堂为蓝本,历时六年建成。1927年夏被雷击焚毁,1928年由德国田联安邦神甫重建,1966年毁于火灾,1989年6月国内教友自愿献仪并出工修复。修复后的露德圣母堂坐西朝东,东西长24米,南北宽15米,齐檐高9米,塔锥高16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整个建筑依然保持了哥德式天主教堂建筑风格。堂外东侧增建了长达200余米的石阶直路,路南侧竖起了高3米的巨型耶酥苦像和站在十字架下的白色圣母像、圣若望宗徒像。沿石阶下行,路两侧的石柱上竖立了两尊守卫天神像。1990年5月,全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主教宗怀德前来主持了开堂典礼。露德圣母堂建筑风格独特, 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每年仅5月份(圣母月)前来朝圣观光的游客就达10万人次。

3、河南省新郑市城关乡胡庄村

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城关乡西北侧2公里处,辖胡庄、小砦、徐庄、暴庄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558户,总人口2385人,耕地3840亩,年人均纯收入7789元,党员60人。

主要产业

该村以养殖、提子葡萄种植等产业为主。主要企业有宏兴实业公司等。

4、山东省东明县陆圈镇胡庄村

该位于东明县城东南15公里处,距陆圈镇政府南6.5公里处,东邻油寨,西临海庄公路,南面李乔庄,北倚宋庄村,是原胡庄乡政府驻地。该行政村管辖刘堂、张庄、胡庄三个自然村,共有917户,2864人,均为汉族,耕地面积4446.5亩。该村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土壤属轻沙型,水利条件较好,设施齐全,所有耕地为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的高产稳产田。

胡庄自然村

胡庄村位于陆圈镇政府南6.5公里处,是原胡庄乡政府驻地,东邻油寨,北倚宋庄,南面张庄,西邻海庄公路。该村共有456户,1215人,均为汉族,耕地面积1819亩,土质轻沙。

据《胡氏碑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胡氏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胡庄,农历逢一有集,逢三、八成大集会,是胡庄片中心集贸市场。该村有胡、冯、邵、刘、杨五姓。其中胡姓最多,545户,1108人;冯氏1户,8人,迁入时间地点不详。邵姓,1户,43人,于1803年因亲戚关系从东明集镇邵寨迁入。刘姓,6户,27人,于1921年因受雇佣关系,从本县小井乡西五营迁入。杨姓,3户,10人,因受雇佣关系于1933年从小井乡西五营迁入。

胡庄自然村民国时期归河北省大明府(东明县)管辖,1949年至1952年归平原省东明县管辖,1953年至1963年归河南省管辖(1963年至今归属山东省管辖)。1955年至1956年春归胡庄乡初级社管辖,1956年春至1958年春归“红专四社”管辖。1958年夏至1961年归陆圈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至1963年归陆圈公社胡庄小公社管辖。1963年至1978年归陆圈公社胡庄工作片管辖。1978年至1984年归胡庄公社管辖。1984年至2001年属胡庄乡管辖。2001年至今归陆圈镇管辖。

1947年胡庄村设立国民党镇部,刘显熙任镇长,领导镇压革命,走反共道路,破坏我革命根据地的联络,杀害我党多名革命干部。于1948年被地方共产党武装消灭,击毙国民党镇部成员14人。

1762年,胡庄建成六角寨墙,寨墙周围挖有4米多深的濠沟,东西寨门是两层楼高的大门楼,南北两边寨墙上设有炮楼,内架有土炮,备有竹竿杆枪,还设有岗哨,防御设施坚固,有效地保护了村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明朝(1438年)年间,该村出武举人两名,外号大虎头、二虎头,力大能托顶载重太平车,饭量顿餐斗米,使用的武器是120斤重的大钢刀。传说,大虎头、二虎头途中遇到一辆载重太平车,陷入到泥沟中,他二人扒到车下,喊着口号“一,二”,便把陷入泥沟中的太平车给顶推出来。他们二人用力时,有人发现二人长着牛脚,都说二人是牛转生的,所以力气特别大。他二人用过的两把120斤的钢刀,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收缴归公。

清朝光绪年间,该村出一名翰林,中翰林时已70多岁,被封到济宁嘉祥县任县令,死于途中。

该村神教文化历史悠久。1806年建奶奶神庙三间,正位奶奶神,偏位有二郎神、火神、南海大士、眼光奶奶、泰山奶奶、关公等神位。解放后,破除迷信时村庙被扒掉。1991年,村民重新修建成三间红砖蓝瓦庙,重设了各神牌位。

1936年该村流行霍乱传染病,死亡30多口人;1967年该村流行痢疾传染病,党委政府急群众之所急,服务到门,提着暖水瓶送药到人,痢疾传染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以来,该村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不起病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群众的健康有了保障。

解放前,该村土地高低不平,轻沙土壤,到处是白茫茫的盐碱滩,经济基础薄弱。小麦亩产不到百斤,玉米枯黄,长成了“甘蔗杆”,亩产百十斤,群众吃尽了靠天吃饭的苦头。村中逃荒要饭者成群结队,个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还有的人饿死在逃荒要饭的途中。

1949年解放以来,广大村民分到了土地,外出逃荒要饭的村民,返回家乡生产队集体耕种田地,生活有了好转。1961年至1965年,经过村民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开挖河沟,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小麦亩产达到300斤,红薯产量达到1800公斤,群众生活基本有了保障。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户村民都分到了几亩土地。当年小麦亩产达到了600斤,玉米亩产500斤,大豆亩产300斤,村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流落到山西、陕西、新疆等地的村民,纷纷回到家乡,种起了自己的责任田。他们逐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普遍使用了化肥、农药,推广优良品种,科技种田,农业生产迈上新的台阶。小麦亩产达到900多斤,玉米亩产800斤,棉花亩产籽棉200多斤,全村涌现了十七户万斤粮大户。1995年该村依托贾河水利优势,先后又开挖沟渠8条,4纵4横,修建桥涵闸13座,建扬水站3处,全村所有耕地全部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

1996年,在胡庄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该村村委会立足本村乡政府驻地这一实际情况,并依托交通优势,在村东、西两头马路两旁,建立了两处经济开发区。村民纷纷建起了100多间商品房,集农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设建材、餐饮、服务、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批发门市部8处,电视、手机、三轮车、摩托车维修服务门市部7处。2006年又建起了高标准的商品超级市场,日营业额达1800多元。2006年3月,胡石方投资10万元建起了电子厂,加工电脑、手机专用线圈,年收入3万多元。2006年7月,胡向阳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塑料厂,利用收购废旧塑料加工提炼成塑料颗粒,年收入达5万多元。

个体经济有特色,花生加工上档次,从1983年开始,村委会根据本村剩余劳动力多,本地花生种植面积大的实际情况,组织群众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花生粗加工(脱壳),家家户户忙花生采购、加工、销售,使用工具是自行车、地排车,加手工木器脱壳器,人均年收入300多元。1987年,全村购买电动脱壳机80多部,村民用农用机动三轮采购、销售花生,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1300多元。1994年至1997年该村胡坤生、胡兆增等人购买大型花生脱壳机8部,村民驱车到河南固阳及河北等周边省市采购花生,回来后利用大型脱壳机搞花生粗加工。采购花生专业人员达320多人,专业脱壳人员达36人,胡向阳、胡景明、胡建礼、胡铁钢等成立了花生米收购、销售门市部16个,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千多元,花生脱壳专业户每户年收入2万多元,花生收购销售每处年收入3万多元,花生购销大户胡向阳把当地的花生米销售到北京、上海、青岛、济南、广西等大中城市,带动了本村个体经的快速发展,胡向阳被当地推崇为“经济能人”。

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交通及育人环境。2005年,胡庄村党支部书记胡会民带领村委会一班人,投资了18040元,修建了长1293米、面积7331平方米的柏油路面,动用土方8000余方,进一步改善了本村的交通条件。为改善本村小学教育环境,1999年,村党支部村委会投资68.285万元,新建教室达36间,建筑面积达647平方米,使用面积达1148平方米,修建围墙长358米,修建校门口石桥一座,新配置桌凳200多套,使本村小学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目前,全村共有大中专生34人,其中大专生26人,中专生6人,研究生2人。

5、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贾豁乡胡庄村

该村位于武乡县城东北部40公里处,距贾豁乡政府15公里,是贾豁乡的东大门。全村105户,416口人,总面积7200亩,耕地面积1500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8名,其中妇女党员4名,35岁以下党员2名,36岁——55岁党员11名,56岁以上党员15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7名,小学11名。

在县委、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党支部一班人团结带领全村群众,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大力加强党支部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村的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投资20万元建成胡庄小学教学楼投入使用;投资60万元硬化出村道路4公里,村内巷道2公里;引资240万元新造地600亩;600亩优质马铃蓍基地生产年年丰收;2400余亩油松,干果林得到有效管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收入逐步增加,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2元,村党支部连续十多年被命名为“全县红旗支部”。

6、河南省通许县长智镇胡庄村

该村位于长智镇东南4华里处,东邻四所楼镇,西邻长智镇至四所镇公路,北接枣林村,南邻四所楼镇,辖胡庄、张庄两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人口1914,计税土地面积3199.27亩。交通便利,日光温室发展迅猛,现有日光温室500座。

7、河南省社旗县郝寨镇胡庄村

该村位于郝寨东北5公里处,辖胡庄、大高庄、小陈庄、和庄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638户,2591口人,耕地4631亩,全村种植小辣椒、花生1500亩,退耕还林500亩,围村林300亩。养猪成为会村主要经济来源。5005年新发展存栏500头以上养猪场1个。300阅读养猪厂2个,投资30万元发展黑木耳四万根,人均增收600元,修建村村通公路4.9公里,发展速生杨256亩。

8、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孟楼镇胡庄村

胡庄村位于孟楼镇区西北部,距镇区9公里。全村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51户,1442人,4110亩耕地,38名党员,两委班子成员5人。有村级小学一所,现有教职员工8人,在校学生110人。2008年,全村实现总产值2300万元,人均纯收入4560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8万元。先后被南阳市命名为小康建设达标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合格村,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组织”、“五好”村支部。

近几年来,胡庄村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第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大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形成特色支柱产业。第二,突出抓好劳务经济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对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外出务工人员业务技能培训,逐步使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第三,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村庄整治为抓手,多方筹措资金30余万元,修筑水泥路面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实施“六个一”工程,建设文化茶馆、小游园、新农村书屋等一批公益文化设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