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家花园 |
释义 | 天门胡家花园花园概况胡家花园又称胡巡抚官厅,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竟陵雁叫街孝子里,始建于1899年,为清代山西巡抚胡聘之故居。据有关专家认定,胡家花园是湖北省仅有的一座巡抚官厅,是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晚清官邸。 胡家花园总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总体布局严谨完美,结构体系独特巧妙,施工技艺高超精湛。 花园主人据《天门县志》记载,胡聘之在清朝历任内阁侍读学士,太仆寺少卿,顺天府知府。1891年12月,任山西布政使,后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授山西巡抚。曾调任浙江布政使、陕西巡抚,后复任山西巡抚。他在山西为官七年时间内,令太原德书院开设算学、天文、舆地、农务、兵事等课程,培养学士“新法明通,兼达时务”。他主持筹建了山西第一家工厂———太原火柴局、山西招商局,又提出兴建铁路、发展矿务的主张。戊戌变法失败后,胡聘之遭到保守派极力反对,1899年被免职回家。 胡聘之晚年在天门县建设胡家花园,闭门谢客,以诗词书画自娱,1912年病逝于上海。 建筑特色胡家花园的建筑特色为前衙后府,整个布局由主殿、厢房、前堂、客厅、乡楼、天井、花园组成,现存的牌坊、冲天牌楼、斗拱、马头墙、匾联、天井等,至今仍基本保持完好。其府衙结合的式样,是清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建筑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建筑群由中厅、东厅、西厅建筑及其附属建筑围合而成的院落、园林组成。目前东厅后续建筑和西厅尚存,中厅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完好,园林已不复存在。其建筑形式、形制、结构处理手法明显带有中国北方民居的特色,同时又因地制宜地结合南方的气候特征,采取了相应的构造形式。另外,该建筑在墙体、天花板、门柱的装修装饰上,还带有西方装饰的特点,因而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艺术成就据专家分析,胡厅的建筑艺术成就主要有三点: 第一,在于它严整完美的总体布局。胡厅以中厅为轴线纵深地展开组织建筑。中厅共五进两天井一过廊,建筑沿百余米的中轴线对称布置。从中厅大门向里行进,大厅、大堂、正厅、二堂、上房及书房秩序井然地坐落于该轴线上大厅与大堂、大堂与正厅之间有天井围合的小院落,两个天井都是十米见方。第二道天井略大。正中植一大树。天井除采光、通风之外,隐寓着“四水归堂”的涵义(因晋中多商号,人们将雨水隐喻为金钱与财富,建造天井是让雨水从屋面汇聚到天井中去,象征财富的积累)。大厅重要功能为迎送宾客和会见一般客人之所;大堂的形制高于厅,似为会见贵宾之所。正厅似为主人办公处事之用。二堂则为办理婚丧嫁娶,处理家政之处。上房为夫人卧室。荣仁斋为绣楼,是子女卧室及书房。该建筑布局功能分区明晰,空间由公共部分浙入隐私部分;同时充分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及宗俗礼教制度。 第二,在于它独特巧妙的结构体系。胡厅的东厅已于1965年改作天门市盐业公司的仓库,东厅后尚有两个天井相联的旧房(包括过廊、厢房等)。西厅尚存。东西厅建筑开间约十五六米,略小于中央主体建筑,西厅前厅进深约三十米。令人称奇的是,在如此大跨度的内部空间,竟未看到一根立柱,同时室内光线充分,照度能保证工作需要。通风与排水系统比较完整。室内采光主要通过两侧山墙的高侧窗以及屋面的两座老虎窗和均匀分布的亮瓦天窗来组织。结构的处理独特巧妙,通过横梁、三角梁以及异型梁的层层叠递,将屋顶及结构自重受力传递到外墙的壁柱上。老虎窗除用于采光外,还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 第三,体现了高超的施工水平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外墙的山花,额柱,檐门处木纹,窗棂屋架上的雕刻,柱础的收分,牛腿支架的造型及墙体的抹角等无不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两侧山墙由马头墙形式组成,级级云阶高耸入云,建筑群体轮廓线参差错落,形象甚为壮观,生动表现了胡厅威严显赫的官邸气势。 花园现状由于一直未能得到妥善的保护,胡家花园历经百年风雨,除自然破损外,人为损坏也很严重。东厅和私家园林已不复存在,主体建筑的前厅也被改作商铺,尚存的厅室破损之处也显而易见。 但这一切并非无修复的可能。由于历史的原因,胡家花园目前还不是正式的文物保护单位,由房地产部门作为民居租赁,曾出租给三十多户居民和一些商户租用,现已搬出修整。 2000年以来,有关部门拟拆除胡家花园搞房地产开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保护胡家花园刻不容缓,”终于使之留存至今。有关部门向市政府专题请示,要求理顺胡家花园的管理体制,市政协也将保护和开发胡家花园的提案列入重点提案进行督办,为保护和开发胡家花园这一古建筑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奠定了良好基础。 南京胡家花园花园概况“胡家花园”本名愚园,位于南京城西南隅胡家花园2号,前临鸣羊街,后倚花露岗,南北长约240米,东西宽约100米,由宅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整个花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水石取胜,是晚清金陵名园之一,号称“金陵狮子林”。其造型甚至可以与号称“金陵第一园”的瞻园相提并论,它的建筑价值也绝不逊色于“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 花园历史胡家花园最早为明中山王徐达后裔徐傅的别业。后该园易主徽州商贾汪氏,再易主为吴用光。乾隆以后,该园逐渐败落。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代名人胡恩燮辞官归里,购下西园故址,光绪初年构筑愚园,建有清远堂、春晖堂、水石居、无隐精舍、分荫轩、松颜馆、青山伴读之楼、觅句廊、依琴拜石之斋、镜里芙蓉、寄安、城市山林、集韵轩、延青阁、容安小舍、秋水蒹葭馆、栖云阁、春睡轩、柳岸波光、课耕草堂、啸台、养俟山庄、在水一方、漱玉、小沧浪、竹坞、小山佳处、岸窝、憩亭、牧亭、西圃、梅崦、愚湖、鹿坪、界花桥、渡鹤桥等三十六景,是为该园的鼎盛时期,号称“南京狮子林”。 在世人看来,胡恩燮官至知府正是仕途得意的时候,今后还有升官晋爵的机会,但是他却辞官归里,可谓“愚”得很。而胡恩燮为了标榜自己清高,故意“自以为愚,更其名为愚园”,实际上,胡恩燮是寓意“大智若愚”的含义,此后,民间俗称胡家花园。 辛亥革命后,愚园被张勋辫子兵所据,三次革命时毁于战火。其后虽有修复,抗战期间再次被毁,现仅存原水池和部分遗迹。 花园特色胡家花园巧妙地动用了借景的手法,在园外,近借凤台山,远借钟山,使有限的空间得以无限延伸;在园内,景点构筑用传统的对景手法,使各景点能相互渗透和借取,增加了双方的风景艺术价值。 在水体处理上藏引得法,动用了藏源、引流、集散、延伸等手法,让水面有流有滞、有隐有显,使水体活跃于园中,构成多变的水景空间,生发无穷之意。愚园“巧于因借、因地制宜、精在体宜”的设计原则,堆山理水的处理手法,植物造景的运用等等,很多地方是值得今人借鉴和取法的;对研究南京的园林史也有较大的价值,确是江南古典园林艺术中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复建保护“胡家花园”在晚清金陵私家园林中最为著名,以前整片整片的林子,有假山,有池塘,还有小船。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假山没了,池塘也填平了建房子,慢慢地,园林也就没有了园林的样子,开始变成居民的住宅地。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重建“胡家花园”的呼声很高。秦淮区也启动了胡家花园保护与建设工程,按照初步拟订的《胡家花园规划设计方案》,胡家花园保护与建设工程占地5.64公顷,建设内容包括前期拆迁、建筑保护及景观建设等。在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愚湖的基础上,将按照当初的私家园林格局进行复建。 秦淮区建设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复建“家花园不是单纯地恢复建设古典园林、修缮传统民居,而是力争打造一个文化景观群,与整个秦淮风光带融为一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