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基本解释

基本信息

忽#hū

注音:ㄏㄨ 部首:心,部外笔画:4,总笔画:8笔顺编号:35334544四角号码:27332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FFD五笔86&98:QRNU仓颉:PHP郑码:RYOW

基本字义

【释义】 ①不重视;不注意:忽略|忽视|疏忽。②突然:忽然|忽而|忽快忽慢|忽明忽暗。

【忽略】 #hūlüè 没有注意到;疏忽。

〖例句〗小明看书看得那么认真,仿佛忽略了周围世界的存在。

【忽然】 #hūrán 多用在表示行为动作的词语前面,表示意外或突然。

〖例句〗刚才还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忽然狂风大作,下起雨来。

【忽视】 #hūshì 不注意;不重视。

〖例句〗有些厂家,只顾牟取暴利,忽视食品卫生,遭到了卫生主管部门的查处。

详细释义

忽 <动>

(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同本义

忽,忘也。――《说文》

忽,轻也。――《广雅·释诂三》

奈何而忽。――《汉书·食货志》

忽于小过。――《汉书·王嘉传》

忽于道德。――《汉书·东平思王宇传》

不可忽也。――《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疏忽;忽忘(忘记);忽易(忽略,忽视);忽睨(傲视);忽怠(轻慢);忽慢(轻慢);忽薄(轻视)

好像

词形变化

忽 〈副〉

忽然;突然

忽逢桃花林。――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路转溪头忽见。――宋·辛弃疾《西江月》

忽hū

⒈不重视,不注意:莫~视。勿~略。别疏~。

⒉突然,很快:~然。~高~低。~冷~热。~已数十年。

⒊计量单位名称:十~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忽 hū

〈形〉

(1) 急速 [swiftly]

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忽反顾以游目兮。——《楚辞·离骚》

(2) 又如:忽眨(眼睛不停地开闭);忽焉(快速的样子);忽溜(转动的样子);忽腾腾(快迅奔腾的样子);忽骤(犹急速)

(3) 渺茫;辽远;恍忽 [dim;remote]

忽乎吾将行兮。——《楚辞·屈原·涉江》

忽 hū

〈名〉

(1) 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hu]

(2) 姓

常用词组

忽地 hūde

[suddenly] 忽然;突然

灯忽地灭了

忽而 hū’ér

(1) [now…,now…]

(2) 变化迅速,出乎意料

昨天还很热,今天忽而冷起来了

(3) 不断交替出现

早晨天上的云霞彩色幻变,忽而红,忽而白,忽而橙或紫

忽忽 hūhū

(1) [frustratedly;absent-minded]∶失意貌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2) [time,pass in a flash]∶时间快速飞逝的样子

离开杭州,忽忽又是一年

忽略 hūlüè

[neglect;overlook] 疏忽,不在意;没注意到

一些很有意义的论点被忽略了

忽然 hūrán

[suddenly]∶突然地,动作、行为的发生或情况的变化来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抚尺一下。——《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天气忽然冷了起来

忽闪 hūshǎn

[glitter] 光亮闪烁的样子

曳光弹忽闪着掠过天空

忽闪 hūshǎn

[gleam;glisten;glitter] 闪烁;闪亮

除了远星的忽闪,就是漆黑一团

忽哨 hūshào

[whistle] 即唿哨。撮口作声或把手指放在嘴里用力吹响

齐声打了一个忽哨

忽视 hūshì

[neglect;ignore;pay no regard to;fail to recognize] 不重视

忽视了学生们的真正需要

忽微 hūwēi

[trifle;minor matter;petty thing;minimal;minuscule] 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十的百万分之一

祸患常积于忽微。——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忽隐忽现 hūyǐn-hūxiàn

[flicker;suddenly it appeared and disappeared] [将灭的灯火的]最后的闪烁,时而消失时而出现

影子在墙上忽隐忽现

忽悠 hūyōu

[flicker]〈方〉∶晃悠

不怕秋千忽悠你就玩吧

方言集汇

粤语:fat1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t7 [客英字典] fut7 [沙头角腔] fut7 [梅县腔] fut7 [东莞腔] fut7 [客语拼音字汇] fud5 [陆丰腔] fut7 [台湾四县腔] fut7 [宝安腔] fut7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忽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呼骨切,音笏。《说文》忘也。忽忽不省事也。《晏子春秋·齐役者歌》忽忽矣,若之何。 又《广韵》倏忽也。《尔雅·释诂》尽也。《注》忽然尽貌。《左传·文五年》臯陶庭坚,不祀忽诸。 又灭也。《诗·大雅》是绝是忽。《传》忽,灭也。 又《集韵》轻也。一蚕为一忽,十忽为一丝。《刘德曰》忽,蜘蛛网也。 又慢忽也。《後汉·崔駰传》公爱班固而忽崔駰。 又忽荒,空无著也。《贾谊·服赋》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又姓。明有忽忠,忽明。 又通作曶。《前汉·扬雄传》时人皆曶之。《注》与忽同。又仲忽,人名。《前汉·古今人表》作中曶。 亦通作笏。《仪礼·士丧礼》竹笏。《注》今文笏作忽。 亦通作芴。《荀子·正名篇》芴然而粗。《注》与忽同。无根本貌。 又叶火一切,音翕。《前汉·班固叙传》元元本,木数始於一,产气黄锺,造计杪忽。 又叶许月切,音血。《陆机·云赋》盈八紘以馀愤,虽弥天其未泄。岂假期于迁晷,迈崇朝而倏忽。 《说文》从心勿声。《长笺》亦书作𢗘。◎按今字,皆从小篆出,止可依《说文》疏解,如忽字,借义通义甚多,而精蕰正譌必援古文大篆,以折今文,则众义皆可废矣。说今文之字,惟从今文,驳正经史借用处,则字义已明,不必过为迂论臆断也。凡诸部字,不多引精蕰正譌辨驳者,俱仿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