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安良 |
释义 | 胡安良,男,汉族,1934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修辞学会理事、西北修辞学会会长、青海省语言学会会长、青海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任等职。早年师承王力、岑麟祥、商承祚等语言文字大师。 1953年在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就读,后随王力先生北上。 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8年来青海民族学院工作至今。 胡教授在语言教学与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威望。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胡教授是青海省最早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家之一,曾培养数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硕士研究生,其学生均成为省内外语言学界、出版界、文化界的科研骨干。相继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词语漫笔》、《老庄衍论》、《老庄语冰录》、《言语的内察与外观》等8部专著。其中《现代汉语》(与黄伯荣、廖序东合著)一书获国家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二等奖。 现在,胡教授仍然在培养研究生。 1953年胡安良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一年后,中山大学语言学系被调整到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胡先生师承王力、岑麒祥、商承祚等语言文字大师系统学习语言学及其相关知识,加之当时处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北大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向科学进军,旨在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195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北大毕业。第二年,适逢青海民族学院在北大招兵买马,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他毅然应招,在青海高原扎下根来,一干就是半个世纪,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了青海的民族教育事业,成了地地道道的青海人。 秉承师德,传道树人。胡安良教授作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高足,秉承了老师的道德、学识与睿智,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在青海民族学院原中文系的三尺讲台上,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法修辞》、《古汉语语法与古书读校》、《文言虚词研究》、《老庄语言研究》、《庄子研究》、《先秦哲学文选》、《国学概要》等课程,为不计其数的各民族学子传道、授业、解惑,把知识的甘霖播撒在学子们的心田,可谓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谈到胡教授的教学方法,大家都会说听他的课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他讲课能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善于把枯燥乏味的语言学理论变得那么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且不管讲授那门课,都与现实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庄子》是胡安良教授的偏爱,他研究《庄子》, 讲授《庄子》,课堂上,学生们不但能接受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而且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语言艺术,更能够学到做人的道理。能讲《庄子》的人,不自觉会习染道家的风气,胡教授自然也不例外,他崇尚庄子的幽默,畅谈《齐物论》,力推《养生主》,尽情《逍遥游》,以至于在每堂课中达到《至乐》的境界。诚如他的弟子在报纸上发出的感言那样,“胡教授讲课,从表情到用语,无不充满生机与乐趣。一会儿,弯弯曲曲到似乎不相干的东西上去,一会儿,又顺利地回到话题的主流上来,收放自如。”半个世纪的育人生涯, 胡安良教授培养了一批又批各民族的建设人才。上个世纪 80 年代,作为首席导师,他还培养了一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如今 , 这些学生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业务骨干。 教研相生, 著述颇丰。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探讨和研究。于是,他以其博古通今、吐古纳新的学者风范,在语言学以及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跨学科领域里上下求索,不遗余力,将50余篇论文、数部力作奉献给了社会。 1969年,他的《词语漫笔》一书问世了。徐州师大廖序东教授称赞“……开头两篇论修辞的文章,以修辞的手法写修辞的文章,读后感到很有兴味,写语言学论文要达到这种境界是很难的。” 1978年,他参加全国高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的编写工作,该教材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对他参编的内容,该书主编黄伯荣、徐州师大廖序东教授给予高度评价:安良同志研究修辞学对词语的锤炼颇为重视,观其“词语的锤炼”一节,讲寓繁于简,寓静于动,寓抽象于具体等锤炼词语的方法,用例典型,论述精要,当为汉语修辞研究者所重视。中山大学陈必恒教授也表示“修辞部分,写得很好,特别是词语的锤炼这一节……” 1989年,《老庄衍论》面世了。他以语言、哲学、美学、文学方面的深厚功底和长期研究老庄积累的经验,对老庄的哲学思想、语言观点、修辞特点、思维方式、审美意识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著名语言学家、山东大学教授殷焕先先生为之所作的序言中认为:“胡君安良于语言文字之学有很深的素养,于哲学、文学、美学有很深的素养。他于老庄是深知其道、深知其用、深知其时、其地、其人,因而是深知其言的。难得的是,他对老庄的所以为如是之辞、所以为如是之达,做了细致的剖析,昭示于吾人之前。这是值得特别称道的。可以说,胡君这部《老庄衍论》在语言研究上是作出了卓越贡献的。” 2005年,他把又一力作《老庄语冰录》奉献给了社会,学者们称该作“从整体、语言构成要素及运用、综合三个层面探究老庄的语言观及风格,为老庄的语言观及风格研究提供了比较充实的基础。炼语锤词,别出心裁,咬文嚼字,吟咏把玩。始终贯穿着高扬人的主体性原则,将老庄文化与某些现代科学相通之处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在语言文字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2007年,他推出又一语言学力作《言语的内察与外观》。含解字、炼字、文采、语用、疵病、序跋、幽默七个部分,最能代表他近年来的语言观。书中 , 胡教授从我国语言特点出发,多角度、全方位深入分析语言现象,提出了新的问题,得出了新的见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逾古稀的胡安良教授 ,依然担任着文学院语言学硕士点的首席导师,带着一批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辛勤教导,敦促后学,期待薪火相传,推动语言学蓬勃发展,他认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他晚年的又一乐事。至今,他虽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但是依然焚膏继晷,孜孜不倦,立志攀登新的学术高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