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瑞娜 |
释义 | 山西大学副教授女,1974年12月生,山西省榆次市人,中共党员,哲学博士,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 1997.7山西大学哲学系大学本科毕业;2000.7山西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3.7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3.8~2006.1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做博士后。2006.5~2006.11在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做学术访问。 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哲学动态》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共15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9项。2004年获得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奖。 主要学术论文1.当代反实在论的语言转向.《哲学动态》.2006年第7期. 2.20世纪反实在论语境分析方法的建构.《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3.范弗拉森与后现代趋向之间的关联.《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2期. 4.20世纪反实在论“语形学的转向”及其本质特征.《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6期. 5.弗雷格的语义学及其本质特征.《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6期. 6.第九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综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5期。 7.20世纪反实在论的语形学.《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6期. 8.范弗拉森后现代反实在论的真理观.《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6期. 9.后现代反实在论的样板.《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10.范弗拉森反实在论方法论的后现代走向.《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11期.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课题1. 20世纪反实在论语言分析方法的演变及其走向,国家人事部科研项目,2003。 2.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4。 3.科学隐喻在科学解释中的方法论意义,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4。 4. 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教育部重大项目,2005。 5.现代西方语用哲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2003。 6.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解释学的融合—先验语用学维度,教育部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01。 7.科学概念变化机制与规律研究,山西省留学基金项目,2005。 8.当代反实在论的发展趋向,高校科研基金项目,2003。 9.反实在论的后现代特征,省级、横向委托项目,200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