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侯姓
释义

侯姓,中国百家姓之一。一部分源于姬姓,一部分源于少数民族的改姓。最初主要聚集在河南山东,后分布全国各地。

中文名:侯

百家姓排名:230

历史名人:侯耀华,侯外庐

简介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侯姓排名77位。百家姓排名230位!历史上,侯氏的表现不俗。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57人,被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者121人。明代有宦官、航海家侯显,当时名望仅次于郑和;还有兵部侍郎侯恂,其子侯方域,明末与方以智等称“四公子”,后入清,能诗文,有才名,著有《庄悔堂文集》、 《四忆堂诗集》。明代孔尚任所作传奇剧本《桃花扇》,就是描写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清代有女文学家侯芝。近现代有化学家侯德榜,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宝璋,艺术家侯俊山,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侯宝林等人。

起源

侯姓,是一个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

出自姬姓。以爵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晋国哀侯及其弟弟侯皆被晋武公所杀,子孙逃奔他国,以原封爵位"侯"为氏。魏国侯嬴即为其后裔。

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云:夏后氏之裔,受封于侯国,子孙以为氏。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侯奴氏、侯伏氏,进入中原后皆改为汉字单姓"侯"氏。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所记载:“侯氏,出自仓颉之后。”仓颉,即苍颉,史书中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始者。相传他是今河南南乐县人。《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颉”。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今陕西白水县),简称为侯氏。

历史记载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其子孙逃难到其他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姓还有一支也出自姬姓,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从而又形成一支侯氏。侯氏中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姓氏所改。《通志·氏族略》所记,鲜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为复姓“侯莫陈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后,由于其后裔逐渐被汉族同化,于是将姓氏省略为单姓,将其改为侯氏。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始祖

侯姓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文王。第一支侯姓,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缗侯的后代逃亡去别的国家,就以侯为氏。当时,郑国有侯宜多、侯多羽,鲁国有侯叔下、侯妃,齐国有侯朝,魏国有侯嬴。而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晋缗侯被晋武公所杀,他的子孙后代逃往国外,以爵位“侯”为姓。据考证,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后裔,属正宗源流。故氏后人奉缗侯为侯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历史上侯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侯姓活跃于河南、山东、陕晋南部一带。秦汉时期,由于中原战争频繁,侯氏北迁河北、山西,西奔甘肃、宁夏。两晋南北朝时,中原扩增了鲜卑族的侯姓,内蒙古、辽宁地区侯姓随之增加。同时,西北地区的侯姓,越过秦岭进入四川、贵州、湖南、广东,中原和山东的侯姓南下安徽、江苏地区。到唐宋时期,侯姓已经出现在江西、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明朝永乐年间侯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侯姓大约有34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排在第五十位。侯姓第一大省是山西,约占全国侯姓总人口的3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湖南、陕西,这四省侯姓大约占侯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山东、四川,这两省的侯姓又集中了14%。全国形成了北部秦晋豫鲁、南方湘川两个侯姓人口聚集区带。

明朝时期,侯姓大约有2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七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侯姓人口增长为负值,净减少了8万。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侯姓是北方地区姓氏,自然受到了惨重的损失。陕西为侯姓第一大省,约占侯姓总人口的17.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山西、浙江,这三省侯姓大约占侯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东、河南、甘肃、江苏、河北,这五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3%。宋元明600余年,侯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部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北部秦晋豫鲁、东南江浙两大块侯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侯姓人口分布与图谱

当代候姓的人口已达300余万,为全国第七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4%。侯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大约占侯姓总人口的31%,其次分布于辽宁、安徽、湖南:广东、四川、山东、黑龙江,这七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6%。河南居住了侯姓总人口的12%,为侯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北部豫冀晋、南部湘粤、东北地区三块高比率侯姓区域。侯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侯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在豫晋陕、冀京津、辽吉、宁蒙黑大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渝黔东部、山东大部、安徽北部、鄂湘大部、粤桂北部、云南南端,侯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有的达到0.8%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5%,居住了大约67.6%的侯姓人群。在蒙黑北端、山东东南、皖苏中部、湖北东南、湖南东部、江西西部、闽粤交界地、广东南部、广西中部、云南中部、渝黔西部、四川、甘宁南部,侯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2%一o.33%之间,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居住了大约23.7%的侯姓人群。

历史名人

历史上,侯氏的表现不俗。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57人,被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者121人。

侯道华:唐代芮城人,好读子书与经史,手不释卷。曾在道院中静养。相传一天,从市中喝醉归来,用力砍院前的松枝,说:"不要妨碍我飞到高处去。"七天后,松树上有云鹤出现,并传出笙歌,侯道华飞坐在松顶,挥手成仙而去。侯继图:三国时蜀汉人,曾游览大慈寺,拾到桐叶一片,上面写有诗七联,便藏了起来,后来娶任氏女为妻,方知诗乃出自此妇之手。

侯方域(公元1618-1654年):字朝宗,明末清初河南郡商邱人,擅长古文与写诗,效法韩愈、欧阳修。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为四公子。侯方域曾与名妓李香君相爱,权贵田仰迷恋香君的色和艺,欲强娶香君,香君至死不从,血溅扇面。时人杨文骢借血迹绘成桃花。孔尚任根据此故事写成传奇《桃花扇》。

侯芝:江苏上元人,清代著名女文学家,侯学诗之女。她写的许多词流传于世,其中以《再生缘》最为著名。

侯白:隋代著名幽默家。

侯谨:东汉敦煌人,少时家贫,为别人当佣人,但他非常好学,在夜间还点燃柴火在读书。朝廷屡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辞。后徙居山中,专心论著。曾作《矫世论》,讽刺当时的丑恶现象。又写了《皇德论》记叙当朝史事。河西人敬称他为“侯君”。

侯恂:河南商丘人,明代时任兵部侍郎等职,万历进士,后来朝廷中发生政变,下狱。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对于明朝留下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只用了他一个人。

侯叔献:抚州宣黄人,北宋时任水监丞。多次治理黄河水有功。

侯友彰:宋潭州衡山人,字梦符。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临武尉,改桂林丞。廉谨俭约,取与不苟居官十年,布衣蔬食,无异寒士。有同年生访之,舆从绮丽,友彰饭以蔬粝。客去,其子以贫约为羞,友彰以“寇准位兼将相,而宅无楼台”诲之,并作诗有“遗汝不如廉”之句,为人传诵。

侯外庐:山西平遥人(一作介休)。原名兆麟。历史学家。1922年起,先后就读于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1927年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大学,翌年,在旅欧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回国,失掉党组织关系(1951年重新入党)。任教。在京逝世。1927年开始翻译《资本论》(后与王思华合译)。著有《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 、 《中国古典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界想学说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近代哲学史》等,与杜国庠等合写有《中国思想通史》,主编有《中国哲学简史》等。侯喜瑞:字霭如(1892,一作1896-1983),北京人,回族,京剧演员。从名净李连仲习架子花脸。15岁出科,19岁又拜黄润甫为师。先后与杨小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人合作演出。擅演《丁甲山》、 《阳平关》、 《闹江州》、 《法门寺》等。40岁后与郝寿臣、金少山鼎足相峙。解放后在北京市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任教。

近现代有化学家侯德榜,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侯宝璋,艺术家侯俊山,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侯宝林等人。

介休侯氏——三晋富商、两代节妇

节妇之重于令典也,旧矣。定例:守节在三十岁以内,逾二十年,则旌表。合例,衿呈学,学牒县,县核而申府,府核而申司,司核而详院,院乃具题交部核覆,奉俞旨,乃得建坊旌表。典至重也。论者谓贫家守节难,富家守节易。余谓不然。贫家之难于守节,谓既失所天,艰于衣食耳。然家既空乏,须自食其力,纺绩则转轴连宵,缝纫则篝灯达曙,饥咽糟糠,寒缉败絮,劳力既多,游思悉绝。但得曲突生烟,孤雏获哺,即已快然无求,寂寞凄凉之感,其心固不暇及也。若富家则异是。饔飧有厨,井臼不须操也;衣裳在笥,曳娄惟其便也。广厦无暑,洞房无寒,婢媪足备洒扫,厮养堪供驱使。天与之以佚乐,不能却也。而或琴瑟方调,宫弦迸断,孤鸾寡鹄,触景怆怀,身与力两无所用,独内而自苦其心。此其情势,较之贫家为尤难。当此而印心古井,不起波澜,迟之数十年而白首完节,非冰雪为骨者不能。古今言守节者,以《柏舟》为称首,共姜,卫世子之匹也,岂贫家而守节者哉,绎敬姜劳逸之训,其难易固判然矣。

诰封恭人侯母赵太恭人者,诰封朝议大夫英斋公之子妇也。英斋公以单丁嗣两门,各生男子子三。第五子植堂公娶同县玉璞赵公之女。赵故名族,太夫人年十四来归,婉娩听从,克娴妇道。未二载,植堂公遽以疾卒,时太恭人年十六,悲泣不食。尊嫜力劝之,为继二房伯兄松轩公之子惪长为嗣。惪长生甫六月,太恭人抚之如己出,年十五娶名门李氏之女为妇,年十九忽以疾逝,遗服生子銮阶。太夫人饮泣曰:“孙犹子也。”与媳李宜人共抚遗孤,勤瘁备至,持家俭约,勤于女工。闺壶之内,肃然无哗笑声。迨銮阶成立,为部郎,大母白首,母亦华发。兰陔色养,温温如也。侯氏前苦丁少,至英斋公而多男,孙曾绳绳,各咏桃夭宜家室。独太恭人姑媳两世,茹苦含辛数十年。时或相对酸恻,泪涔涔湿襟臆,睹銮阶头角崭然,则又破涕为笑,互相慰藉。百卉具腓,而贞松独饱霜雪,可不谓难乎?銮阶性孝,谨奉重慈,曲得欢心。年三十余,已有两子六女,赋梨分枣,绕膝嬉嬉。两节母顾而乐之。虐之以凄风苦雨,偿之以孝子慈孙,天之所以报节孝者,不为不至矣。

先君子施南公,尝与笃斋副车为宾主,教其季弟绍先。余顷年设帐绵田,与其昆仲游。晚岁归田,馆平遥,又交其群从子孙。累世通家,过从无间,故其家事,知之为最悉。太恭人年届七旬,戚友将佥名呈请旌表,且跻堂致祝,属余为称觥之文,乃胪所知而为之序。

附记:介休侯氏,是晚清三晋第一富商,而迄今有关资料稀少。就连侯家何人于何时创办蔚字五联号,数十年来的著述中,也是各执一词。徐继畲这两篇寿序,提供了相关重要资料。介休侯氏原籍陕西,1163年(南宋孝宗隆兴元年)迁入介休北贾村。从一世,传到十九世的侯兴域,已经是著名商人。乾隆时号称“侯百万”。兴域娶妻二(顶两门,叫做“对妻”),生子六。侯氏店铺,除介休、平遥外,远设京师等地,原来主要经营绸布、杂货、药店、染坊以及钱铺、账局等,大小字号五十多处。1823年前后,西裕成颜料庄开创为日升昌票号,资本家是平遥达蒲村李大全兄弟。总经理是雷履泰。第一副经理是毛鸿翙。在1826年之前,毛鸿翙被雷履泰挤出日升昌后,投奔侯家,侯家蔚字五联号很快也改组为票号。五联号为蔚泰厚(1826-1921)、蔚丰厚(1826-1916) 蔚盛长(1826-1916) 新泰厚(1826-1921)天成亨(1826-1918)。侯氏开设五家票号,是票号资本家中独一无二的,对日升昌也是有力挑战。侯氏虽然家族庞大,六个儿子分门立户,商业除共有的以外,各门还另有一些份额,共举三儿子一门主持,父子相传,一代接一代,保持了巨大规模。经营票号业以后,三门主事者为侯培余,传其子侯荫昌,又传其子侯崇基。据后来人调查,侯氏资财达七八百万两,是晚清山西的首富。(参见:黄鉴晖《山西票号史》第81页,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黄鉴辉《山西票号资料(增订本)》第638页,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石生泉《平遥票号史》稿本。)

“先君子施南公,尝与笃斋副车为宾主,教其季弟绍先”。徐继畲父亲徐润第(1761.10.08-1827.11.06)字德夫,号广轩,因担任过湖北施南府同知,又号施南。1826年春,徐润第与五台东冶、槐荫的几个亲戚熟人相伴,到了四五百里之外的晋商荟萃之地晋中介休,设教于胡龙村。当时山西第一大商人侯培余(字笃斋),富而好礼,慕公品学,延请教其季弟(步余),可能是继畲丙戌点翰林、成朝元,加深了侯家对广轩先生的印象。1827年春,润第移馆于介休贾村。侯步余是润第的学生。是年秋,润第偶感时疫,卧病三日,于九月十八日辰时,卒于馆舍。侯氏兄弟移其太夫人寿梓以敛。距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一六七○)寿六十七岁卒于馆舍,寿六十七岁。侯氏兄弟很尽心,用给他们母亲准备的上好棺材给广轩成敛。曾见过广轩先生篆盖的侯家墓志铭拓本。

“余顷年设帐绵田,与其昆仲游。晚岁归田,馆平遥,又交其群从子孙。累世通家,过从无间,故其家事,知之为最悉。”1827年起,徐继畲丁父忧在籍守制27个月期间,继承父亲教席,在介休教书,与侯氏六兄弟交游。晚年罢官回乡后,任平遥超山书院山长。1864年超山书院的学生为徐继畲祝七十大寿,锦屏上列有“侯廷俊”一名。

侯家聘请毛鸿翙将商号改革为票号,聘请徐润第教育其子弟,“群从子孙”从徐继畲受业。由此可以看出,重视人才,是侯家的成功之道之一。

从徐继畲这两篇寿序考证,如果蔚字五联号创办于道光六年,那么侯培余还在世,是他以财东的角色与毛鸿翙创办的。如果创办于以后,则可能是由其子侯荫昌与毛鸿翙创办的。前者的可能性较大。——2006.3.19,任复兴记

(《退密斋文集》光绪崞县署石印本,卷五,页三十六上至至三十七下。任复兴点注,韩新生录校)

姓氏排名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 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侯姓排名77。

起名规则

侯-Hou-最好不用声母是g.k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全都用h.声母.ou韵母或阳平调的字。首字最好不用零声母或拼音是y.w开头的字。-最好不全用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名的意义与"侯"字的同音字"侯"字的"猴"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

字母拼写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侯 Hou Hou Hau Hao

侯姓名人

娱乐明星

侯高俊杰、侯耀文、侯耀华、侯勇、侯佩岑、侯湘婷 侯德伟 侯宝林

体育

侯生福、侯加昌 侯斌

文化艺术

侯方岩、侯度、侯大受、侯承庆、侯承恩、侯朝朴、侯敞 侯德榜、侯琨

政治

侯启兴、侯君舒、侯自强、侯颖、侯维煜、侯宝宾、侯杰

侯姓起名示例

侯妲秀、侯昀汝、侯品帆、侯妲见、侯姿旨、侯泛秀、侯妲妍、侯欣伸、侯昱屹、侯姗汕

侯涵镪、侯姗见、侯淞月、侯佻见、侯翔继、侯妲吟、侯俏早、侯娆屹、侯杰缤、侯昱臣

侯姓家谱文献

家谱

广东南海亨田乡侯氏族谱不分卷,(明)侯继禄首撰于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民国)候恒钟续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江苏无锡锡山东里侯氏八修宗谱二十卷,(明)侯先春始修于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民国)侯学愈续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铅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附二卷、二十一册)。河北南皮侯氏三修族谱不分卷,始修于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民国)侯光藜编辑,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重修石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大清皇诰修辽宁侯氏宗谱,(清)侯振举参修,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始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续修木刻活字印本,2006年侯氏宗谱组委会再次续修。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海城市博物馆、析木镇析木村侯维云处。四川高县上启侯氏族谱一卷,始修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民国)侯泽金重纂,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高县落润乡红星村晒坝生产队。天津侯氏族谱不分卷,(清)侯洵等修,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浙江临海夏馆侯氏宗谱,(清)洪枰序,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清)胡朝翰、王世昌修纂,清嘉庆十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候氏家乘,(清)侯鹏著,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广东番禺金钱村侯氏族谱不分卷,(清)侯子城志,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江苏无锡锡山东里侯氏宗谱十二卷,(清)侯守廉等六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江苏无锡锡山东里侯氏六修宗谱十二卷,(清)侯守廉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八卷、第十~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浙江临海夏馆侯氏宗谱,(清)周来宾序,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清)侯宝九、侯允晚修纂,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注:书口镌《昆阳上谷侯氏宗谱》。浙江临海夏馆侯氏宗谱,(清)陈甫序,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七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清)侯千扶、侯千瓜修纂,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注:书口镌《上谷郡侯氏宗谱》。江苏无锡锡山东里侯氏六修宗谱,(清)侯倬翰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六~八卷、第十一~十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湖南大庸永定侯氏初谱不分卷,(清)侯昌铭、侯鸣珂等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福建侯官郭氏家集,附福州郭氏支谱,(清)郭柏苍辑,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清)夏增荣辑,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注:书口镌《上谷郡侯氏宗谱》。湖南湘乡湘西侯氏三修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三~十六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江苏侯氏重修宗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清)侯应洹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忠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九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靖港侯氏家谱,首三卷、末一卷,(民国)侯永录等纂修,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有心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今仅存第一~二十卷、卷首上中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广东侯善行堂族本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注:该族散居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新界、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江苏无锡锡山东里侯氏八修宗谱二十卷,首一卷,侯少芝先生谏草二卷,侯霓峰先生荣哀录祭文一卷,(民国)侯倬翰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江苏无锡锡山东里侯氏八修宗谱二十卷,(民国)侯学愈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铅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附二卷、二十一册)。福建南安太溪侯氏宗谱不分卷,(民国)侯载元、侯载绘修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湖南衡山箬驿侯氏三修谱十六卷,(民国)侯业绍、侯声洋等修,侯家麟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上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浙江临海东侯单氏宗谱六卷,(民国)单道坦等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湖南湘潭横头侯氏九修族谱,(民国)侯逢仙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松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香港新界丙冈候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四川简阳侯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严正相编辑,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石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浙江临海夏馆侯氏宗谱十二卷,(民国)李定纂,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三卷、第六~十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浙江省临海市邵东乡山下坦村朱家岙。浙江鄞县侯氏支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浙江鄞县侯氏支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云南洱源邓川侯氏族谱不分卷,(清)侯钧瑞撰,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云南省图书馆。

源流歌

中华侯氏族,姓氏渊源长;历经五千年,文明历史扬;追求根与本,黄帝裔遗脉;黄帝脉络远,姬家姓氏良;帝生廿五子,得姓十二郎;两子传姬姓,玄嚣昌意郎;玄嚣生桥极,隐名在帝邦;桥极传帝喾,承祖为帝王;生子多为帝,独弃学农桑;后改名后稷,作农始祖扬;裔传十三世,历经夏与商;坐观天下变,沧海变田桑;传到姬昌圣,周世称文王;文王行仁政,奠基周朝邦;引用姜子牙,国归周武王;八十生幼子,名为周成王;成王坐帝业,有弟叔虞郎;爱弟桐叶封,国在唐水旁;爵为侯级国,因水改晋扬;传位十四代,晋侯姬缗亡;哀侯与晋侯,子孙齐逃亡;以爵为姓氏,藏匿在列强;从此有侯氏,百家姓名扬;二千六百年,英才史册藏;时间春秋未,五霸有名扬;侯赢在魏国,信陵尊敬良;信义受人夸,计策救赵亡;为朋甘身死,芳名史册扬;大夫侯宣多,功业在郑国;侯朝侯叔夏,同时有名扬;六国成一统,尽归秦始皇;侯生秦顾问,方士人中强;侯公楚汉间,鸿沟分界扬;耻邦失信义,隐居在洛阳;裔孙名侯辅,汉封明统侯;侯霸佐光武,司徒三公级;四代封侯爵,享誉中州强;后裔迁上谷,顿旺侯郡堂;汉代有侯氏,将军侯进扬;太守名侯登,江夏封列侯;护芜侯校尉,子孙青海旁;名字同侯霸,两霸汉名扬;汉未出侯览,封侯在朝堂;与兄侯参等,害得汉朝亡;东海侯孝明,几代太守扬;汉亡三国立,侯成亦一强;敢取吕布马,归在曹操旁;三国归于晋,上谷太守得;名字叫侯砻,中尉也曾得;到了南北朝,侯氏最了得;上谷成郡旺,人才入史册;侯寿侯龙恩,柱国将军得;堂弟名侯植,肥城节公册;皆因宇文护,侯氏家族倾;帝因植忠厚,子孙保护得;五子传华夏,名存侯谱册;侯深尖山人,节度太守得;侯景大司徒,封王河南来;杀萧当汉帝,半年魂归西;侯镇佐霸先,居官太尉位;儿辈陈附马,侯爵传二代;豪雄侯安都,官任司空位;迎立陈文帝,骄傲被杀去;子孙流岭南,今之福建地;侯怒北地守,合家迁入居;子孙枝叶茂,君素与君集;君素随才子,著作旌异记;君集伴太宗,宰执封公位;功臣廿四名,凌烟阁上人;因遭太子案,被杀留子祭;流放岭南疆,今之两广地;侯莫大将军,代皇迎玄奘;玄宗李隆基,开元升平气;学士又十八,侯果列其位;易学着魁首,至今有地位;唐中安史乱,侯氏有干吏;希逸节度使,还朝封王位;实任司空职,比之宰相位;仲庄侯将军,上谷郡王位;助郭平安史,人号平射人;侯喜与侯权,韩愈常奖励;唐灭五代立,侯益封公位;赵宋兴皇业,官封中书令;侯章节度使,楚国公爵位;益子多多人,都得官职位;侯蒙户尚书,曾任副相位;叔献都水监,防洪为民利;上海侯一家,秦桧害其义;桧死复官职,封任中书令;六人公侯爵,多人任高位;侯逼忠义公,赵皇封王祭;宋归金辽时,侯絷宰执位;金元归大明,元善参知贵;助理明太祖,朱氏享大位;允炆太祖孙,得立坐皇位;侯泰刑尚书,招惹成祖忌;成祖灭允文,侯泰魂亦去;明传至中朝,侯琎总督位;征云贵南疆,魂葬普定地;子孙守墓冢,万千子孙祭;一元几弟兄,祖孙五进士;兄弟有文名,文列出版行;陕西侯掖川,亦当巡抚位;商丘侯执甫,太常寺卿位;两子恂和恪,尚书祭酒命;孙辈方域等,文才名江南;高官与文才,壮悔堂集里;凯里侯位公,操江巡抚位;永宁侯良柱,四川总兵任;川黔侯氏多,也有名和位;世禄和拱极,父子总兵位;守卫皇城门,魂去忠义贵;附马侯拱辰,宗人府宗令;嘉定侯桐曾,抗清赴大义;满门忠义人,名载史书册;清朝三百年,没有大官任;几个文才子,名声入史记;侯芝和侯度,也有文名誉;到了民国时,人才有多位;保定侯守常,中将将军第;国二厅侯腾,台国副部任;台湾侯雨利,纺织富翁贵;资产数百亿,孙儿最争气;博裕与博明,博义富翁义;宗亲理事长,博明在其位;贞雄父子宏,亿万身家寄;台工理事长,大陆欢迎会;彩凤中常委,劳工主席任;侯公镜如家,一门科技英;伯元与伯宇,一级教授任;伯文经商能,香港总董事;河北侯宗宾,中纪副书记;捷公建设部,多年掌部任;东南华侨侯,家坡有名声;永昌国防长,银行主席任;叠生爱天文,威夷台长位;外庐大文人,西大校长任;自新数学家,南开校长贵;杰昌喜物理,民选武大任;院士十七人,将军十多位;其它人才多,秃笔难尽记;惟我侯氏人,努力攀登去;天下本一家,发扬光大旗。

族训

人生在世,总是因缘;家庭族人,善恶共业。不昧因果,互相珍惜;随缘消业,不造新殃。既得为人,异于禽兽;严以修己,宽以待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人身难得,正法难闻;当下即是,超凡入圣。若能了知,一切唯心;诸法如幻,本性如如。开示悟入,解脱自在;心佛众生,等无差异。闻思修证,理事圆融;廾五圆通,成贤成圣。一人得道,九祖升天;化育群伦,大孝至忠。有书不读,智慧难开;知书达理,身体力行。守身不贪,戒力常存;知法不犯,灾难不临。守口不瞋,定力常在;冤亲平等,毁谤不加。守意不痴,慧力常开;净念相继,无事不办。守心不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觉照不碍。富由财施,非因力取;贵由慧修,不须强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常思己过,不见他非;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不杀生命,仁慈长养;爱护生物,寿康自然。不偷便宜,义所当为;乐善好施,财富自至。不淫人女,礼节相待;婚姻美满,福德自有。不言是非,信用承诺;名至实归,荣誉自来。不迷妄执,智慧常生;清楚明了,禄贵自得。财以养命,取之有道;名以显身,居之有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能善心,万事如意。如在社会,帮助公益;热心一片,礼敬称赞。如在家族,忍让和气;虚心成团,随喜供养。如在公职,守法服务;诚心不失,顺众消业。如在农业,努力耕种;直心照顾,真实住世。如在工业,决定研究;专心发明,常学转轮。如在商业,智慧得利;净心观机,普皆回向。创业惟艰,守成不易;吃喝嫖赌,倾家荡产。福慧双修,功德永传;服膺勿失,族训共勉。

侯姓字辈排行

湖南湘潭侯氏字辈:“衡州太守裔建业盛冈林文武多俊杰历朝列晋绅忠恕泽洪广贻廉德懋光英华辉上国贤达显荣昌肇唐勋烈继绍宋典型彰培植锤名士修齐兆福祥”。湖南岳阳侯氏字辈:“士业奇仁玉文华焕楚邦家声芳大振国泽庆平章克象昭民德承荣献俊良光先启佑永万代锡蕃昌”。湖南张家界侯氏字辈:“宗德启万世”。湖南会泽侯氏字辈:“开堂世明金”。山东聊城侯氏字辈:“树新云(明)学长金”。山东滕州侯氏字辈:“宜致贺钦成绍宗训”。山东泰安侯氏字辈:“文诏安希培方存衍传明”。山东泰安侯氏一支:“德圣金(大)立润林焕培镇清树兴毓传继广”。山东威海侯氏字辈:“伟元林凤常世在……”山东东平侯氏字辈:“元云延家庆照绪玉生恒”。山东邹城侯氏字辈:“仁义礼智信……”山东侯家洼侯氏字辈:“加中天德文国”。山东陵县侯氏字辈:“长立庆(清)金玉宏”。山东张店侯氏字辈:“宜连其祥德方正光延长”。山东成武侯氏字辈:“祥光照世玉庆衡昌”。山东诸城侯氏字辈:“金水木火土……”山东郓城侯氏字辈:“仰宪本善良传继振安邦宏文庆世远繁衍大宝光”。山东济南侯氏字辈:“文奇廷代殿连登家运昌盛国永承”。山东汶上侯氏字辈:“熙朝召(凤)现典圣代涣文章”。山东枣庄侯氏字辈:“琴慎宜志贺钦成绍中迅(顺)昭瑞勇明清”。山东梁山侯氏字辈:“熙朝昭宪典圣代涣文章孝由蓝亭”。山东日照侯氏字辈:“作加永学……”山东高密侯氏字辈:“明记开文运家升气进阳国恩传世远祖德延年昌山东侯氏一支字辈:“明纪开文运家升旗进扬国恩传世远祖德延年昌”。山东侯氏一支字辈:“云巨宝玉长”。山东侯氏一支字辈:“月峰志……”山东侯氏一支字辈:“恩普照永光”。甘肃武威侯氏字辈:“国泰景文光天中华”。甘肃永昌侯氏字辈:“尚作有文玉”。甘肃兰州侯氏字辈:“正永言孝思”。甘肃庆阳侯氏字辈:“占胜吉永长远”。甘肃永昌侯氏字辈:“尚作有文玉”。甘肃武威侯氏字辈:“国泰景文光天中华”。河南南阳侯氏字辈:“焕清更读传家保”。河南周口侯氏字辈:“克振家为广习汝崴国邦”。河南安阳侯氏字辈:“进国守三邦钦庭大永西金书新得贵玉立自中和”。河南侯氏一支字辈:“庆家松文宪天”。河南侯氏一支字辈:“峻伯秀……”河南侯氏一支字辈:“国广……”江苏淮安侯氏字辈:“靖瞻景龙如尧秉一梦万秀良家庭其吉”。江苏丰县侯氏字辈:“加中天德文国……进树仰贻祥西光承庆方”。江苏徐州侯氏字辈:“提敬本先立永正明长清”。江苏连云港侯氏字辈:“怀朝安邦治国立业兴家”。江苏淮安侯氏字辈:“靖瞻景龙如尧秉一梦万秀良家庭其吉江苏沛县侯氏字辈:“孝昌……”辽宁辽阳侯氏字辈:“明春……”辽宁鞍山侯氏字辈:“文明礼兴云会(慧)丰宝同安庆福林”。辽宁抚顺侯氏字辈:“玉立……”辽宁新民侯氏字辈:“勇广德财……”辽宁锦州侯氏字辈:“占国……”河北邯郸侯氏字辈:“挺进培永正明长清(久)”。河北廊坊侯氏字辈:“元国克……”河北侯氏一支字辈:“天廷云久书”。安徽砀山侯氏字辈:“体敬本先力推到石云广玉世继长中振”。安徽芜湖侯氏字辈:“大之道在…昌清……”安徽淮南侯氏字辈:“传志兰继培书香”。陕西长安侯氏字辈:“本万奋育……”陕西西安侯氏字辈:“明德开文运安天惠道兴”。湖北荆门侯氏字辈:“光昌闲……”湖北公安侯氏字辈:“礼义柱明贤”。贵州毕节侯氏字辈:“学一申国天青正世光元敦廷肇基尚先泽允安全定治昌文德明良庆毓贤官兴忠俊彦广济福长延”。重庆永川侯氏字辈:“登三仕朝廷联隆增光明明良世代长文武……”海南文昌侯氏字辈:“儒志文芳运惠元亨升秀邦之汉敷荣国有祯”。云南会泽侯氏字辈:“开堂世明金”。四川宜宾侯氏字辈:“技士思修己远宗政策长”。江西鹰潭侯氏字辈:“严锡川山斗心正元茂福”。广东揭阳侯氏字辈:“德泽祥光法”。新疆乌鲁木齐侯氏字辈:“庆兆旭……”台湾嘉义下双溪、二重港、三寮湾、潭底、土库圳、头厝侯氏字辈:主支辈行:“昭伯久武尔君延志成信礼光振耀奕世数达万邦丕乃高第”;主支字行:“肇仰懋玉启士锡国文章有意可以立名大业维新”;杨厝正矩支派:“振起家声祖基恢宏”;深安海支派:“天昌国仕启子孙贤继志奕世起簪缨”。吉林东辽、辽宁海城侯氏字辈:“天登君世进从克永清廷振瑞维耀远富嘉庆荣常述祥忠余业武国建彦昌”。天津侯氏一支字辈:“学颜庭……”侯氏一支字辈:“振家传书德立志庆天长”。侯氏一支字辈:“文广家福郭孝礼养”。侯氏一支字辈:“民安长居正恩普兆荣光”。河南新乡市封丘县曹岗乡李和村侯氏一支字辈:“立正玉广献士青红振家邦”。资料有待补充。

侯姓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蜺龙节度;松鹤仙郎: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节度使侯弘实的事典。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道士道华的事典。侯道华,芮城人。初在道净院任供给使。好子史,手不释卷。一日入市醉归。悉斫其院前松枝曰:“勿碍我上升处也。”后七日,松上有云鹤笙歌。道华飞坐松顶,挥手谢去。

窃符救赵;奏制封侯:

上联说战国时期魏国的隐士侯嬴,七十岁时任大梁夷门守门小吏,被信陵君迎为上客。后来,秦军围攻赵国,魏国派将军晋鄙率兵救赵,屯兵不敢前进。他为信陵君献计,设法通过魏王宠妃如姬窃得兵符,又推荐勇士朱亥击杀晋鄙,夺取兵权,击退秦军,救了赵国。下联典指东汉朝初期的河南省密县人侯霸,字君房,曾跟从九江太守房风学《毂梁春秋》。新莽时,官淮平大尹(太守),在任诛杀豪强,抑止权贵,为民众信服,更始政权征他为官时,淮平百姓扶老携幼挽留他,甚至当路而卧。刘秀建东汉,他被任为尚书令(宰相),因熟知旧制,便选择前代法令制度中可行的逐条奏上,多得以实施。后官大司徒,封关内侯。

蜺龙节度;松鹤仙郎:

上联说唐朝时期的侯弘实,少年时曾梦见自己变成虹在河中饮水。有僧人为他相面说:“这是蜺龙啊!”后官节度使。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芮城人侯道华,在河中永乐道净院打杂,好读子、史,手不释卷。人们问他看这书有何用,他回答:“天下没有愚昧的仙人哪!”人们听了都大笑。一天,他从集市上酒醉归来,把院前的松枝都一一砍去,说:“不要妨碍我上升!”相传七天后,松树上出现云鹤笙歌,他飞到松树顶上坐下,挥手辞别大家仙去。

蜺龙节度;巨鹿经生: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侯弘实事典。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侯芭事典。

上谷门第;巧智家声:

全联典指北魏朝时期的侯文和,滑稽多智,以巧闻世。

两百华诞;祖德流芳:

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大门联。

五言通用联:迎宾名流远;治道功泽长:

此联为侯氏宗祠通用堂联。

花发三阳盛;香飘五柞深: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侯列《花发上林》诗句联。侯列,高亦作侯冽,唐元和六年进士。

琼阁出高艳;玉辇驻浓阴:

同上联。

六言通用联

方域雅号公子;侯景自称帝王:

上联典指明末清初才子侯方域,学朝宗,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四公子”。下联典指南朝梁大将侯景,羯人。代梁自立汉朝称帝王,不久被杀。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此联为郭沫若1948年书赠史学家侯外庐联。

七言通用联

功臣着美凌烟阁;学士流芳含象亭: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吏部尚书侯君集,三水人。跟从唐太宗李世民征伐有功,像列凌烟阁。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学士侯行果的事典。

以姬易侯垂思远;由周及清世泽长:

此联典指侯氏原姓姬,是唐叔虞的后代。后“曲沃武公伐灭之,子孙易姓为侯,一奔他国,一匿曹公山中。”十字河村侯氏家庙的这副对联,概述了侯氏的历史源流。

直谅喜来三径友;纵横富有百城书: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成贤亲王师傅侯荫桥自题联。

月照琴棋桐院坐;舫名书画米家来: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成贤亲王师傅侯禅甫题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勤俭创业家声振;慎独荣身四海行:

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小门联,此联以鹤顶格镶嵌“勤慎”堂名。

红杏坊里慎斋起;勤慎堂中诗礼传:

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小门联。

八言以上通用联

勤与俭乃治家上策;慎而言为训子良规:

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堂柱竹刻]联,此联以鹤顶格镶嵌“勤慎”堂名。

诸先辈艰辛创基业;众裔孙奋力振家邦:

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正堂开基祖成钢公牌位联。

桐叶题诗,缘谐名士;桃花薄命,血溅香君:

上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国的侯继图,游览大慈寺时,拾到一片桐叶,上面题有诗句,于是藏了起来。后来娶了任家女儿为妻,才知道桐叶上的诗是她所写。下联说明末清初时期的文学家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明末随父亲侯恂(官至户部尚书)住在京城,与桐城人方以智、如皋人冒襄、宜兴人陈贞慧齐名,称“四公子”。人清后应河南乡试,中副榜。能诗文,效法韩愈、欧阳修,才气横溢,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他曾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巡抚田仰仗势要李香君接待,香君坚决拒绝,至死不从,血溅扇面,当时任右佥都御史的杨文骢借血迹画成桃花。清朝戏曲作家孔尚任根据这段故事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

五洲侯氏裔孙归宁,喜庆华诞;

八方众姓宾朋聚会,共祝繁荣: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正堂香案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