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开堂 |
释义 | 人物简介男,1955年11月出生,安徽省五河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造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造纸化学品协会常务理事。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1997年在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2003年在加拿大新布朗斯维克大学(New BrunswickUniversity)做博士后及客座教授。2006年调入浙江科技学院,现任轻工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 主要经历胡开堂教授曾任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纸浆模塑协会副会长,天津造纸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部轻化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加拿大制浆造纸学会会员,天津市专家协会会员,《天津科技大学学报》编委、《天津化工》编委等,在国内制浆造纸教育界和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在国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为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工作两年。并曾在韩国国立忠北大学(NationalChunbuk University)、芬兰北卡罗里理工学院(North CaroliaPolytechnics)、德国Mutek公司、斯洛文尼亚国家制浆造纸研究所、卢比亚那大学(LjubjanaUniversity)等进行讲学和国际合作研究等。2002-2005年期间,分别应邀在加拿大国家制浆造纸研究所、澳大利亚国家制浆造纸研究所进行访问和开展合作研究。 胡开堂教授多年来在制浆造纸学科的第一线从事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已经培养了2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在指导研究生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教授工作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在国际视野上的学习和工作方法,远比让他们完成一项科研和某项工作更重要”。在造纸湿部化学、特种纸和功能纸、纸页性能、造纸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较全面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主要成就近年来,胡开堂教授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和科研项目10多项,横向科研20余项。如:中国国家科委与日本海外事业协力团的国际合作项目:“稻麦草氧碱法环保型制浆方法”,中国国家科委与斯洛文尼亚国家科委的国际合作项目:“白水封闭循环对纸页质量和造纸工艺的影响”,教育部骨干教师项目:“结构型纤维材料的损伤力学”,原国家轻工业部科技基金项目:“计算机可视化及图象分析技术在湿部化学参数检测及助剂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等。其研究成果为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首创。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中、英、日文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近30篇被三大检索刊物检索。主编和参编6本相关的教科书和专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