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昌平 |
释义 | 胡昌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枝江人。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创新基地项目负责人,为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1999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基本信息姓名: 胡昌平 出生:1946年 籍贯:湖北枝江 任教专业:管理学-图书档案学类 在职情况:在 性别:男 所在院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简介胡昌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生,湖北枝江人。1995-2005年,先后任武汉大学原图书情报学院副院长、原传播与信息学院副院长,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创新基地项目负责人,兼任中国信息协会经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评审组成员,《情报科学》、《情报杂志》等学术期刊编委,湘潭大学、上海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为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1999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工作经历1981年以来,胡昌平教授从事情报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情报学专业和相关领域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18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专著《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信息管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管理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信息服务管理》(科学出版社,2003)、《信息社会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和《情报控制论基础》(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被同行专家、学者誉为我国该领域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他所提出的“以信息需求与利用为导向的信息管理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新的学科理论取向,其研究在多方面得到应用。1992-1994年,他受中国信息协会经贸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教育委员会委托,主编的《中国企业信息工作丛书》正式出版,为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85年以来,他完成了由原国家教委和教育部审批的3部本科生教材和1部研究生教学用书的编著,其教材被全国高等院校本学科专业广泛采用。 科研项目胡昌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和其他省部(委)项目成果以及论著获奖多项,如: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5年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年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在对外学术交往中,他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曾应邀赴美国肯特州大学等作学术访问、合作研究,曾参与英、美两所大学的研究生指导工作。他的许多研究论文被国际性文摘期刊摘录,其研究成果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代表性著作《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信息管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管理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信息服务管理》(科学出版社,2003)、《信息社会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和《情报控制论基础》(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代表性论文[1]基于知识信息组织与服务的信息管理技术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事业战略分析(3).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 [2]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国民经济协同的战略思考.图书馆建设.2005(5) [3]数字图书馆及其业务拓展战略-----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事业战略分析(4).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5) [4]图书情报组织创新战略-----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事业战略分析(5).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6) [5]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组织变革.图书馆论坛.2005(6) 主要论著[1] 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修订版).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 现代信息管理机制研究.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 信息服务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The Enhancement and Expans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Graduate Degrees Courses in the Digital Age, Proceeding of 2000 sino-United States Symposium and Workshop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Washington, D.C.USA [5] 我国国家创新中的图书情报组织战略.图书馆论坛.2003(6) [6] 我国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图书情报事业的社会化组织战略分析.《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文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2 [7] 解决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安全问题的TOR模式.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8] 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中知识信息服务的推进.《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2 [9] 国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系统化实施. 情报杂志.2003(1) [10] 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配置. 情报杂志.2003(3) [11]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分析.《首届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 [12] 论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开发的集成模式. 《首届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 [13] 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建设中的规范管理模式. 《首届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 [14] 我国国家创新中的图书情报组织战略.图书馆论坛.2003(6) [15] 图书情报事业战略目标的选择与定位.情报科学.2004(12) [16]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组织目标、原则与规范.图书馆论坛.2004(6) [17]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模型—----论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图书馆杂志.2005(7) [18] 论面向流程的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情报科学.2005(1) [19] 信息集成服务回顾与展望.图书馆论坛.2005(1) [20] 图书情报事业的社会化发展战略------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事业战略分析(1).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1) [21] 面向用户的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建设战略-----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事业战略分析(2).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2) [22] 基于知识信息组织与服务的信息管理技术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事业战略分析(3).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4) [23] 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国民经济协同的战略思考.图书馆建设.2005(5) [24] 数字图书馆及其业务拓展战略-----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事业战略分析(4).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5) [25] 图书情报组织创新战略-----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图书情报事业战略分析(5).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6) [26]论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组织变革.图书馆论坛.2005(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