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儒学 |
释义 | 后儒学 目录 后儒学概念 前儒学与后儒学国学之异同 后儒学的产生背景 《后儒学》主要内容 即苍山牧云思想 后儒学概念 与前儒学相对,它以1911年末代皇帝溥仪走出皇宫即封建社会解体为标志。作为为封建制度量身打造的正统与思想服务模式,前儒学又分为旧儒学和新儒学,旧儒学是指宋代以前以孔孟为主体的儒学,新儒学是指宋代以后以程朱理学为主体的儒学。这种断代最初见于苍山牧云《后儒论》一文,后儒学致力于儒学在现代社会的运用与研究。 南昌新儒家学者兰亭逸士(钟阳)提出,苍山牧云后儒学,可谓皖系后儒学,并吸苍山牧云后儒学之长,根据自身儒学研究之进路,创立赣系后儒学。 前儒学与后儒学国学之异同: 一、时间断代上不同: 前儒学指1911年以前的儒学,后儒学指1911年以后的产生的儒学。它以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走出紫禁城,封建宗法制度胎衣脱落为标志。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明输入中国,中西方文明碰撞交融为后儒学萌芽提供了土壤。它包括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口号;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托古改制”的社会改良思想;以及以孙文为代表倡导恢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儒家道德,作为复兴民族的理论基础等。而后儒学正真的诞生从梁漱溟、熊十力等开宗明义扛起所谓“新儒学”大旗始,实质其概念由苍山牧云于21世纪初第一次提出来。 二、依附对象上不同: 前儒学依附的基础是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宗法制度(封建制度);后儒学的依附的对象是公民社会的自由人。 三、服务对象上不同: 前儒学以封建王朝地主为服务对象;后儒学市民社会的普通大众为服务对象。 四、社会目的上不同: 前儒学目的致力于“学优致仕,入仕做官”的仕途人生,其人才培养是对封建王朝统治阶层的拱卫;后儒学的目的是注重自身修养及幸福感的获得,从而培养社会人群的精神力量(即民间力量的培养)。 五、借助学习工具不同: 前儒学主要以1911年以前的儒学典籍为主,后儒学则主要1911年以后的删编或撰写的国学典籍为主。 后儒学的产生背景: 21世纪初,中国改革开放即将进入三十个年头,在社会取得一定经济成就的同时改革动力也越来越小,体制局限性和贫富差距成为社会主要的矛盾。物质相对丰富和幸福感的下降,让人们普遍意思到信仰失却的恐慌,这时一种“国学救国”的思潮开始出现,很多学者纷纷出谋献策,国家以制定了“以德治国”的政策性纲领,并随即推出“八荣八耻”予以实践。 前、后儒学从1911年断代隔开,“后儒学”概念就源于苍山牧云《后儒论》一文。诚如他在《后儒学》导论中所言:“近代社会全球经济一体,文化交融;世界商化,互通为资,臧否皆以金钱论。……人心为金钱扭曲,天下溺实利,世风日坠。争食与子,争力与父屡见不鲜。”。“国人身上从旧中国传下来很多弊病还没有排清,又被注入“急利”的毒素,即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和人文建制所异化、所遮蔽,以致忘却、沦丧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真可谓到了“溺欲沉沦”、“礼崩乐坏”的程度。 苍山牧云从他大量反映民族焦虑情绪的“漂”系列作品延伸到国学领域,发现 “政治、经济皆不能救天下心苦,唯文化可存亡绝续”的道理!他删编百科,熔炼子集,注经释典。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心会孔孟,神交朱程。邀追先哲,奉近代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等硕儒为宗师。以道入儒,以儒游佛;以文致商,旁观政治。视诗词歌赋为小技,从徽学入手继而创立“后儒学”体系,把后儒学分为:“儒家经学、儒家理学,儒术、儒技四个部分加以研究,试图把儒学中的营养挤出来供后世人解渴、饮用,为物欲横流的世界重新找回淡泊的力量。 苍山牧云自称“是一个儒学为‘志业’的人”。他用长达十年的时间研究“人为什么活着”,并终于在后儒学的建设中找到答案。当代学者陶道恕称他 “承梁(梁漱溟)熊(熊十力)之道统,开后儒之新风”。 《后儒学》主要内容 即苍山牧云思想: “后儒学“把传统儒学(即前儒学)从政治制度层面和宗教化倾向下剥离出来,以“新内圣,外平等” 为儒学发展的主要取向,这里所谓的“内圣”之学,主要是继承传统儒学而又有创新的关于指导人生修养、提高精神生活、发扬道德价值、协调群己权界、整合天(自然)人关系等学说。 《后儒学》作者苍山牧云安徽蚌埠人,当代儒生,后儒学之奠基人。其思想纵横辽远,宏博深邃,究其根底,唯“美”无他。故其学,也称之为尚美之学。从构字上解释说,“美者,从羊而大。丰盈而嫩鲜,丰腴而未老,如女子成熟,男子壮年;物正丰茂,势盛有力”。 其美有三德,一曰美者尊本,即乐其所生,礼不忘本(这里的礼不是指孔子致力复立之周礼,而是他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出来的现实礼节。譬如他修订揖道、迎迓、延堂、升座、敬茶、问礼为尊师六礼;修订礼问、恩养、送终、守孝为行孝四礼等等。)。无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春花秋月俱有其美。推及人类,皆有其本性可遵循,从而因性造物。譬如木头因为密度疏松就不能用来作钉子,如果当钉子用不但成不了钉子反而还会破坏其木质;鱼在水里可以畅游致性,如果把它捞置岸上就会缺氧而死。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异于他人的禀赋,只有尊本淬性才可能最大限度的完成个体的自我实现。尊本之道即自然之道,其最高境界是“不贪生,不畏死”。这一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苍山牧云“以道致儒”思想形成基础之一端。 二曰美者克欲。克制欲念,守道处平。六欲(食欲、肉欲、情欲、权力欲、金钱欲,名誉欲)让人心荡神迷,如果不能格物(析物之理)审性(检审自身认识到自己的属性),一味追逐就会心性失据不守,成功的基础就会动摇以致丧失,人生也就一事无成了。因此要求人能克制不切合自己自身实际的、难以达到的欲望(譬如瘸子长跑,胖子爬树等)。据资倡学(依据每一人的天资禀赋不同,倡导适合他学习的课业与方向。经过小学阶段的粗糙积累,人的天资禀赋初中时期就会显现出来,譬如偏科。由于禀赋差异,对一些学生来说,有些科目费尽心力就是学不好。),因材施教,让人各赴其趣;因性择业,让人各奉其能,各安其司就是理想社会之秩序。平等互敬即是主流社会应该遵循之规则。 三曰君子之美。行仁义于天下者谓美。仁则中庸不偏,义则无亏于德。后儒学完美地继承并发扬了前儒学思想精髓,把中国儒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把“美”淬炼出来用于儒学并上升到一种道德范畴(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完成质的飞跃是苍山牧云的独创,他还把修美之法分为:格物、审性、克欲、守道、处平、惠己、益公、启世人八目,认为只要敦道而行谁都能到达“至美”的境界。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会长,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闵智亭院长称之“以道入儒,儒之新途”。著名诗人流沙河说他“堪经学之谬误,集理学之大成”。 当代学者钟树粱说他“学融天下,儒贯今古”。 王小波说“为信仰崩塌的现实竖起一座丰碑”。著有《儒源系考》、《后儒论》及《后儒学》三卷等。 苍山牧云以增进国民的道德素质,促进民族养成新的心理心态为己任,其“后儒学”密切结合时代的问题和精神,关注生活的幸福指数,把儒家学说中的现代意义充分阐发出来,使现代儒学从古老的儒学中萌生出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极大增益于当今社会公民的归宿感,幸福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广泛进入民众视野,成为市民社会每个公民的主流意识。 丹井儒学丹井儒学 兰亭逸士 第一章 总纲 诗赋乃国学之基础,儒学为民族之纲要。上古之民,中华崇乎神道。先秦之世,转辙于人本,催归于内心。遂有玄学引儒入道,朱学以道入儒也。陆王心学,继其势,引佛入儒,故熊子学脉弘大,岂偶然乎?心者,道德之源,万物之端,唯探其本,方成其用也。 夫近世以降,西学东渐,五四启新文化之运动,儒学遂以此为岭,冠前后以别之。 民国儒学,启乎漱溟、立乎十力、成乎友兰,备乎宗三。然熊子之说,承乎心学,遐播世界;冯子之说继于道学,略示其微耳。 于今后中轴时代,儒学之使命岂乎引道入儒耶?否! 易学者,中华文明之大系也。融天地人三重运数于一炉,统摄阴阳,盖天盖地。以大易俯瞰世界文明,中华为其中宫,故秉中和之思想。天竺为其坤宫,故倡精神之妙用;欧美为其乾宫,故崇物质之功用。然中宫寄于坤宫也,是故至上中正之道,诞于印度,盛于中华,此佛家之真如也。是故道家于义理之境,即为其下也。 继陆王之神髓,内则以佛入儒,外则引西合道,此后儒学之大要也。 徽系后儒之学,崇尚于美,南京传统也。肇乎方东美,引西入夏也;备乎潘承稷,以道济儒焉。承稷创后儒学于川,东西回互,与道之启创相合也。然为美之判断者,尚执于外,根本不得立定,此非道之非纯正内学焉,西美愈耳。且夫儒之美善岂统于形上。道之自然,以塑其美,非其形上蕴涵美也。“行仁义为美”,何以立焉。朱学者,赣学之歧出也,于宋用以至极,沿承以创后儒,乃时代之错位也。是故其雅论,略有亏失,余予扬弃也。 夫丹井儒学,赣派后儒学也,膺北京之传统,陆学之脉裔焉,远绍洪崖启乎儒道,近承显密修以圆融。寓粤而接京城藏密,合乾坤定位之浩运;赴庐而沐栖贤法雨,悟白鹿国学之神髓。立说于洪州圣域,内承赣学之宝脉,外合禅宗之广敷。于心以启用,于用而归心。归心则万法俱空,发用则随缘于物。纵横往返,自在自如。中华哲学,秉宇宙阴阳之大道,内立于心,则成用于外。是故唯引佛入儒,方接引西学也。此佛、西二学踵入中华之故也。 心者,非唯心之义也,乃心物合一之心。心与物,若酒与其味,非一而不离,以成其辩证之道也。心蕴三德:为本,持正,天人之心。后儒之道,秉心之德,在益民,在正民心,在止于圣心。知心而后能随,随而后能定;定而后能慧,慧而后能用,用而后能得,得而复归心。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终始复返,合乎大道。 夫欲道行于天下者,先格其物,而后明心。明心则修其身,修身则致其和,致和则益其公,益公而后惠己。于是乎,惠己而后启世,启世而后化物。以贵下贱,内圣外王。因果回互,心为其本。本固则枝荣,圣学备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