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林家村 |
释义 | 基本情况2005年,全村174户,524人,耕地面积1350亩。因最早来此居住户为林姓,故名林家。1982年,更名后林家。 经济状况本村大部分人以种植业为主,一部分以养殖业和小企业为主。1990年以来,发展新品种果树300亩,总产达300万斤,收入200万元。高效经济田500亩,收入约150万元,养鸡大户4户,收入12万元。预制件厂一处,石料加工厂3处,总收入50万元。2005年经济总收入210万元,人均所得4125元。 2005年,本村拥有固定电话110部,有线电视90户。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 社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发展社会文化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与村情相符的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凝聚群众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受封建小农经济的影响,村村居民的因循守旧、知足常乐、自由散漫、小富即满等心态根深蒂固,这种心态势必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后林家村在深入调研、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与本村的定位、战略目标和使命相适应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氛围,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引导培养先进、鲜明的群众思想文化,使之成为经济文化和城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从而形成了群众思想文化与经济文化、城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使科学的发展精神、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并被广大群众所认识、接受和实践,逐渐形成了攻坚破难、争创一流的林家村精神。 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该村本着营造外商投资的乐园,群众生活的沃土的环境建设理念,加强以机制文化和服务文化为主的软环境建设,提高人文文化含量,给当地群众以自豪感,对外地客商产生诱惑力。完善机制文化。后林家村坚持和发扬亲商、安商的传统,对外来投资企业实行零门槛进入,全方位服务,在全村叫响了只要外商进入,我们不吃不喝也要支持的口号,对行政审批、证照办理方面一路绿灯,提供包揽式服务。同时,做好现有企业的减负工作。对涉及企业的各种收费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和审核,该废止的坚决废止,对应当收取的费用,严格按标准执行,严禁超标或搭车收费。全村没有出现一名党员干部到企业吃拿卡要报的问题。深入开展行业作风整顿活动,积极组织村直部门和单位对本行业、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能,全力提供优质服务。为促进农村工作的更好开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村党委、政府规定,党员干部必须定期下基层,进农家门、听农家言、知农家情、化农家难,抓住群众所急、所怨、所缺、所盼的问题,办得民心、顺民意的事。建立了干部包村入户责任制,一般干部包村联户,主要领导干部包靠弱村、差村,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基层。深化服务文化。重点抓好服务方式的转变、服务领域的拓宽、服务监督的强化三个主要环节。服务方式,变先联后动为未联先动,变被动为主动,变自下而上投诉解决问题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服务领域,变生活服务为全方位、广角度服务,由生活领域扩展到生产、经济发展领域,由生产、经济发展领域扩展到群众思想政治领域,由解决具体人、具体事向解决局部、全局性的问题发展,真正服务到家,服务到位;服务监督,变政府监督为全社会监督。为民联动服务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只有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为切实搞好这项工作,让群众真正放心满意,该村出台了《为民服务联动联系会议制度》、《为民服务联动工程群众评议制度》两项督查协调制度。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方面强化教育引导。通过开展争做三个代表实践者活动和学习十六大精神,提高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组织电影站、广播站、文化站、计生服务站及各科技事业站所常年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农民送去大量的电影、电视、书刊、明白纸等,实行文艺、科技、法律、信息并举,寓教育于休闲娱乐之中,陶冶群众情操;大力弘扬正气,结合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实施,全面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对涌现出的好典型、先进人物进行通报表彰。对丑恶现象,进行公开曝光,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违法现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树立高尚的道德风尚。另一方面深化创建活动。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在全村开展了争创星级文明户和文明单位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群众在参与过程中,觉得这项活动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实实在在的事,特别是过去一些不思进取的户,通过参与创评,觉悟提高,办事积极,家庭文明。以十比十赛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村村创评活动,有效治理农村卫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使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有力地促进全村两个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