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
释义 | 保护区概况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山西省人民政府2007年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广灵县东南部,总面积11234h㎡,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濒危动植物(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大鸨、金钱豹等以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等)和壶流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 在山西广灵壶流河流域各种湿地类型广泛分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壶流河流域湿地的核心部分——广灵水神堂湿地已列入《山西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所附的主要湿地名录。建立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山西广灵壶流河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壶流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避免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促进壶流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自然地理条件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广灵县境内,39°38′6″~39°46 ′16″N,114°14′39″~114°24′57″E。保护区由西向东倾斜,南高北低。南部为月明山,海拔940-1888 m。中部为月明山形成的大小不等的山前洪积扇。北部由月明山洪积扇的扇形地带和壶流河冲积形成的河漫滩组成。 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8℃,1月平均气温-11.3℃,7月平均气温22℃。≥10℃的年积温3 026℃。年均降水量381.6 mm。无霜期平均120 d。 壶流河属桑干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浑源与广灵交界的石人山,在广灵境内长度66 km。支流包括发源于恒山山脉的长江峪河、沙泉峪和直峪河。除壶流河水神堂有地下泉水天然补给外,其余支流皆为季节性河流。该区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土壤类型包括褐土(分布在南部月明山)、栗褐土、栗钙土、草甸土(壶流河湿地)。因气候、地形、海拔、坡向和植被的差异,土壤垂直分布较为明显,从壶流河河漫滩到月明山依此为:草甸土、栗钙土、栗褐土和褐土。 动物资源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广泛分布着各种湿地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下河湾水库和枕头河水库等湿地由于具有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Ciconia nigra)的理想觅食场所,而壶流河南部月明山的悬崖峭壁为黑鹳营巢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黑鹳在山西主要的繁殖地之一。 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有陆栖野生动物22目51科174种,其中两栖类1目2科3种,占种类总数1.7%;爬行类2目4科9种,占种类总数5.2%;鸟类14目34科133种,占种类总数76.4%;兽类5目11科29种,占种类总数16.7%。 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栖息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种群为山西省最大的种群。此外,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还有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大鸨(Otis tarda)和金钱豹(Panthera pardus)。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Cygnus cygnus)、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苍鹰(Accipitergentilis)、雀鹰(A.nisus)、松雀鹰(A.virgatus)、大焉(Buteo hemilasius)、白尾鹞(Circus cyaneus)、白头鹞(C.aerugino-sus)、猎隼(Falco cherrug)、游隼(A.peregrinus)、燕隼(F.subbuteo)、红脚隼(F.vespertinus)、红隼(F.tin—nunculus)、纵纹腹小鸦(Athene noctua)、短耳鹗(A.flammeus)等15种。山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苍鹭(Ardea cinerea)、金眶铸(Charadrius dubius)、普通夜鹰(Caprimulgus indicus)、蓝翡翠(Halcyon pileata)、黑枕黄鹏(Oriolus chinensis)等5种。 按照《中国动物地理》关于动物区划的结果,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古北界,东北亚界,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冀晋陕北部省。从动物区系组成上看,主要是古北界的物种,鸟类中有部分东洋界的物种,这与该区域存在一定面积的湿地,作为鸟类迁徙的驿站是有密切联系的。 植物资源概述由于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貌类型多样,土壤类型丰富,特别是在壶流河流域具有良好的水文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各种植物资源,尤其以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相应的植被类型发育良好。 国家保护植物野大豆(Glycine soja)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栽培大豆的祖先,具有许多优良的品质,如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抗人类干扰能力较强,是培育大豆新品种的良好种质资源。野大豆在壶流河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广泛分布,特别是在水神堂附近的局部地段,野大豆成为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形成面积较大的优势群落。 植物区系组成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种子植物共有745种,隶属于354属79科,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4种,被子植物67科352属741种(双子叶植物65科289属626种,单子叶植物12科63属115种)。 含5属以上的科共有18个,占总科数的22.8%,属数高达256属,占总属数的72.3%,在该区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如菊科(46属,下同),禾本科(33),豆科(21),蔷薇科(20),唇形科(16),十字花科(16),伞形科(16),毛茛科(12),石竹科(10),紫草科(10),藜科(10),虎耳草科(9),百合科(7),莎草科(7)等。含5属以下的科61个,占总科数的77.2%,仅占总属数的27.7%,在植物区系中居于次要地位。 含种数较多的科有菊科(93种,下同),蔷薇科(67),豆科(63),禾本科(58),毛茛科(42),唇形科(27),十字花科(24),伞形科(22),石竹科(22),藜科(21),蓼科(17),虎耳草科(14),紫草科(14),玄参科(13),百合科(13),堇菜科(12),报春花科(10),龙胆科(10),忍冬科(10),等共19科,仅占总科数的24.1%,但其种数高达552种,占总种数的74.1%,在广灵种子植物区系中占主导地位。而含10种以下的科60个,占总科数的75.9%,仅占总种数的25.9%,在植物区系中居于从属地位。 含5种以上的属有28个,占总属数的7.9%,共218种,占总种数的29.3%,如蒿属(Artemisia)、蓼属(Polygonum)、铁线莲属(Clematis)、委陵菜属(Potentilla)、唐松草属(Thalictrum)、堇菜属(Viola)等。其余326属,占总属数的92.1%,共527种,占总种数的70.7%。 按照王荷生关于华北植物地理分区的结果。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山地植物亚地区,北太行-恒山植物小区。植物区系属的组成中主要以温带成分为主,种的区系组成以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如黄刺玫(Rosa xanthina)等,世界广布种(主要是水生和湿生植物,如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小香蒲(T.minima)、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蔗草(Scirpus.triqueter)等)也占有一定优势。 主要植被类型按照《中国植被》关于植被区划的结果,壶流河流湿地自然保护区属于温带草原区域,东部草原亚区域,温带草原地带,温带南部草原亚地带,黄土高原中东部草原区.地带性植被是草原植被。 由于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气候条件较好,地貌类型较为复杂,有利于各种植被类型的发育,植被类型较为丰富。 在南部月明山有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樟子松(人工)(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分布,在月明山的阴坡则有沙棘(Hippophac rhamnoides)灌丛、黄刺玫(Rosa xanthina)灌丛、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灌丛、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丛等,而在阳坡主要有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草原、茭蒿(Artemisia giraldii)草原、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草原、本氏针茅(Stipa bungeana)草原、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草原等地带性植被类型分布。在撂荒地上则有赖草(Leymus secalinus)草原、碱茅草原(Puccinellia distans)等分布。 在下河湾水库及附近区域主要以湿地植被类型为主,包括柽柳(Tamarix chinensis)灌丛、野大豆(Gly-cine soja)群落、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群落、小香蒲(Typha minima)群落、芦苇(Phragmites tom-munis)群落、蔗草(Scirpustriqueter)群落、牛毛毡(Eleocharis yokoscensis)群落、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e)群落、旋复花(Inula japonica)群落等。 在月明山洪积扇主要有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灌丛、本氏针茅草原、铁杆蒿草原、茭蒿草原、野艾蒿草原、冷蒿草原分布。 栽培植被包括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人工)林、新疆杨(Populusalba var.pyramidalis)(人工)林及农田植被等。 存在问题壶流河流域的湿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导致壶流河流域湿地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包括功能退化、面积缩小、人为活动干扰加剧等,已经影响了湿地正常生态功能的发挥。主要问题包括:(1)在壶流河湿地采沙的现象愈演愈烈,处处可见机械采沙的场景,对湿地的破坏极大,使得以狭叶香蒲和小香蒲为代表的湿地植被片段化日趋严重。(2)有关企业和城市居民的污水直接排放,对壶流河湿地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危害。(3)在黑鹳等濒危鸟类觅食和繁殖季节,人类生产活动干扰较大,不利于这些鸟类的生存和繁殖。因此,对壶流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区域和不同的保护对象,应采取针对性的科学管理措施,遏止湿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