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征 |
释义 | 胡征(1917.3.10—),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作家,祖籍湖北省大悟县,生于河南省罗山县。原名胡秋平。幼年当过药店学徒、农林局练习生。1935年在河南信阳《豫南民报》发表第一首抒情诗《Sonnet》。同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徒弟》。1936年在河南信阳主编《春潮》诗刊。另有中国通信科学泰斗、通信事业先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教育奠基人,我国第一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胡征教授。胡征,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1950年获美国丹佛大学理学硕士学位。以及南京大学教授胡征。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作家简介1938年1月参加革命,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曾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团技术书记、编辑干事、延安市政府编辑。抗战胜利后,到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任研究员及《北方杂志》编辑。解放战争期间任第二野战军记者及《文艺工作》主编主编。1950年在西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任创作员。1953年调北京《解放军文艺》任小说组长。1955年春由部队转业至西安作协任驻会作家。不久,因胡风案件入狱。出狱后在《延河》当编辑,后下放到农村劳动。1978年12月调陕西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0年后到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持文学研究工作。现已离休,在养病期间继续写作。有些作品行将继续问世。 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延安、重庆、桂林各地发表过诗、小说。1948年与李南力、黎风三人在东北光华书店出版短篇小说合集《未婚夫妇》。解放初期开始发表、出版诗、短篇小说。《红土乡记事》(小说集)、《七月的战争》(长诗)、《大进军》(长诗)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1953年创作一等奖。刘伯承元帅曾为《大进军》出版亲笔题辞。 著作书目七月的战争(诗集)1951,三联 主席台(诗集)1951,西南人民 从后方到前方(报告文学集)1951,西南出版社 钢铁运输线(电影解说词)1951,八一电影制片厂 九龙山上(短篇小说集)1952,西南军区政治部 大进军(诗集)1953,人文 红土乡记事(短篇小说集)1954,中青 诗的美学(理论)1984,陕西人民 胡征诗选 1984,陕西人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简介胡征,1917年12月出生,湖南邵阳市人。1938年10月就读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1944年8月至1948年12月,先后在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大学、贵阳电信局等单位任教、任职;1949年1月至1951年6月赴美国留学,在丹佛大学和密希根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9月在大连工学院电信系任教,时任副教授;1952年2月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后担任教员、副教授、电信教授会主任等职;1962年11月,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教授;1980年10月,担任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院长,198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3月退休。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3月11日8时不幸去世,享年89岁。 胡征老师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著名通信专家、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专业学会副主任,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电子学会代理事长,陕西省高等教育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等多种职务。 研究成果胡征教授率领的学术梯队在通信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通信理论与技术》、《图像编码》、《语音识别与合成》等研究,为中国的通信学科开辟了新的道路,填补了多处空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他的论文及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大奖。他为中国、我军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及全国优秀教师。他从事语声信号处理、语音插空技术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研究,研制“图传机”获得成果。合著《沃尔什函数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简介胡征,男,1964年4月出生于江苏苏州。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1-1991),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91-1993),副教授(1993-1999),教授、博导(1999-至今)。曾在德国卡斯卢厄研究中心材料研究所作博士后1年(1996-1997),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系访问科学家1个月(2001),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访问学者6个月(华英学者)(2005.9-2006.3)。 研究方向主要在纳米材料科学、场电子发射、等离子体方法(技术)及应用等交叉学科领域开展科研工作,在碳纳米管及III族氮化物一维纳米结构新材料、过渡金属—类金属非晶态合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生长机制、结构表征、性质研究等方面作出了一定成绩。例如,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以苯为前驱物催化生长碳纳米管的六元环生长机制,在碳纳米管生长机制这一前沿课题上作出了贡献;发现并表征了结构新颖、截面为六边形的角面AlN纳米管,并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计算阐明了形成角面AlN纳米管的科学依据,对于将纳米管从层状结构材料体系拓展至非层状结构材料体系有科学意义;发展了成本低、条件温和(~750C)的催化合成AlN纳米锥准定向阵列的方法和技术,获得了性能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场发射材料等。 发表论文已在J. Am. Chem. Soc.、J. Phys. Chem. B、Appl. Phys. Lett.、Small、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被他人正面引用300多次,被德国、美国科学性网站专题评述2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7项已授权)。系列性大型国际会议邀请报告5次(均在境外召开),担任国际会议分会主席3次,双边(中美、中德、中韩)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次,全国性学术会议邀请报告6次。被邀请为学术专著(美国)、刊物撰写综述论文。J. Am. Chem. Soc.、Adv. Mater.、J. Phys. Chem. B等刊物审稿人,Chinese Phys. Lett.特约评审,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及2个专业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Nano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4个杂志编委。 获得荣誉获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曾主持(含进行)“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高技术”等17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997)、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奖 (1994)、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纪念博士后制度实施20周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后”(2005)等奖励或荣誉。 教学任职已出站博士后4名,培养出7名博士、8名硕士。目前课题组有青年教师、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等成员约15人。现担任教育部介观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004-),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副主任等学术职务。 湖北工业大学教授基本情况 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从事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20余年。现任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副主任。曾完成湖北省科技厅“八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发明 “生物有机复合肥料及制造方法” 专利,成果向9家企业转让,专利被两百多家企业应用。成功实现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创建了生物有机复合肥产业。通过多年的科研和工程实践,积累了工业微生物研究及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丰富的工程实践和组织管理经验。胡征副教授长期从事微生物代谢调控、微生物酶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参加多项省级科研项目。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用中药冬虫夏草菌生产生物活性钙的研究,02-04年省教育厅重点,主持人 2)冬虫夏草生物活性强化剂的生物有效性研究,04-06年省科技厅重点,主持人 3)冬虫夏草抗癌蛋白的研究,04- 06年省科技厅重点,主持人 申请有多项发明专利: 1)快速发酵制造生物有机肥的方法(专利申请号94111570.4) 2)添加铁锌钙硒铬的灵芝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03106293.8) 3)冬虫夏草生物活性多维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