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出塞·我本良家子 |
释义 | 作品名称:后出塞·我本良家子 作品别名:后出塞五首 创作年代:盛唐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后出塞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作品注释⑴出师亦多门:这句可以理解为,为国出力本来有很多种渠道。 ⑵间道:这里指小路。“间”,会意字,古写作“闲”,“间”是后起字,金文从门从月,本义指门缝。 作品简析《晋书·乐志》载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李延年作,是一种以边塞战斗生活为题材的军歌。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后出塞》五首写的从唐玄宗开元(713-741)初年,到唐玄宗天宝(742-756)末年间几十年的历史纵向历史变迁,通过一个军人的一生反映出来。 此诗是《后出塞》的第五首,也是最后一首。写的是征者不堪连续二十年的穷兵黩武,偷偷开小差回到家乡,但由于多年的征战和民间疾苦得不到解决,故里已是空旷萧条。这个时候朝廷的拓边好战已使百姓士卒疲于奔命,连年征杀已无可忍受,以至于开小差的现象成为普遍且已被社会及文人同情和认可。 作者简介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