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塞尔现象学
释义

基本信息

作者:译者:李忠伟 译 作者:(丹麦)丹·扎哈维

ISBN:10位[7532743411] 13位[9787532743414]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7-08

定价:¥20.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世纪文库”丛书之一,为读者进入胡塞尔的巨大思维视域提供一条可能的通道。一个哲学读者,即使他在胡塞尔现象学方面无所准备,也应当可以借助于本书而获得对胡塞尔思想的初步理解,以及对由一些中心概念所标识的现象学基本问题的初步认识。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陈述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系统的和编年的视角。这个陈述大概遵循了胡塞尔思想的发展秩序,从早期对逻辑和意向性的分析开始,经过其成熟时期对还原和构成的先验哲学分析,到晚期对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的分析。

第一部分集中关注胡塞尔早期的意向性理论。

第二部分,说明了胡塞尔先验哲学里的主要元素。

最后也是最长的部分,转向一些胡塞尔更加具体的现象学分析。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早期胡塞尔:逻辑、认识论和意向性

第一节 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意向性概念

第三节 活动、意义、对象

第四节 意指性的和直观的被给予性

第五节 明证性

第六节 范畴性对象和本质直观

第七节 现象学和形而上学

第二章 胡塞尔的先验哲学转向:悬搁、还原和先验唯心论

第一节 无前提性

第二节 笛卡尔式的方法和本体论的方法

第三节 一些误解

第四节 胡塞尔的先验唯心论

第五节 构成的概念

第三章 晚期胡塞尔:时间,身体,主体问性和生活世界

第一节 时间

一、原初印象一滞留一前摄

二、绝对意识

三、视域和在场

第二节 身体

一、身体和角度性

二、作为主体的身体和作为对象的身体

第三节 主体间性

一、唯我主义

二、先验主体间性

三、对他者的经验

四、构成性的主体间性

五、主体性——交互主体性

第四节 生活世界

一、生活世界和科学的危机

二、常态和传统

结论

参考书目

索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