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鸣 |
释义 | 胡鸣,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院院长等职务。 中文名:胡鸣 国籍:中国 民族:汉字 出生地:安徽 出生日期:1957年6月 毕业院校:华东化工学院 主要成就:硕士学位,副教授 人物简介:胡鸣,男,1957年出生于安徽省。 学历及工作简历:1978年2月入华东化工学院,1985年获硕士学位。1988-1994,华东化工学院讲师,1994-至今副教授,1996-1997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修,1999年1月-至今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院院长 学术兼职: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成果:论文10篇,教材1本。 近年研究方向: 从事反应工程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多功能反应器PSR的动态模拟及实验研究,反应器与分离装置耦联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涉及化工过程开发和设计。 近来代表性论著:1.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 coupled reactor/column system for trioxane synthesis, Chem. Eng. Sci., 54, 1353-1358(1999). 2. 水-甲醛-三聚甲醛三元精馏过程的模拟计算,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 547-550(1994) 3. 三聚甲醛合成反应器的工程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 551-553(1994) 4.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王杰,男,1961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 1985年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本科毕业,1988年于同系硕士毕业,之后留校任教。1994年赴日本东北大学留学,1998年于该校应用化学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从1998年至2003年在日本群马大学及东北大学任教。从2003年至2006年在日本产业综合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2006年起在华东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工程学院任教授。 研究方向: 从事煤化工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 1. 煤转化过程中煤中矿物质及各种有害元素的变迁化学; 2. 洁净煤制造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3. 从煤和生物质制氢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承担863"酸性气体吸收型煤高效气化制氢新工艺的研究"的课题. 学术论文:一直从事能源化工主要是煤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在国内外专业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代表性论文有: (1) Wang, J.; et al. Tao, H.; Saito, I. Single-Step Microwave Digestion with HNO3 Alone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Coal by ICP Spectrometry.Talanta. 68 (2006),1584. (2) Wang, J.; et al. High-Yield Hydrogen Production by Steam Gasification of Hyper-coal(Ash Free Coal Extract) with Potassium Carbonate: Comparison with Raw Coal. Energy & Fuels 19 (2005), 2114-2120. (3) Wang, J.; et al. Microwave digestion with HNO3/H2O2 mixture at high temperatures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coal by ICP-OES and ICP-MS. Anal. Chem. Acta 514 (2004), 115-124. (4) Wang,J.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Modes of Occurrence of Trace Elements in Coal by Leaching and Coal Ashes. Energy & Fuels 17 (2003), 29-37. (5) Wang, J.; et al. Role of Calcium Hydroxide in Supercritical Water Gasification of Low-Rank Coal. Energy & Fuels, 15 (2001), 355-36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