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锦涛
释义

胡锦涛(1942.12—),男,汉族,安徽绩溪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个人履历

1959—1964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

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4—1965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

1965—1968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参加科研工作,并任政治辅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终止)。

1968—1969年,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

1969—1974年,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

1974—1975年,甘肃省建委秘书。

1975—1980年,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

1980—1982年,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1982.09—1982.12)。

1982—1984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1984—1985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85—1988年,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88—1992年,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2—1993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3—1998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

1998—1999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1999—2002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

2002—2003年,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2002年12月不再兼任)。

2003—2004年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4—2005年,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005—,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十五届四中全会增补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十六届四中全会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十七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2012年新闻动态

3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

3月19日,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切会见全体与会代表,向勤奋工作在民政事业第一线的全国民政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3月22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签署命令,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3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胡锦涛强调,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符合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我们应该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向前迈进,不断巩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创新局,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印尼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加强战略磋商,扩大务实合作,把中印尼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

3月25日,胡锦涛抵达韩国首都首尔,出席26日至27日举行的首尔核安全峰会。

3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韩国首都首尔会见南非总统祖马,双方就发展双边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3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韩国首都首尔会见韩国总统李明博,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3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韩国首尔举行会晤。 3月27日,首尔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3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金边会见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

3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金边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

3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金边分别会见柬埔寨参议院主席、人民党主席谢辛和国会主席韩桑林。

4月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20周年。

4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

4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新当选并获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

4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向金正恩发去贺电,祝贺他被推举为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

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会见由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国际部部长金永日率领的朝鲜劳动党代表团。

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南苏丹总统基尔访华。

4月2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陶尔·马坦·鲁阿克,祝贺他当选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总统。

4月27日,胡锦涛签署第五十六号主席令。

5月1日,胡锦涛主席致信祝贺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京召开。

5月5日,胡锦涛会见希拉里·克林顿和盖特纳。

5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普京,祝贺普京就任俄罗斯联邦新一届总统。

5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弗朗索瓦·奥朗德,祝贺他当选法兰西共和国总统。

5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欢迎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访华。

5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来京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的哈萨克斯坦外交部长卡济哈诺夫、吉尔吉斯斯坦外交部长卡扎克巴耶夫、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塔吉克斯坦外交部长扎里菲、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长卡米洛夫。

主要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10月中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004年4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在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作上述表示。新华社4月4日播发了这篇讲话的全文。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胡锦涛说:“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胡锦涛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胡锦涛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胡锦涛还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

胡锦涛说:“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参考资料

1.胡锦涛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简历 

3.胡锦涛简历 

4.胡锦涛同志简历 

5.胡锦涛 

6.胡锦涛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7.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举行 胡锦涛会见全体代表 

8.胡锦涛签署命令 

9.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 

10.胡锦涛同印尼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 

11.胡锦涛抵达首尔 

12.新华网:胡锦涛会见南非总统祖马 

13.新华网:胡锦涛会见韩国总统李明博 

14.胡锦涛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 

15.胡锦涛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16.胡锦涛会见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 

17.胡锦涛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 

18.胡锦涛会见柬埔寨参议院主席、人民党主席谢辛和国会主席韩桑林 

19.胡锦涛主席同阿塞拜疆总统互致贺电庆祝建交20周年 

20.胡锦涛会见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 

21.胡锦涛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 

22.胡锦涛致电祝贺金正恩出任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 

23.胡锦涛会见朝鲜劳动党代表团 

24.胡锦涛与南苏丹总统基尔举行会谈 

25.胡锦涛致电祝贺鲁阿克当选东帝汶总统 

26.胡锦涛签署第五十六号主席令 

27.胡锦涛主席致信祝贺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京召开 

28.胡锦涛、温家宝分别会见希拉里·克林顿和盖特纳 

29.胡锦涛主席致电祝贺普京就任俄罗斯联邦新一届总统 

30.胡锦涛主席致电祝贺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 

31.胡锦涛同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举行会谈 

32.胡锦涛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 

33.科学发展观 

34.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 

扩展阅读:

1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8-03/15/content_7793942.htm

开放分类:
政治人物领导人履历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22次
最近更新:2012-05-14
创建者:kissinger320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贝克罗斯 展开

侬浓 展开

碧海风 展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