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家钰
释义

【胡家钰】(1871~1936),字式如,胡家行六,胡家鼐之弟,其先祖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从浙江上虞县到承德未能知府庆章处做幕僚,协眷定居承德。胡家钰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自幼聪明好学,喜读古典诗文史籍。光绪十年(1884)他十三岁时考中秀才,十八岁中举。胡家钰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对书法颇有造诣。光绪二十一年(1895)考中进士,授礼部编修,后晋为礼部员外郎。中日甲午战争后,胡在一篇文章中表露出对日本扩张主义的戒心。光绪三十二年任礼部主事,三十四年记衔礼部左侍郎。辛亥革命后,经同榜进士熊希龄(热河都统)推荐为热河都统教育厅厅长。后又让他筹办热河图书馆,备书5.7万册,并精心整理经乾隆编纂的《四库全书》手稿完整地存放于文津阁。民国十年(1921),调任热河官产处处长,民国十四年,改任热河教育厅厅长。就任期间,胡家钰对统一全省部分中学课本,开创课间体操,废除体罚辱骂学生和实行奖学金制度。民国十八年(1929)4月,承德县政府召集各法团名绅耆老,共同讨论公推胡家钰为承德县修志局纂修,在他主持下,历经一年修成《承德县志》,计48卷391560言,抄写装订八套,其中正本四套,报省呈审,副本四套留县府保存。省秘书处审阅后,以《承德县志》(稿本):“侵犯省志”,“口吻尤多激烈员气”,“立言似不得体”为由,不予签发。民国十九年(1930)11月,胡家钰曾于“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恳切言辞致函省民政厅,反而招致借故扣押学校教员,压缩教育经费等被压。于是,愤然辞退教育厅厅长职务,并迁居北京。1933年3月,胡家钰在压抑中患脑中风,1936年9月9日与世长辞,终年64岁。

陵寝安放在北京西郊万安公墓,碑文简介由熊希龄撰写,墓碑铭文由教育总长江安题字,墓地有汉白玉栏杆,有双龙戏珠汉白玉墓碑,在辰区,近年每逢清明有承德胡家鼐后人祭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2: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