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昭
释义
1 三国时期书法家

人物简介

胡昭(161-250),字孔明,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中国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

经历

初避乱于冀州,袁绍征之,辞而不就,隐还乡里。曹操为司空丞相,多次请之,胡昭无奈,只好应命见曹操,但到了之后,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仍恳求归去。曹操不得不无遗憾地说:“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胡昭便居于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颇有德行于世。胡昭在书法上亦取得了较大成就,当时与邯郭淳、卫觊、韦诞并有声名。此外,在书法艺术上较有成就者如刘德升(善行书)、刘胜(钟觊师)、孙子荆、关枇杷、师宜官(梁鹄师)、宋翼(钟觊弟子)、崔璀(蔡邕弟子)以及蔡琰等,可惜事迹多巳无考。

他比诸葛亮年长20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终年89岁。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有关他的活动情况记载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典籍中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智慧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胡昭的青年时代,正是朝廷腐败,外戚宦官交替执政时期。他幼读经史,学识渊博,尤其精通典史,工于书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绝世才华而为世人称道。他因厌恶仕途生涯,为避免无休止的郡县察举(察举,东汉王朝选用官吏的方法之一,即由地方官吏察求“贤材”,举为官吏),公府辟召(辟召是公卿大臣及郡守自行启用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属员),就客居冀州,醉心于经史书法。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190),权臣干政 ,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为在争夺地盘和扩大势力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纷纷招揽人才。素有“四世三公之家,门生故吏满天下”之称的袁绍,闻知胡昭乃颍川名流,才华盖世,韬略过人,不惜降尊纡贵,多次登门拜访,请胡昭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但由于他厌恶仕途险恶,因而对袁绍之邀“坚辞不就”。通过与袁绍的几次接触,胡昭看出袁绍嫉贤妒能。他为防不测,就悄悄地逃离冀州。果不其然,未过几日,袁绍命人缉拿胡昭,可是胡昭早已如闲云野鹤一般,躲进了深山老林。

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发布“唯才是举令”后,颍川大批仁人、志士纷纷投靠曹操。求贤若渴的曹操得知胡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连续多次派人请胡昭出山入仕。但胡昭不愿做官,“信然不起”。后来曹操仍不厌其烦,再次相邀,事出无奈,胡昭只好去面见曹操,自陈胡某乃一介村野民夫,无军国之用,早已习惯于躬耕樵读的田园生涯,做官入仕,非我辈所为,断不从命,还望丞相见谅,让他息隐山林。曹操见胡昭态度坚决,难以挽留,只得慨叹“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听任胡昭回归故里。后来胡昭为了躲避各路群雄无休止的辟召,索性迁居到陆浑山中(今河南嵩县东北)。

当时胡昭所居住的陆浑山,绵延三百里,散居着许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穷苦百姓。由于散居,他们的子弟都无缘读书。这些居民之间,常常由于一些琐屑小事而发生争斗。胡昭看到这种情况,就开馆办学,教他们识字、读书,使他们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同时,对山中居民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化解,很快使这些居民之间平息了争斗。因为胡昭得高望重,教化四方,所以他居住的三百里山川,逐渐消除了诸如侵害斗殴等不良现象。

胡昭在陆浑山开馆办学,声名远播,很多世家子弟都前来求学。这些人中,最有名的就是曹魏的司马懿,司马懿是河南温县的世家大族子弟,当他听说阳翟名士胡昭在陆浑山开馆办学后,就慕名前去学习。胡昭慧眼识人,见司马懿聪慧通达,智计绝伦,胸有雄才大略,料定此人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就竭尽全力,传道授业。由于司马懿出身于名门望族,又聪慧绝伦,为人处世,当然恃才傲物,因此他与陆浑周生结怨,当他得知胡昭从学馆离开后,周生就纠集同伴二十多人去刺杀司马懿。胡昭闻知此事后,立即去追赶周生。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在崤山渑池之间截住了周生一行,经他斡旋,周生才放弃了寻仇的打算。司马懿死里逃生,胡昭功不可没。

胡昭在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240-249),才从陆浑山迁徙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境内)居住。魏国朝臣频频上书,请求魏帝召胡昭入仕,胡昭都婉言拒绝。嘉平二年(250),魏帝曹芳再次派公车特征胡昭入朝,闻胡昭在这年病逝,这才作罢。

书法造诣

昭善史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并有名。尺牍之迹,动见模楷。卫恒云:“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张华云:“胡昭善隶书。”卒年八十九。(《三国志·魏书·管宁传》、《书断》)

人物评价

胡昭一生,由于隐居不仕,因此不像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方面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名动天下。然而胡昭躬耕办学、施教乡里而功在四方。胡昭在书法上,师承刘德升并推陈出新,将行书书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他与三国时的另一书法家钟繇齐名,“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世人并称“钟胡”。胡昭的行书书法广为当时的士人学习推崇,以至于“尺牍之迹,动见模楷”,成为人们学习和临摹的榜样。

2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3

民 族: 满族

满族扈什哈里氏,吉林舒兰人。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1947年参军,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四纵队某部独立团宣传队员,中共榆树县委宣传部干事,吉林日报社副刊组编辑,《作家》杂志编辑,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副主席、顾问,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及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委员会第四、五届成员。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作

著有诗集《光荣的星云》、《小白桦树》、《人生之旅》、《从早霞到晚霞》、《草原夜景》、《生命行旅》,散文集《绿的记忆》、《怀念与祝福》等。

获奖情况

诗集《山的恋歌》获全国首届新诗奖,诗集《瀑布与虹》获中国首届满族文学一等奖,长诗《雁哨》获1983年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心歌》、《石林歌》分别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3 原汕头戏曲学校副校长

胡昭(1913-1990),男,汉族,广东省揭阳市人。戏剧家、音乐家,原在广东省汕头戏曲学校任副校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民盟盟员,汕头市政协一、二、三、四、五届委员,第六届政协常务委员,潮剧著名领奏。解放后历任汕头专区源正潮剧团团长,广东潮剧院二团团长,广东省汕头戏曲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副校长。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先进工作者。

4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主任医师

人物信息

姓名:胡昭

所在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

职 称:副主任医师 教授

主 治:对肾脏内科常见病、所发病的诊治,疑难和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悭性肾功能衷竭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人物介绍

1985年毕业地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肾脏病专业研究。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科副主任,肾脏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山东省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等多项职务。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对肾脏内科常见病、所发病的诊治,疑难和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悭性肾功能衷竭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著20余篇,主编著作6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三等奖1项,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得院、厅、省级课题及国家、部级联合课题。培养硕士生研究生15人,指导博士生3人。

现就诊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三全天

论文或发表的文章

肾衰宁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尿毒清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非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26例病因及临床分析、肾病综合症患者肾穿刺活检术前后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