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金定
释义

1956年,胡金定出生在漳州市长泰县枋洋镇科山村竹塔自然村。这是一个地灵人杰的所在,出过一名响当当的人物——明朝漳州府唯一的状元林震。从小,胡金定就是在崎岖的山路中听着祖父讲述状元林震的故事度过他求学生涯中的初始阶段。17岁高中毕业后,胡金定回乡务农。1975年,在乡亲们的推荐下,凭着自己的博闻强识,胡金定通过面试考入厦门大学。

中文名:胡金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漳州市长泰县

出生日期:1956年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三国人物

关索之母,配偶关羽,出处《花关索传》和元代《三国志评话》民间传说人物。

不过,在民间与野史中,都认为关羽早有妻室。前些年,曾发现明成化年间的说唱词话《花关索传》,里面便有关羽的妻子,名叫胡金定。当时,刘、关、张结义后,刘备恐关、张家有妻室,不能生死同心。张飞就与关羽相约,相互交换杀绝妻儿。张飞到关府杀家,心中不忍,便放走了关妻胡金定。胡金定当时已怀孕,后来生下一子,取名关索。在这里,胡金定有名有姓,并且卷入了“桃园三结义”的矛盾漩涡之中,似乎有根有据。但不知什么原故,《三国演义》却没有吸收这个故事

胡定金-简介

他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原本是想就读化学系的,但却由于色弱阴错阳差进了外文系,专业竟然还是日语!毕业后,胡金定留校任教,不久便又迎来他人生中的又一次机遇。1982年,他考上日本大平首相为培养中国高校日语教师而在北京设立的“全国日语教师培训班”专门学习日语。在此基础上,1985年,胡金定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世界银行奖学金,远赴日本国立大阪外国语大学留学,专修中日比较文学,并顺利地连续获取了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

1995年,从神户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胡金定本想回国发展,恰逢日本甲南大学公开招聘教师,一席职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8位学术精英竞相角逐,他也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了竞争。最后,胡金定以优异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脱颖而出,获得了审查委员一致赞同的票数,一举摘得甲南大学副教授的桂冠。更让日本人为之惊讶的是,到甲南大学任教仅仅三年的胡教授又以其突出的科研成果而被破例推选为终身教授!要知道,按日本的大学规定,任副教授期满八年才有资格被推选审查是否符合教授的级别,而且日本全国也才只有四五十位终身教授啊!

同名:胡定金-简介

1956年6月3日 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枋洋镇科山村竹塔自然村 1973年7月 毕业于长泰县枋洋第三中学

1973年8月~1975年9月 回长泰县枋洋镇科山村竹塔自然村务农

1975年10月 入厦门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学习

1978年7月 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

1978年9月 毕业后留在厦门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任助教

1984年8月 被厦门大学提升为外文系日语专业讲师

1985年8月 考取世界银行奖学金到日本国立大阪外国语大学留学1986年4月 考入日本国立大阪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1988年3月 毕业于国立大阪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989年4月 考入日本国立神户大学博士研究生

1994年3月 毕业于国立神户大学博士研究生

1989年4月~1996年3月 被聘为国立京都教育大学讲师

1996年4月 被聘为甲南大学副教授

1997年7月 在长泰县枋样镇设立“枋样镇胡金定教育基金会”

1999年4月 被晋升为甲南大学教授至今

2000年8月 在漳州市设立“胡金定文学奖”

2007年4月 任日本甲南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主任

一、胡定金-著作、译著

1.《陶瓷之路》 1979年8月 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出版(合译)

2.《恶魔的盛宴》 1983年3月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合译)

3.《日语与汉语的同形词研究》 1986年4月 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出版(合著)

4.《一个侦探的故事》 1986年6月 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合译)5.《考证·比较·鉴赏》 1996年8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合译)

6.《欢迎走入汉语教室》 2000年3月 日本骏河台出版社出版(合著)

7.《走向文化诗学》 2000年10月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联合主编)

8.《初级汉语会话24》 2001年2月 日本同学社出版(合著)

9.《日中同形词研究》 2001年3月 日本甲南大学平生太郎基金赞助出版(合著)

10.《郁达夫研究》 2003年2月 日本东方书店出版

11.《修订版初级汉语会话24》 2004年2月 日本同学社出版(合著)

12.《中级汉语会话24课》 2004年4月 日本同学社出版(合著)

13.《中国文化散步》 2004年4月 日本白帝社出版(合著)

14.《汉语基础语法练习》 2005年4月 日本甲南大学出版(合著)

15.《中级汉语语法汇编》 2006年4月 日本白帝社出版(合著)

16 《中级汉语语法汇编 练习册》 2006年4月 日本白帝社出版(合著)

17.《汉语会话进阶24》 2007年4月 日本白帝社出版(合著)

18.《现代中国》 2008年4月 日本朝日出版社出版(合著)

19.《速成汉语会话》 2009年1月 日本朝日出版社出版(合著)

20.《速成汉语读解》 2009年1月 日本朝日出版社出版(合著)

二、胡定金-论文

1.日本姓名音调 《日语学习》 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期2.日语地名音调 《日语学习》 商务印书馆 1984年第4期

3.日本人地名字 《日语知识》 大连外国语学院1985年第1期

4.一名七译话高低 《日语知识》 大连外国语学院 1985年第3期

5.从郁达夫作品看日本文学地影响 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6.新方言 《日语学习》 商务印书馆 1988年第6期

7.郁达夫与日本文学 《相浦杲教授记念中国文学论集》 日本东方书店 1992年

8.郁达夫小说 《阪南论集》第29卷第2号 日本阪南大学 1993年

9.郁达夫诗论 《阪南论集》第29卷第4号 日本阪南大学 1994年

10.从日语中看汉语 《语言与文化》第1号 日本甲南大学学报 1997年

11.酒的中国文化 《语言与文化》第2号 日本甲南大学学报 1998年

12.郁达夫日记研究(一) 《阪南论集》第34卷第2号 日本阪南大学 1998年

13.郁达夫作品的外国思想和外国文化 《语言与文化》第2号 日本甲南大学学报 1999年

14. 郁达夫日记研究(二) 《阪南论集》第34卷第2号 日本阪南大学 1999年

15.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异同 《走向文化诗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

16.日中同形词的研究(1) (单行本) 日本平生太郎基金出版 2001年

17.汉语从句构造管见 甲南大学综合研究所 丛书67 2002年

18.日中同形词的研究(2) (单行本) 日本平生太郎基金出版 2003年

19.日语与汉语表达的异同 《语言与文化》第7号 日本甲南大学学报 2003年

20.企业经营与语言表达 韩国大韩经营学会年报 2003年

21.企业经营与异文化交流 《语言与文化》第8号 日本甲南大学学报 2004年

22.日中语言表达上的异同 甲南大学综合研究所 丛书78 2005年

23.从《拥抱家族》作品看战后日本家庭的崩溃 甲南大学综合研究所 丛书78 2005年

24.网站上的多种语言学习功能研究 甲南大学情报研究中心学报第4号 2005年

25.企业经营与异文化理解的研究 韩国大韩经营学会学报 第18卷2号 2005年

26.郁达夫年谱 《语言与文化》第10号 日本甲南大学学报 2006年

27.琉球方言中的福建话 甲南大学综合研究所 丛书85 2006年

28.日本人与中国人这里不同 《乐岁》第5号(通卷203号) 2007年

29.中国与日本的异文化理解 《南腔北调论集》 日本东方书店 2007年

30. 妈祖信仰的形成与对外的传播 甲南大学综合研究所 丛书96 2008年

三.其他(评论、书评、小说、散文等)

超过150篇。

胡金定闽长泰设基金助学

近日,‘福建省胡金定教育基金会’在漳州长泰县正式成立,由旅日华侨胡金定先生带头筹资创办,注册基金200万元。此基金会每年将捐出利息约16万元,用于资助枋洋镇的贫苦生和品学兼优的学生。据悉,胡金定教育基金已累计支付奖学助学金13.1万元,137人次。据介绍,胡金定1985年赴日本留学,现为日本甲南大学终身教授、厦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此前曾出资10万元创办‘枋洋镇胡金定教育基金’,还筹资在家乡建成‘胡金定教育基金大楼’。

闽南农家子弟成日本终身教授

电台访问节目

厦门电视台《沟通》栏目

访问时间:2007年12月28日

访问地点:广电中心模拟演播厅

被访嘉宾:日本甲南大学终身教授

厦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胡金定

主持人:陈玲

内容概述

关于他的故事

他,一个农家子弟,来自漳州长泰县枋洋镇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却凭着自己的博闻强记考进厦门大学,明明对化学感兴趣却又阴错阳差进了外文系的日语专业;

他,本是留校任教的一个普通老师,却意外考上日本大学首相在北京设立的“全国日语教师培训班”,后来远赴日本国立大阪外国语大学留学;

他,本想着博士毕业后就回国发展,但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他—恰逢日本甲南大学公开招聘教师,最后在精英竞相角逐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摘得副教授的桂冠。原本要八年,他却只任三年的副教授就破例推选为终身教授。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通过教授会议民主选举产生的系主任。

他的经历让人瞠目结舌,难而,这光环背后该付出多大的艰辛!

他不忘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个人名义创立基金会,帮助贫困孩子上大学,为家乡铺路修祖庙,他的爱心传唱整个枋洋镇……

他,叫胡金定。

胡定金-他的传奇人生

1.从名字说起—猴年猴月猴时出生

陈玲:您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厦门有点小出名,在日本就是大出名,既然说到出名,据说胡老师的名字也十分的特别,也许放在一起是比较普通的三个字,其实名字大有来头。能说为什么取这三个字?

胡金定:胡是我的姓,因为我是猴年猴月猴日出生的,所以这个也叫正时出生,迷信的说,这个时候出生的人长大后会当小偷,而我又是家里的第一胎男孩,父母当然不愿意我长大后真的成小偷,于是就取了“金”这个字,觉得有了“金”就不会当小偷了,但是他们又觉得有“金”还是不行,万一“金”走了还是没钱,就又有了“定”这个字,意思是把“金子定住就不会没钱”了。所以就叫“胡金定”。日本他们的说法也跟我们很接近,比如日本有个近代作家叫夏目漱石,他在一篇散文里写到自己也是猴年猴月猴日猴时出生,他父母就给他补了一个名字叫“金之助”,意思就是让金钱来帮助他 ,后来成为有名的文学家,去世后,他的头像还铸在日本纸币的一千元钱上。

2、一破常规—当上高校教员

陈玲:在您顺利完成日本学业以后,您决定竞聘大学的教员,据说您的这个决定连您自己的老师都不支持。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外国人是很难进入日本主流社会的。但是最终您在来自世界各地的68位学术精英中胜出。这是您第一次打破日本的常规做法。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胡金定:当时的日本是个相对比较保守的社会,日本人要想当上大学的教员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他们肯定会比较照顾本国人。作为外籍人员想要应聘上高校的教员,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先例,但最终我脱颖而出了。在应聘中大概有一半是中国人一半是日本人。我能赢其它中国留学生,是因为我了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有共同的话题。因为日本人不像我们中国人,他们觉得如果 你话题不对或跟不上,就不怎么理睬你了。虽然当初在厦门大学学的是日语,但都是大人的读物,如文学、文化、经济等。我就利用在读硕士、读博士的空档期。把日本人从幼儿园到初中的课本全部精读了一遍,来填补我的这个空白,如果不补,就永远没办法和日本人谈一些东西;我能赢日本人,则是因为我的教学大纲写得很好 。甲南大学没有汉语言学,我就第一个把整个课程的设计、规划列出来,大概写了有十几页;还有一个就是我有教学经验,在试讲的时候,我把在厦门大学教日语的经验用到教汉语的的课堂上,结果反响不错。这几点综合原因,他们录用了我。

3、再破常规—三年当上终身教授

陈玲:按照日本教育界的规定,如果任副教授必须要8年才有资格被推选评审为教授。1999年,你只担任副教授3年,就被破例推选为教授,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胡金定:首先是因为我的科研成果,在当副教授的三年时间,我就把汉语课程的教材编出来了,并在甲南大学试用,这在当时的外语教材中还是第一例,而且我每年都在协会发表一两篇论文,还有我的郁达夫研究专著也三年就出来了;第二是我的教学成果,从零开始的甲南大学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课学,到开设课程的第三年,听课的学生就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日本的晋升跟我们中国的大学不一样,我们如果觉得达到了晋升的要求可以自己去申请,但日本不行,他必须得有两个教授帮你推荐才有资格,而我的人品、教学、学术研究甚至在跟老师相处的缘分上都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媒介国三年就破例成了教授。

4、三破常规—当上系主任

陈玲:紧接着您进入了学校的管理层,成为甲南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主任,这在日本也是首例。日本《每日新闻》在显著的位置刊登了这一消息,引起了日本尤其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在日本比较排外的环境中,您一定[碰到很多麻烦的事,您是如何让您的日本同事认可的呢?

胡金定:当时的教授是民主选举出来的,在我的那个中心有18个教授,除了我和前主任没投,其他16票投的都是我,就觉得压力很大,看来这系主任不做是不行了。当时刚上任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办公室就给我所谓的“小鞋”穿,有事故意不通知我、在背后说我“悄悄话”、谈话背对着我、还有人建议我把章放在他那里方便他们盖章……像这类的事情在没当系主任之前完全不知道。中国人管日本人又是在他们的领土上,他们心里多少有点抵触,对待他们的方法也不能过于偏激,就跟他们沟通、斗志斗勇,还有就是我做事透明化,就是我说到就一定做到,我不做的就不说,与日本人的做事风格不一样,这用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把我在中国学的这些为人处事原则用到他们那去,慢慢地看到我做事的效果就渐渐认可了。

他如是说

“我永远不会加入日本国籍,因为我热爱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闽南家乡。”

我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日本工作,很多日本同事都劝我加入日本国籍,但是我不想这么做,因为我觉得第一加入日本国籍用日语话说就叫“归化”,像我们驯化动物的意思,不听话你就训练它,让它转变过来,我是搞语言做文学的,对这类字眼非常抵触;第二我是中国人,那里的文化背景跟我们相差很大,家乡的人、事、物都时刻印在我的脑子里,明明叫胡金定,突然有一天变成田中金定我会感觉怪怪的。我永远不会加入日本国籍,因为我热爱我土生土长的闽南家乡。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感觉很开心!”

我成立基金会最初是为了完成我父亲临终前的嘱托。那是 1994年9月13日,我父亲临终前交代我三件事情。第一件是要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穷苦孩子上大学;第二就是为村民铺路修祖庙,因为都是泥泞路,下雨天坑坑洼洼很不好走;第三就是帮村民们搞自来水,因为山区取水很不方便。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在我1996年当上副教授,有一定的固定收入后,就开始逐步实现父亲临终前的遗愿。所以在1997年7月我出资十万在家乡创办“胡金定教育基金会”,到去年10月份已经有注册资本20万元了,每年我都会拿出16万元作为奖励并扶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而且是面向全省的。如今父亲的遗愿我全部完成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感觉很开心。

原音再现

“刚开始在日本很难交到可以谈心的朋友,那时寂寞感觉笼罩着我,让我无处倾诉。后来回国一个月,把对家乡的印象刻在脑海里,感情充沛了再重新回去就适应了。”

“要想在日本立足,就得积极主动出击,降低他们的警戒。他们有俚语叫‘看见生人当贼看’‘出头的砖挨打’,可见他们的防卫有多高了”。

“语言的接近、文化背景的了解将是你呆在日本的敲门砖。”

“20年来我每年坚持着100本书,这已经是我的习惯了,我喜欢从书本总结社会的变化 、看不同国家的不同风俗人情。”

小贴士

胡金定欲给留日学生的建议

首先,一定要有日语基础,一来防止由于语言不通而产生纠纷,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倘若没有任何语言基础,获得赴日签证的可能性将会很小(日本的最低语言要求是150学时)。

第二,就是收集最新、最准确的留学信息,在决定留学的学校时,要以自己具体详细的学习研究计划为基础,尽量参考各个学校的介绍说明书、招生简章等各种资料;当然最关键的就是准备足够的资金作为留学所需的费用。

第三,一定要有日本的朋友做担保人(不要是留日的朋友),不然很难进入日本的社会,也方便你留学的学校在没有提供住宿的情况下让你的担保人提前给你确认住宿,因为日本租房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最后,在选学校时要主义有没对留学生的特殊考试、学费减免或者是奖学金等事项;还有学校一定是要在市区,这样便于打工;学校知名度也比较高,认可度高以后留在日本工作的可能性也就高。

中国留学生连破日本常规-胡金定

初次见面

胡金定教授从日本飞回厦门了。前天,他被厦门理工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任期两年。

胡金定不是第一次任该校的客座教授。早在厦门理工学院还是鹭江职业大学时,他就是该校聘任的第一个客座教授。他说:我在厦门有点小出名,在日本就是大出名。胡金定出生在漳州长泰一个小山村,据说他出生的时间是猴年猴月猴日猴时,传说这一时间出生的人长大会偷东西,父母怕他真的成贼,取名金定,用金子镇住,有钱就不会去偷了。

长大的胡金定没做成贼,当上了日本甲南大学终身教授。他是首位被民主选举为日本高校系主任的中国学者。现在,他在杏林开了三家公司,每年资助穷困孩子上大学。1997年创办的“胡金定教育基金会”,今年8月改名为“福建省胡金定教育基金会”,注册资金200万元人民币,有138名孩子受助上大学。

初见胡金定教授,绝不是一个“学者”形象,他西装革履,穿衬衣打领带,但手提公文包上却挂着一个小小的哆啦A梦。他讲话时,总有很多可爱的小动作:挠头、摸眼镜、摇椅子。他喜欢透过厚厚的镜片从下往上瞅着人。他爱笑,声音爽朗,时不时说两句幽默的厦门话。他的课堂笑声不断,就连他参加考试讲课给考官听,也能把考官给逗乐。

A

保守的日本高校招收了中国籍教员

导师怕他抢了日本人的职位,不赞成他应聘高校教员;但在68名应聘者中,他最终赢了所有日本人

胡教授曾在厦门大学读书并留校任教,1985年8月考取世界银行奖学金到日本留学。1986年4月考取硕士研究生,专业是中日比较文学、中日比较文化。1990年4月,考取国立神户大学博士研究生。

1995年毕业后他准备回国,突然接到朋友的电话:甲南大学公开招聘中国学教师,去试一试吧。当时,他是厦门大学派出去的带职留学生,厦大仍给他留着一个位子。

“很高兴,也很忧郁。”他说,他的导师并不赞成外籍学生留日工作,怕他们和日本学生抢职位。他考虑了两三天,还是壮起胆子向导师咨询,导师说:可以试着去应聘,但不要抱希望,日本大学很保守,你还是准备回国工作比较好。

但胡金定还是决定应聘。

过了一个半月,通知信函终于来了。胡金定拿着信函,没有勇气拆开。他举着信封,对着阳光,想透过阳光看看信封里面的字迹到底是什么结果。

但拆开后的结果让他哭笑不得:这只是一封面试通知书。他还要去接受面试。

他觉得这次要认真对待,导师都知道了,没考上太没面子。经过几天的准备,胡金定胸有成竹地去面试了。通知书上写着面试时间30分钟左右,但这次面试实际超过了一个小时。7名考官从不同的角度轮番提问。

后来他才知道,应聘的68人中,通过论文审查参加面试的只有5人。第一次面试后,胡金定成了唯一的外国人。

没过多久,第二次面试通知书来了!胡金定说,捧着复试通知书时的心情与上次截然不同,这是最后的冲刺,只能赢不能输。

这次公开招聘的职位只有一个,是甲南大学第一次招聘中国学教员,按日本的常规做法只会招收日本人。12月初,不抱希望的胡金定正准备回国,突然接到了甲南大学人事部的电话:你被录用了。

B

第一个留日中国学者担任高校系主任

开课三年,72%的学生选修了他的课;才当三年副教授,日本教授会破例推荐并全票通过推选他为教授

按日本大学的规定,任副教授期满8年才有资格被推选评审为教授。1999年,胡金定破例推选为教授,这在日本大学中极为罕见。

从零开始的甲南大学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课教学,第二年学生的自由选修率就达到了47%,第三年达到72%。汉语的人气达到顶峰。两名教授联名向教授会推荐胡金定为下一年度的教授人选,并获得了教授会成员全票通过,此时胡金定才当了三年副教授。

胡金定说,这在甲南大学尚无先例。

胡金定说,日本的法律规定,外籍人员不能成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国立大学教授属于公务员,因此外籍教授的工作范围和职权会受到一定限制,要进入管理层也是不可能的。

私立大学虽然没有这种限制,但是系主任以上的管理人员中从未有过中国籍人员。这一规定被胡金定打破了。今年4月1日,他被推举为甲南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任期两年。

“其实两年前我就有机会当系主任,但我不想干。当教授可以写写书、搞搞研究,有很多自由支配时间。”胡金定说,今年大家再次推选他当系主任,他没办法再推辞了。

在日本,西洋人当领导日本人服气,但是中国人当领导就不一样了。刚上任,办公室就给胡金定穿了“小鞋”。他们有事不通知他,背后说他的“悄悄话”。甚至有人趁他没上班时,使用系主任的印章自己盖。

忍耐了一个多月后,胡教授终于发飙了。他故意找来其他系的系主任说:“系主任处理人事、经费不能自己盖印章,都是办公室其他人盖吗?日本人习惯这样做吗?”其他系主任就说,不行不行,要系主任亲自盖。

这话传到了办公室,在一次开会时,胡金定正式收回了系主任的印章,此后一切顺利。他说,日本人就是这样,有能力他就服你。

厦大校友胡金定在日创先例

本报日本讯 4月1日,具有87年历史的甲南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教授会以无记名的方式选举了胡金定为该中心主任,任期两年。甲南大学是一所文理工综合性的名门大学,拥有学生1万1千多人。该校在日本,乃至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

由于日本的大学在观念上还很保守,肯让中国学者进入管理阶层的大学寥若晨星,特别是通过教授会议民主选举产生的系主任等管理人员迄今为止未有先例。所以,胡金定任甲南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主任的消息在日本传开以後,日本的新闻媒体对此十分关注,各类报纸在醒目的位置作了专访报道。

胡金定,197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毕业後留校任教。1985年,到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攻读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硕士学位。1989年考上神户大学博士课程,1994年博士毕业。 (陈杰中)

胡金定成为首位被选为系主任的在日中国学者

2007年4月1日,具有87年历史的甲南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教授会以无记名的方式选举了我校校友、该校教授胡金定为该中心主任,任期两年。甲南大学是一所文理工综合性的名门大学,拥有学生1万1千多人。该校在日本,乃至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

由于日本的大学在观念上还很保守,肯让中国学者进入大学管理阶层的大学寥若晨星,特别是通过教授会议民主选举产生的系主任等管理人员迄今为止未有先例。所以,胡金定任甲南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主任的消息在日本传开以后,日本的新闻媒体对此十分关注,各类报纸在醒目的位置作了专访报道。3月4日,《每日新闻》在人物栏目上刊登了胡金定教授大幅照片和专访文章,引起了相当广泛和深远的反响。

胡金定,1978年毕业于我校外文系日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到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攻读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硕士学位。1989年考上神户大学博士课程,1994年博士毕业。1996年胡金定参加甲南大学教员公开招聘,仅有一名职位而应聘者多达68名。在激烈的竞争中,胡金定以优异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获得了审查委员的一致赞同,被聘为甲南大学副教授。因教授名额有限,按日本大学的规定,任副教授期满8年才有资格被推选审查是否符合教授的级别。1999年,到甲南大学任教仅3年的胡金定,又以其突出的科研成果而被教授会破例推选为教授,任副教授只有3年却被破格推举为教授的例子,在日本的大学之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扬名东瀛的农家子弟胡金定

前不久,日本《每日新闻》在显著的位置刊登了一位中国人被日本甲南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的消息,引起了日本尤其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前不久,我们邂逅了这位在异国他乡绽放光彩的中国同胞,才发现这位胡金定先生来自漳州长泰一个小山村,在他身上更有着一段传奇般的经历。胡金定成了日本《每日新闻》的新闻人物。农家子弟成为日本大学终身教授1956年,胡金定出生在漳州市长泰县枋洋镇科山村竹塔社。这是一个地灵人杰的所在,出过一名响当当的人物——明朝漳州府唯一的状元林震。从小,胡金定就是在崎岖的山路中听着祖父讲述状元林震的故事度过他求学生涯中的初始阶段。17岁高中毕业后,胡金定回乡务农。1975年,在乡亲们的推荐下,凭着自己的博闻强识,胡金定通过面试考入厦门大学。他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原本是想就读化学系的,但却由于色弱阴错阳差进了外文系,专业竟然还是日语!毕业后,胡金定留校任教,不久便又迎来他人生中的又一次机遇。1982年,他考上日本大平首相为培养中国高校日语教师而在北京设立的“全国日语教师培训班”专门学习日语。在此基础上,1985年,胡金定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世界银行奖学金,远赴日本国立大阪外国语大学留学,专修中日比较文学,并顺利地连续获取了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1995年,从神户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胡金定本想回国发展,恰逢日本甲南大学公开招聘教师,一席职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8位学术精英竞相角逐,他也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了竞争。最后,胡金定以优异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脱颖而出,获得了审查委员一致赞同的票数,一举摘得甲南大学副教授的桂冠。更让日本人为之惊讶的是,到甲南大学任教仅仅三年的胡教授又以其突出的科研成果而被破例推选为终身教授!要知道,按日本的大学规定,任副教授期满八年才有资格被推选审查是否符合教授的级别,而且日本全国也才只有四五十位终身教授啊!在日本大学研究闽南文化并引入课堂教学甲南大学是日本一所私立名牌大学。胡金定进入甲南大学没多久,学校就给他下达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建立一个汉语教育和中国学的新学科。日本虽然与中国一衣带水,但是当时日本国内大学几乎没有亚洲学科,大多是关于欧美的。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要重头组建一门学科,胡金定感到压力很大。在研究过程中,胡金定发现闽南文化与日本文化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比如在日语中有很多词汇与闽南语发音相似,像“烧酒”、“龙眼”、“头”等等,原本没觉得有什么关联的两种语言,经过对比才发现竟然有着这么有意思的关系。他说:“咱们闽南文化对日本影响可大着呢,日本人的豆腐就是用隐元禅师由闽南东渡日本带过去的技术制作的。据说,当初隐元禅师就是从厦门江头登船前往日本的。”经过不懈的努力,中日文化比较学科终于诞生了。闽南文化也带进了他的教学中,想不到竟然很受欢迎,甚至外系的日本学生也来旁听。胡金定不仅在课堂让日本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更愿意让他们亲身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每年暑假,他都组织日本学生到中国,其中有很多学生来到闽南,来到厦门。他们去南普陀参观,到厦门大学与中国学生交流。这些经历让日本学生感知到一个真实的中国,甚至还有人干脆来厦大留学了。明明姓胡,怎能一下子被改成田中?生活在日本二十年,胡金定时时眷恋自己的家乡。在他弟弟经营管理的厦门金藏公司会客大厅里有一幅风景画,这是由胡金定设计的,画上既有高洁的富士山和粉嫩的樱花,又有极具厦门特色的日光岩、三角梅和白鹭。这几种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为何会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呢?(见配图)胡金定教授爽朗地一笑,解释道:“富士山和樱花代表日本,而日光岩等又是厦门的代名词。画面上,厦门的内容比日本的多了一样,有一行白鹭往上飞,最后飞越富士山顶。反正我们就是要超过日本……”1994年8月,暌违故乡九载的胡金定回乡看望病重的父亲,父亲在临终之时向他交代了三个遗愿:让村里的孩子能够读得起书;修建村道,造福村民;为家乡修庙。他一一答应下来,并立即着手实施,陆陆续续兑现了他对父亲的承诺。1997年7月,胡金定在家乡独资成立了“胡金定教育基金会”,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支持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续学。出资100多万元将家乡泥泞的山路修筑成标准水泥道,帮助家乡解决自来水饮水工程问题,修庙、赠书、设立文学奖等,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尽管他在日本有着人人尊敬的地位,日本相关部门也几番上门劝说他入日本国籍,但是胡教授拒绝了:“明明姓胡,怎能一下子被改成田中,怎么能行呢?”在给故友的一封书信中他真情流露:“故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不仅给我健康的体魄,也给我丰富的基础知识,我非常感谢长泰人民给我的一切。”

山旮旯飞出金丝鸟

胡金定十分眷念家乡的山水

人常说:“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我要说:“小鸡子变成了金丝鸟”

胡金定就是一只由小鸡变成的金丝鸟,从福建长泰的山旮旯里飞出来,飞到东渡,成为日本甲南大学的终身教授。

让我们看看他的飞行轨迹吧。

道路弯弯

在崇山怀抱之中、阡陌之旁、流水之畔,有个小小的自然村,名叫竹塔,属长泰县枋洋镇科山村所辖。自然村只有20多户人家,180多口人。清晨,人们呼吸着新鲜空气,迎着朝阳,开始一天的劳作。

1956年6月3日,胡金定就在这山旮旯里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呱呱坠地。农家的孩子似乎长得快,胡金定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了。小小的竹塔,连初级小学也没有;要上学,得来回走十几华里山路。那个地方叫洲里,胡金定就到那里上学去。上学的路上,山道弯弯,茅草密密,还有一条小河,河上架着独木桥,走起来晃晃悠悠的。对山里娃的胡金定来说,弯弯的山道,他跟着大人走过百遍千遍,密密的茅草,也早就跟着它打过交道,彼此都很熟悉,虽然有时手上不免被割出血来,而孤零零的独木桥,他三蹦两跳就跨过去了。有时,爷爷接送金定时,会讲起漳州府唯一一个状元林震的故事。林震出生在明朝,科山就是他的家乡,他从小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考中了状元......听着听着,林震便活在金定幼小的心灵中。后来,金定上了长泰第三中学,学校就在本乡(当时称为公社)。他寄宿在校,每周回家一趟,来来回回的,仍然踏着那弯弯的山道。

胡金定中学时代,正是“文革”大动乱年代,到处沸沸扬扬,像一锅滚烫的粥。不过,胡金定不像有些人那样去瞎闹腾,还是认真地学习。不知为什么,他对外语兴趣浓厚,成绩也特别好。

1973年夏天,17岁的胡金定高中毕业回到竹塔,当了“回乡知青”。对此,他不感到意外,也丝毫没有失落感。自己在农村长大,回到农村,一切都那么亲切。不久,大队安排他在科技站工作。他样样都干,慢慢的,样样都在行。

1975年夏天,乡亲们推荐胡金定上大学,经过考试,被厦门大学外文系录取,念日语专业。开头,学起来有不少困难。但他不怕吃苦,勤奋学习,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强记硬背,一字字,一句句地牢牢刻在心头。因此成绩迅速得到提高,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三年的学习,成绩优异。1978年夏天,他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82年,他考上北京的“大平班”,专门学习日语,时间为一年。经过学习,胡金定的日语水平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984年8月,他提升为讲师。1985年8月,胡金定以优异成绩,考取世界银行奖学金,到日本国立大阪外国语大学留学。

从山旮旯到日本,真是道路弯弯啊!

乡愁悠悠

漂洋过海,闯荡世界,时间越久,乡愁越浓郁;距离越远,乡愁越强烈。胡金定就有这种深切的感受。他常说:“离开家乡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乡愁病”。

胡金定只身一人,背井离乡,到日本留学。在异国他乡,他举目无亲,心中总感到不是滋味;尤其是夜阑更深,更是思乡心切。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里便浮现出“海市蜃楼”;那是家乡的山,那是家乡的河;那是家乡的房子;那是家乡的学校;那是父亲母亲;那是兄弟姐妹;那是邻里乡亲,那是老师同学......这些,都像电影一样,在眼前一闪而过。他是多么想能回到家乡去看一看啊!偶尔遇到国内的来人,他会急切地打听祖国和家乡的情况;即使是一星半点的消息,他也感到高兴,感到激动。他为祖国和家乡的不断变化欣喜异常。然而,胡金定清醒地意识到,他不能沉浸在乡愁和乡恋之中,祖国的嘱托,亲人的期望,是沉甸甸的,自己一刻也不能忘。他只能将悠悠的乡愁和乡恋,深深地埋在心底。

自从到日本,胡金定先在大阪外国语大学学习一年,接着,先后考上该校硕士研究生和国立神户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的都是中日比较文学。胡金定的日语水平相当高,即使与日本人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是,研究中日比较文学,除了研究中国文学之外,重点就得深入研究日本文学。在这方面,相对来说,是胡金定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他大量阅读日本文学作品和日本文学史,大量阅读前人研究这方面的图书。在这基础上,下功夫对中日文学作比较研究。他既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又不落窠臼,以新的思路,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研究达到新的水平。

胡金定经过废寝忘食的刻苦钻研,他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得到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正因为如此,1988年3月,他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3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从1985年8月到1994年7月,前后整整9年,胡金定一次也没有回国,也没有回乡,这期间,他把乡愁,乡恋深埋心底,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不难想出,胡金定的乡愁,乡恋,已在心窝里酿成了酽酽的老酒。

情意浓浓

胡金定出国留学时就有一个心愿,学成之后,报效祖国,报答家乡。他常想,故乡不仅给我健康的体魄,也给我丰富的基础知识。家乡为我铺设了起飞的跑道,并把我推向蔚蓝的天空,让我在这辽阔的蓝空中翱翔。

报效祖国,报答家乡,除了在世界弘扬灿烂的中华文化之外,胡金定还想为家乡办些实事,比如为村里修修路、架架桥,或帮助贫困学生上大学。当然,他知道自己是个文化人,博士生刚毕业,工作时间还很短,手头的积蓄毕竟不多。尽管如此,只要家乡需要,他会尽力而为的。

1995年8月,得知父亲病重,离开家乡9年的胡金定第一次回国,赶到竹塔,看望家父。父亲临终前向他提出为村里架桥修路、设立教育基金等要求。胡金定稍加考虑,便答应了下来。这时,父亲才满意而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骨肉相连的亲人,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家园,离开了恋恋不舍的世界。胡金定悲痛的泪珠滚滚而下......

父亲的遗嘱,胡金定第二年就着手实施。他捐资10万元人民币,作为创立“胡金定教育基金会”的启动资金,设助学金和奖学金,资助枋洋籍学子上大学。曾经有人主张只设奖学金,不设助学金。胡金定却认为,要设奖学金,也设助学金,而且以助学金为主。山里的孩子智商并不差,他们之所以上不了大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境贫寒,无法支持他们继续升学,因此,应设助学金,帮穷助困,让他们能上大学;而且这种人比较多,应以资助他们为主。设奖学金是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子,这当然是一种鼓励,鼓励他们学出更优异的成绩。不过,如果他们家里的境况不错,完全有能力支持他们上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再资助他们,教育基金的作用就要打折扣。胡金定坚持主张以助学为主,以奖学为辅。3年来,教育基金会已颁发三届助学金和奖学金。每届胡金定又各捐1万元人民币,至今已有28名枋洋籍的莘莘学子得到资助,其中获得助学金的22名,获得奖学金的6名,二者的比例约为3.7:1。胡金定感到满意。

竹塔自然村的道路大部分是黄泥路,下起雨来,泥泞不堪,行人稍不小心,就会跌得四脚朝天。有一条小河饶村而过,河上的桥是用几根木头搭架起来的,走起来提心吊胆的。为改变这种情况,胡金定捐了3万元,铺起了柏油路,架起了水泥桥,不管刮风大雨,都能走得稳稳当当的。

胡金定并未到此为止,他继续捐资为家乡办其他公益事业。他捐资100万元,兴建“胡金定教育基金会”大楼。大楼占地面积2亩多,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楼高四层,宽敞明亮,作为教育基金会的活动场。他捐资1万元赞助漳州师范学院出版社文集,每年捐资5000元赞助漳州作家协会创立“胡金定文学奖”。此外,他还向有关部门捐赠物品,如向县中青年干部读书社捐赠价值1万元的图书;为了更好地报道长泰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成就,他向有关单位赠送一台摄像机,一台电脑等,价值近3万元。

这一件件,一项项,都饱含着胡金定对家乡的浓浓深情。

心香瓣瓣

自从1994年第一次回乡以后,5年多来,胡金定回国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有时一年二三次,有时一年四五次。他常说:“只有经常回乡看看,才能治好乡愁病”。

1999年底,胡金定这只金丝鸟又从日本飞回来了。他是在故国家园迎接千年曙光的。新的千年,新的岁月,已被日本甲南大学破格聘为教授的胡金定有什么新的思考,新的打算,新的希望呢?

1999年9月初,胡金定被漳州师范学校聘为客座教授。他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的鼓励,是一股无形的动力。新千年到来了,他觉得,在这方面可做的事情很多,至少有以下几点:回乡时,尽量多抽时间到漳州师院讲课,为学生提供一些国外的最新信息,让他们多了解一些世界新的学术研究动态;为一些外国专家、学者、教授到漳州师院牵线搭桥,向国外介绍漳州和漳州师院,让外国人了解漳州,了解漳州师院,为漳州师院走向世界创造条件;从精神和物质上积极配合漳州师院搞好教学和学术活动。

在新千年里,胡金定对“胡金定教育基金会”的设想是:完善“胡金定教育基金会”,将教育基金会从10万元逐步扩充到100万元;扩大教育基金的受益范围,第一步先从枋洋镇扩大到整个长泰县;在“胡金定教育基金会”大楼设立图书馆和资料室。

胡金定教授的最大希望是---

通过成立“胡金定教育基金会”这件事,唤起更多的人关心农村教育,让农村有才华的青年学生脱颖而出,深造成才,派上用场,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为振兴中华多作贡献。

对于人生,胡金定有着自己的感悟。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把人生分成三个时期:一、成长学习时期;二、工作创造时期;三、奉献服务时期。人生出来什么也没带,死了任何东西也带不走。因此,我认为,人生重要的意义是能否给后人留下多少有益的东西。‘有益的东西’不一定是金钱,而是意义。”

评析

可以看出,胡金定对人生有着大彻大悟的看法。他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实在难能可贵。他把人生分为三个时期是对的,可说是“人生三部曲”。当然,从现实看,第二时期和第三时期无法截然分开,而往往交叉在一起,即边工作创造,边奉献服务。在新千年里,正是胡金定教授工作创造时期和奉献服务时期,他将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把瓣瓣心香献给祖国,献给家乡。

故国家园有着无限的魅力,紧紧吸引着海外赤子的心,犹如飞到天涯海角的风筝,被一根用乡情搓成的丝线劳劳牵着。胡金定这位海外赤子,他的心总是依恋着祖国,依恋着故园,这种依恋,将直到永远。

客座教授类的报道文章

胡金定-受聘为福师大传播学院客座教授

2010年5月8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敦聘胡金定教授为客座教授聘书颁发仪式在传播学院五楼会议室隆重举行。谭华孚院长为胡教授颁发聘书,并亲自为他佩戴校徽。颁发仪式由赖忠泉副书记主持。

胡金定教授现为日本甲南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他于1997年设立“枋洋镇胡金定教育基金会”,后于2007年正式登记注册更名为“福建省胡金定教育基金会”,注册基金总数达200万人民币。基金会成立以来,已经累计资助学生182人次。仪式上,胡教授亲自为我院两名受助学生颁发了总计10000元的助学金。谭院长代表学院致感谢词,受助的两名同学也发表了自己的感言。

简短的颁发仪式后,胡教授为在坐的同学们展开了一场主题为“日本媒体的特征”的讲座,介绍了日本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历史、现状以及特征,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供稿/传播学院记者团编辑/青通社郭静)

胡金定-受聘厦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9月11日下午,我院于集美校区行政楼举行简朴而隆重的聘任仪式,聘任胡金定教授为外语系日语专业客座教授。院党委书记刘金桂向其颁发客座教授荣誉聘书。

胡金定教授系中国籍,现任教于日本甲南大学,是该校国际语言文化中心主任、终身教授。他著作等身,在日本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外语系主任魏志成教授和日语专业教师参加了此次聘任仪式。

仪式后,胡教授与日语专业教师进行座谈。魏志成首先简要介绍了日语专业的现状,胡教授进一步了解了日语专业各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并就课程设置及教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不少建设性见解。座谈后,胡教授还为日语专业师生举行了题为“日本语と中国语における表现の违い”(日语和汉语中表达方式的差异)的讲座。讲座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幽默风趣,博得了阵阵掌声。(外语系陈晓燕)

胡金定-受聘为漳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各位领导、老师、朋友们:

今天在生我养过我的故乡漳州最高学府――漳州师范学院举行胡金定客座教授聘任仪式,使我感到万分的荣幸。这是我有生以来最高兴的一件事。我作为中国人在日本获得了教授头衔,当时很多团体和个人纷纷来祝贺,可是,那时的心情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那是在异国他乡,总有一种客气的心理,不敢百分之百开放。可是,今天我在自己的家乡,我完全放开了。我已经陶醉在自己母亲的怀抱里。

漳州是我的故乡,也是我的老家。她生我,又养我十八年。可以说漳州是我的母亲。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比生我养我的母亲还要亲。母亲只是给我幼小的一条生命,但是,让这条生命延伸,并为他打下坚实生活基础的是我的故乡――漳州这块温暖的土地。我爱我的母亲,更唉我的故乡――漳州。

我今年43岁了。单纯从时间上看,我在外生活时间比在家乡的要长很多。而且,这种比率将越拉越大。随着时间的流失,年龄的增长,我的思想情感也会越往家乡靠拢。为什么呢?我也说不清楚。但是,家乡有一种不可言状的吸引力,紧紧地把我与家乡捆在一块。具体的说,那就是家乡有我的母亲、兄弟姐妹,还有比我的亲戚还要亲的师长、领导、朋友;还有我小时候就读过的学校;还有那些已经变得破旧不堪的旧房子;还有曾经走了十八年的乡村小道;家乡的山山水水——等等等等,这一切是那么使人感到亲切,并不断在我记忆中出现。童年的回忆是那么美好,又使人难忘。只要有感情的人,哪怕离开家乡再远,时间再长,他总有一天会想方设法回到生他养过他的故乡的。就像孩子不会嫌弃母亲穷那样,出外人是不会嫌弃自己的家乡的。故乡再穷也是出外人的依靠。大家都说,出外不如在家好。确实如此,出外人是要付出比当地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每当出外人遇到挫折、不顺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家乡。这时家乡会给他一种鞭策和促使他去排除万难的力量。因此,出外人也会加倍努力奋斗,为不负家乡的重望去拼搏的。不夸张地说,正因为有家乡这个大后方的不断支持,出外人才能取得成功。家乡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宝库。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家乡也没有要求所有出外人都取得成功才能衣锦还乡。就是失败了,在国外生活不下去了,回到自己的家乡,家乡人也会伸出温暖的双手来迎接你的。你的成功有人给你肯定,并共同分享喜悦;你的不顺有人替你担忧,给你安慰、给你精神力量。这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为自己有值得怀念的家乡感到的自豪,感到骄傲。

我虽说只在家乡生活了十八年。但家乡这块肥沃的土地培育了我这颗粗壮的种苗。如果没有家乡这块苗圃,我是不可能到大田里去生长的。常常有人问我,你是靠什么成功的?我理直气壮告诉问话者,我有我的大后方——老家的支持。因此,我经常在想,我能有今天应该感谢家乡和家乡人的支持。在我身上有数不清家乡人的缕缕恩情。知恩者必报其恩。现在家乡人需要,我能推辞吗?虽说我的能力有限的,但是我义不容辞地接受家乡人提出来的要求。我也知道我现在接受“客座教授”这个殊荣,可能还早了些。但我十分清楚,这是家乡人对我关怀,也是家乡人对我更高的期望。当我接受这个来之不易的荣誉时,我首先感到的是,它是一种精神的鼓励,又是一股无形的动力。我不能只满足于接受完了就完了的上面,应该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为家乡人多做贡献,这才是接受“客座教授”的真正意义之所在。一个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但是,人们是不会去计较一个人的贡献大小的。只要你有一颗愿意奉献的爱心,社会就是会给你一个公平的评价。

我既然作为漳州师范学院的一员,今后要为师院的发展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现在想了三点,一、回家乡的时候尽量抽空到师院来讲讲课,即使为学生提供一些国外新的东西,让学生了解世界新的学术动态;二、为师院走向世界创造条件,介绍一些外国专家学者来讲学,同时让外国了解漳州,了解漳州师范学院;三、从精神上和物质上来积极配合师院搞好教学和学术活动。当然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以做的。也许我现在没有想到,请各位师长、领导以及在座的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一定努力配合。

在此向家乡最高学府——漳州师范学院的领导、教职工以及关心漳州师范学院的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

谢谢!我的话完了。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日

关于客座教授

爱乡助教 矢志奉献

——访旅日华侨、厦门金藏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金定

《福建侨报》 刘长江

胡金定祖籍漳州长泰现为日本甲南大学终身教授、日本甲南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主任、日本神户大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客座教授、厦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五金制品协会锯业委员会理事长、厦门金藏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为了父亲的三个遗愿

胡金定出生于钟灵毓秀的福建长泰枋洋镇,自古以来枋洋镇就是出读书人的地方,清朝著名的漳州府状元林震就来自枋洋。

小的时候家贫,报考中学时从家乡到县城40多公里路是靠脚走出来的。贫穷没有改变胡先生求学的斗志反而激发他的上进心。1975年,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外文系主攻日文。1978年胡金定优异的表现赢得世界银行奖学金顺利进入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取得神户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任日本甲南大学教授,学术方向是研究中日文化。2007年4月1日,具有87年历史的甲南大学国际语言文化中心教授会选举了胡金定教授为该中心主任。2009年4月1日再次连任。

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是胡先生不泯的信念。父亲逝世时希望他为家乡为桑梓做一件事,让村里人读书方便,为家乡修庙为家乡修路,造福一方百姓。慈父沉沉的寄愿化作他孜孜为善恤贫扶困的动力,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这一个遗愿一一兑现。

1997年他出资10万元成立“枋洋镇胡金定教育基金会”后又追加30万元。10年后他再次捐资200万元用于注册基金并更名为“福建省胡金定教育基金会”资助范围也扩大到全省。迄今为止,已有200多位学生受助,不少学子已圆大学梦。

知道家乡通往外界的公路是又弯又窄行走很不方便。2003年胡金定出资100多万元为家乡修建等级水泥公路。如今一条全长l 5公里宽4.5米的标准水泥路已经建成通车,大大改变了村里原来交通落后的局面。

饮水问题是关系乡民生活的大事。2004年,胡先生出资10多万元,帮助家乡解决了自来水引水工程问题。至此,多年来困扰竹塔村村民的饮水难题划上圆满的句号。

技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技术不是一两天可以得来的。胡金定利用自己便利的身份一直致力为中国引进高新技术和项目。他说,利用合作、收购等方式,引进外资,从而实现先进技术的引进移植用国外既有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为中国企业和大众服务是很有必要。

1994年11月,胡金定在厦门投资金藏机电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和生产切割刀具的专业生产厂家。金藏机电是日本拥有70多年历史、生产锯片的专业厂家,为金藏锯株式会社全面提供技术的企业。生产工艺采用日本金藏锯株式会社一贯的生产方式,由具有高超锯片生产技术的日本技术人员长期住厂指导,技术水平不逊色于日本金藏锯株式会社。正因为采用一元化的生产方式和日本先进的管理体系,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2001年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通过了ISO1400l:2004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2003年被厦门市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同年被厦门市科技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现在,厦门金藏机电拥有日生产各类合金锯片5000片、喷漆割草锯片3000片、各类手锯500支和批量为客户设计生产各类木工刀具、园林、农业用器具以及客户所需特殊的切割刀具的生产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生产锯片的同行提供锯齿研磨机、吸尘设备和工厂生产自动化设备改造、厂区的安全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员工教育用设备等生产设备的设计以及制造安装服务。

技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金藏人笃定心志,制造世界独一无二的产品,创造世界超前的生产方式。自创业以来,金藏人勇于创新,开拓企业发展的道路。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每年都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产品面世。作为一家集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专业生产厂家,金藏机电尤为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公司现有30多名专业研究人员,专门从事切割刀具的研究和开发。公司十分注重高、新科技和企业全面性、多方位发展的策略。从创业时的单纯生产合金锯片,逐渐开始往园林工具、农业用器具以及环保设备、工厂生产自动化以及教育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并逐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平和县县县政府为福建省胡金定基金会颁发了“捐资助残,奉献爱心”捐赠纪念牌

厦门金藏机电有限公司全景

金藏公司自成立那天起一直在坚持一个理念,就是要走高档路线,做名牌产品。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应该说这个目标现在已基本达到。现在KINZO商标已经成为厦门市著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和福建省名牌。

胡先生说,“对人真诚,对事认真”这八个字充分体现了金藏人的精神风格。作为生产厂家,要生产出优质产品,首先必须先从做人开始,只要人好,办事认真,自然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好的。胡金定爱乡助教,矢志奉献,早在家乡传为佳话。他成立“福建省胡金定教育基金”,帮助家乡学子圆了大学梦;他为家乡捐资造桥修路,改善故园的基础设施;他在厦门特区兴办实业,产品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他为人师表,为增进中日文化交流不遗余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6: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