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
释义 |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属副黏病毒科肺炎属,1956年Morris从一只有感冒症状的实验动物黑猩猩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第一株RSV。1957年Chanock先后从Baltimore市2例分别患肺炎和有喘息症状患儿的咽拭子中分离到。因其在组织培养中能形成特殊的细胞融合病变而得名。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特别是2~6个月小婴儿RSV感染后常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通常在冬、春季节流行。在世界不同地区每年因RSV感染而需住院治疗的患儿为1‰~5‰,住院病人病死率为1‰~3‰。 RVS感染的发病机制至今已鉴定RSV有2个主要血清型和9个亚型,常常通过托儿机构、家庭和其他公共场所造成传播,亦是引起住院小儿医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研究证明,病毒传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污染的手指直接将病毒接种到鼻黏膜和眼黏膜也是引起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RSV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受累细胞损伤、炎症、体液和局部免疫反应及高反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临床特征感染的主要后果是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损,免疫反应和营养状况在疾病恢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液免疫和呼吸系统的局部免疫反应,包括产生RSV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主要系IgG、呼吸道局部分泌的IgA、IgE。针对RSV糖蛋白F和G的全身性中和抗体与防止再感染能力有关。不过,这种保护性仅对大约75%的病人有效。有学者认为,获得性母体抗体IgG并无保护作用,婴儿只有通过感染才能获得少量的呼吸道局部SIgA。在SIgA尚未出现之前,干扰素能抑制RSV的感染。但由于小婴儿血清中往往存在小量母体抗体,因此会影响到局部干扰素的产生,故RSV感染后形成的免疫机制中,呼吸道局部免疫是占主导地位的。感染在6个月以下婴儿较为严重,是因为免疫方面尚不成熟而造成的,也与呼吸道黏膜SIgA产生缓慢和不足有关。 诱发疾病大多数RSV感染的住院病人年龄在1~3个月,男女之比为1.44∶1。一般潜伏期在3~5天,开始出现鼻炎、咽炎症状,随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以及其他炎性物质积聚在细小支气管内,导致以咳嗽、喘鸣、发热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常呈急性病容,呼吸可达60~80次/min,有吸气性三凹征。严重时有梗阻性肺气肿,两肺布满喘鸣音,在喘憋稍缓解后可听到细小湿性啰音,喘憋时间过长,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可能是因为病人为特异性体质,感染促使宿主与变应原接触,常有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趋势。因此,气道高反应性在造成长期后遗症的宿主因素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如特异体质的病人多表现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在免疫缺陷、肺囊性纤维化的小婴儿可出现全身性感染。持续性呼吸道感染和明显的肺组织损害,这种病理过程已在成人骨髓移植的病人得到证实。不过,Kattas等研究也证实正常非特异性体质的患儿在婴幼儿期RSV感染的10年里亦有发生肺功能损害。 此外,RSV感染可引起一些肺外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炎、脊髓炎、运动失调、偏瘫)、心脏(心肌炎、复杂性传导阻滞)、皮肤(分布在躯干和面部的皮疹)受损表现。近年来还发现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的非典型的肺外表现,包括低温、窒息和败血症样综合征,这些表现与年龄有关,多发生在<1岁的小婴儿,尤其是早产儿。 实验室诊断确诊可分离病毒及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技术检查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免疫荧光快速诊断技术(IF)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均为近年来我国广泛采用的RSV快速检测的标准方法。其中IF由于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已被WHO推荐为快速诊断RSV的首选方法。采用直接呼吸道分泌物,最好是鼻咽部抽吸物进行IF快速诊断RSV抗原的方法具有敏感、快速、准确等优点(只需1.5h可出结果),比用血清学检查抗体(ELISA法)稳定、可靠、阳性率高,适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对临床表现疑为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或在RSV感染流行季节(11月~次年 4月)的呼吸道感染小儿,宜做此项检查,以便做出早期诊断。可作快速诊断。 RSV感染的治疗既往对RSV感染缺乏特异性病因治疗,治疗以支持和对症疗法为主,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菌药治疗。预防同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近年来应用三氮唑核苷特异性抗病毒、免疫球蛋白治疗等,常能达到早期病因治疗的目的。 三氮唑核苷(ribavirin,又名病毒唑)是目前治疗RSV感染唯一有效的化学药物。动物实验结果发现,若以气雾形式给予适当的剂量,可使肺和鼻中的RSV滴度减少,药物能直接到达细小支气管,而其他方式给药则很难获得治疗浓度。通常将浓度为20mg/ml的三氮唑核苷装入一能够持续产生均匀薄雾的气雾发生器中,通过帐状物或氧面罩每天持续给药12~18h,一般3~5天。在治疗48~72h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即可明显改善,SaO2增高,排毒量减少,排毒时间缩短。最近有学者采用60mg/ml的大剂量疗法,每次吸入2h,每天3次共6h,连续4天,经此法治疗,症状迅速改善,呼吸道分泌物中RSV滴度减少98%。同时,该药气雾治疗能减少机械通气、供氧和需监护的时间,并能显著地降低具有高危指征患儿RSV感染的病死率。高危指征患儿指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高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他慢性肺疾病、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以及早产儿中孕周<37周者和患有其他严重疾患的幼儿等。 最近研究指出,该药的抗病毒机制除能抑制磷酸肌苷脱氢酶外,还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RSV 聚合酶结合于病毒基因组中,导致病毒基因出现致命的基因突变,直接产生抗病毒效应。对患严重RSV 感染但以前健康的49例患儿行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24例)在早期应用病毒唑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作,降低反应性气道疾病的严重性,降低住院率。现专家建议患严重RSV感染或具有高危因素的RSV感染患儿应考虑使用该药。 被动免疫治疗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动物实验也证实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的RSV感染小鼠呼吸道喘憋症状较轻,鼻腔分泌物排毒量减少,排毒时间亦缩短,上述事实为临床使用被动免疫疗法治疗RSV感染提供了依据。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一般能得到显著疗效,治疗后复查免疫功能均明显增强,提示其治疗效应可能是丙种球蛋白具有免疫调整作用,使低于正常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的结果。常用剂量:免疫球蛋白每次1.5~2.0g/kg,单次静脉滴注[14]。对严重RSV感染小儿有学者提出可将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与病毒唑联用[15]。 静脉用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RSV-IGIV) 是一种含高浓度的特异性抗RSV保护性中和抗体。研究证明在RSV流行季节,每月静脉注射1次 RSV 免疫球蛋白,每次750mg/kg,可明显降低 RSV感染率及早产儿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儿的住院率但不能缩短住院时间及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亦不能减少机械通气的使用,只用于高危儿预防[16]。此外有学者给感染RSV棉鼠的肺内直接滴入含高滴度RSV中和抗体的人IgG,以及气雾吸入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局部免疫法具有给药迅速、疗效显著的优点,近年来被许多学者所提倡。 RSV单克隆抗体-Palivizumab作为第1个用于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于1998年1月开始临床应用,并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它是一种人类单克隆IgG抗体,特异性抑制RSV的F蛋白A抗原位点上的抗原决定簇。它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并直接中和病毒而发挥作用。体外研究表明,Palivizumab其抗病毒活性比RSV免疫球蛋白高20~30倍。用法:每月肌注1次,每次15mg/kg,在RSV感染开始的季节提前应用则效果更佳。其预计半衰期大约是24天。IgA单克隆抗体HNK220抑制RSV的F糖蛋白,动物实验证实有明显抗病毒作用,临床研究亦取得一定进展,它与IgG型抗体相比HNK220更接近呼吸道自然产生的抗体形式,较少参与炎症过程,因此疗效更好,基本无副作用,研制成功后取代IgG型单克隆抗体防治RSV感染. 诊断方法需与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阻塞细菌性肺部感染相鉴别 白细胞计数一般为(5~15)×109/L多数<10×109/L,中性粒细胞多<70%鼻咽部分泌物可培养分离出病毒成人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抗体的滴度升高可确诊 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 预防方法呼吸道排出物应严格消毒母乳哺育可增加抗体应鼓励哺母乳接种减毒活疫苗95%儿童可产生中和抗体在鼻分泌物中亦可测出抗体近年新研制的温度敏感(ts)裂变株作气雾法接种可对具有抗体的儿童及成人防护效果好但对血清抗体阴性的幼儿无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