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 |
释义 | 《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 一书是中外作者合作研究的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原创作品。本书对产生并兴盛于法国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研究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本有价值的参考读物。 版权信息书 名: 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 作 者:冯俊等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3 ISBN: 9787100037365 开本: 16 定价: 50.00 元 内容简介“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吉尔·德勒兹、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和让·波德里亚等人把北美关于后现代文化形式的讨论上升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和更具综合性的哲学高度,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 本书仅从法国的几位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思想本身入手,从学理上弄清楚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思想来源、主要学说,使读者对于到底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后现代主义哲学大师们到底说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以避免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人云亦云、泡沫式刻意炒作的倾向。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导言;第一编,后现代主义哲学通论;第二编,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第三编,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 作者简介冯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欧盟学会副会长。1994-1995年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个人专著有《笛卡尔第一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论》、《笛卡尔》等;合著有《西方哲学史新编》、《西方哲学问题研究》、《当代外国伦理思想研究》、《西方哲学史》等;有学术论文数十篇、译著多部。 目录导言: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 “后现代”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 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哲学 第一编后现代主义哲学通论 总论:后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 第一章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争论的维度 一现代性的意义 二从17世纪到20世纪的“现代”哲学 三胡塞尔与后现代主义之间风格的对比:传统的问题 四后现代主义:家庭画像 五结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回顾 第二章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和风格 一导论:维特根斯坦论家族相似 二解开现代概念的死结 三五种后现代概念化风格 第三章技术、道德和后现代 一引言 二科学和技术:现代叙事 三海德格尔对科学技术过渡性的反叙事 四关于科学技术的三种后现代叙事 第四章后现代女性主义 一引言 二桑德拉·哈丁与“女性主义中的科学问题” 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分岐 四法国女性主义的后结构主义 五后现代女性主义者 结束语:为“将要做的”书写规则 第二编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第五章乔治·巴塔耶对语言的批判和对生死的探索 一语言批判、创作与生命的超越 二神秘的内心经验与主体性 三语言和死亡的神秘性 四性和情欲与生死奥秘 第六章勒维纳斯论无限性和他者 一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 二他者的面孔:总体性和无限性 第七章布尔迪厄的象征性实践和权力运作 一象征性实践的决定性意义 二“习性”的象征性:“交响乐式表演”的运作模式 三行动场域中的权力运作 四作为象征性权力的语言及其交换活动 第三编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 第八章德里达的“延异”和“解构” 第九章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权力系谱学 第十章德勒兹的“欲望的生产” 第十一章利奥塔论“后现代状况” 第十二章让·波德里亚论“拟象”和消费社会 参考书目 后记 附:作者简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