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彦英 |
释义 | 基本信息姓 名:胡彦英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陕西彬县 出生年月:1911年 牺牲日期:1937年 简介农民家庭出身。童年当过佣工。1928年,被国民党军队抓丁当兵。1933年3月,率数名士兵投奔红军,入红二十六军第二团骑兵连。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6月,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骑兵团连长。10月,任红二团政治委员。1935年9月,入陕甘红军干部学校学习(校长吴岱峰)。在“肃反”中曾被捕。后相继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7年7月,毕业后任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军事部长。不久,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生平胡彦英 (1911?1937)永乐乡军村人,出生于贫苦农家。12岁起给地主干活,受尽欺凌。19岁,被永乐镇保安分团抓丁,吃尽苦头。这时,由于受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和吴岱峰领导的西北红军的影响, 在1933年2月9日晚,组织自己所在2排9名士兵于永乐镇民团驻地起义,后被红26军2团收编。1934年6月,胡被任命为红26军42师骑兵团1连指导员。胡随骑兵团转战陕甘边,奋勇杀敌,立下战功。10月中旬,26军42师组建2团,胡被任命为团政委。这时,团长刘景范负伤疗养,胡率领2团,先后歼灭了志丹县旦八寨子民团和薛家坡乡团;粉碎了国民党256旅512团1个营的进攻,又配合红3团于头道川新寨、白家屯消灭了王希清、王定邦民团。11月中旬,胡率团随师长杨森南进庆阳迎接郭宝珊起义部队。途中,在庆阳铁边城击败了张廷芝、赵坤骑兵营的堵截夹击,越过防线,在庆阳柔远城子与起义部队会合。1935年1月上旬,胡率团护送刘志丹北上。在刘、胡的指挥下,部队昼夜行军,巧过高桥镇,直插李家塌,迂回瓦窑堡,绕行安定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顺利完成了任务。2月中旬,胡率团南下延安,消灭了蟠龙镇民团,击溃了榆树峁子国民党驻军250旅500团1个营。3月中旬,率团收编了庆阳国民党驻军梁占奎、贾德功起义部队。5月,率团在宁塞川、羊坪沟连打两个胜仗。之后军团北上定边县,沿途连战皆捷。6月17日,率团随主力部队攻打李家塌,全歼守敌,安塞县全境解放。6月25日?28日,胡率团参加了解放靖边县战斗。7月中旬,胡率团随主力部队东进绥德、米脂,在米脂附近的二皇峁和马蹄沟消灭国民党84师1个连。 在无定河畔与国民党84师高桂滋部遭遇,胡指挥2团激战,俘高部五六百人,缴获机枪20余挺。7月21日,胡率团至绥德县定仙庵,包围了国民党晋军412团1个营。8月中旬,配合主力部队消灭了前来增援的晋军,这次战斗,毙伤敌副团长以下200余人,俘1000余人,缴获枪炮等大量物资,并击落了敌战斗机1架。9月,胡离部队赴延安红校学习(校长吴岱峰),在“肃反”中被捕。10月,毛泽东制止了错误的“肃反”,胡获释重进红校学习。1937年9月,胡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原红校)毕业,被任命为陇东分区军事部长。赴任途中,与陇东红军相遇,随独立师沿路堵截由三边窜进苏区的国民党暂编部队司令张廷芝、李继俊组成的“黑军”。当追至华池县玉皇庙北于家嘴一带时,与蒙汉骑兵团及志丹独立营构成包围圈。“黑军”疯狂突围。在独立师撤退中,胡因大腿负伤不能行走,被敌兵用刺刀杀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