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侯惠奇 |
释义 | 侯惠奇,上海嘉定人。196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1982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激光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化学学会上海分会环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委员会委员和环境评估分会委员会常委,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常务理事,《环境污染与防治》编委等。1984-1985年赴西德西柏林自由大学进修,1988-1989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 中文名:侯惠奇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上海嘉定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主要成就:二硫化碳气溶胶的形成机理研究等 曾从事以下方面的研究上海地区有毒有害气体的治理对策研究;二硫化碳气溶胶的形成机理研究;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有机污染物;上海市光化学烟雾的生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臭氧发生器的研制;光敏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氟里昂、哈隆破坏臭氧层的机理研究;模拟南极上空臭氧层耗竭的非均相机理研究;利用热透镜技术测定二苯甲酮和硝基苯酚;利用DBD技术降解VOCs、硫化氢和二硫化碳;激光闪光光解研究含氯有机物的微观反应机理;脉冲电子束瞬态吸收光谱研究氯酚、溴苯的微观反应机理;超滤膜处理工业废水;含染料废水的高级氧化过程;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有氧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机理研究;水相有机污染物的光电化学研究;臭氧的复相光催化分解;COS的源和汇;脉冲电解和自电解处理染料废水;新温室气体SF5CF3源和汇的研究;废水中三致物质和难降解COD的深度净化技术研究;特种光量子技术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研究;应用瞬态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全氟表面活性剂的转化机制;垃圾渗滤液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等。 个人荣誉1986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嘉奖,1991年获得“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4年被接纳为纽约科学院会员。“六氟化铀红外诱导光敏反应研究”获国家教委优秀论文奖(1985年);“激光诱导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所参加的“上海地区有毒有害气体的治理对策研究”获上海科技进步提名奖(1995年);烟雾灭蝇技术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1999年);介质阻挡放电治理硫化氢和二硫化碳技术被评为国际先进(1998年),并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二等奖(2000年)。获得专利5项,发明专利两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个人简历196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放射化学专业 1982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4-1985年赴西德西柏林自由大学进修 1988-1989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 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 1992年~1994年任复旦大学激光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学术兼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化工化学学会上海分会环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评估分会委员会常委 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环境中的重大基础问题研究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主持项目及工程1.上海地区有毒有害气体的治理对策研究; 2.上海市光化学烟雾的生成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 3.模拟南极上空臭氧层耗竭的非均相机理研究; 4.编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丙烯腈配套标准分析方法; 5.利用热透镜技术测定二苯甲酮和硝基苯酚; 6.利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含氯化合物降解机理中的微观反应; 7.模拟同温层条件下哈龙破坏臭氧的机理研究 8.脉冲电子束和激光闪光光解技术研究氯酚、溴苯的微观反应机理; 9.二硫化碳气溶胶的形成机理研究; 10.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 11.新温室气体SF5CF3的源和汇 12.甲基自由基(CH3)的检测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 13.金属羰基化合物激光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动力学 14.哈龙和芳香烃降解反应机理的研究 15.冰晶内部及表面的多氯联苯与活性自由基的微观反应研究 16.废水中“三致”物质和难降解COD的深度净化技术研究 17.介质阻挡放电治理硫化氢和二硫化碳技术 18.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甲苯和二甲苯废气新技术 19.特种光量子技术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研究 20.复合型纳米净水剂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21.医药、染料废水2吨水处理中试装置开发与研究 22.脉冲激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水相中环境激素光解的微观机理 23.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恶臭气体的研究 042312044 24.新型PbO2电极电解处理难降解制药工业废水新技术 25.上海月季化纤公司恶臭气体治理工程 26.无锡协和食品有限公司废气治理工程 27.上海金桥开发区污水泵站水面油污紧急处置工程 28.上海新芝电子有限公司异味气体处理工程 29.上海富国皮革厂5万m3/h恶臭气体治理工程 30.扬州群发化工厂高浓度废水处理工程 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1.1986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嘉奖。 2.1991年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3.“六氟化铀红外诱导光敏反应研究”获国家教委优秀论文奖(1985年) 4.“激光诱导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 5.烟雾灭蝇技术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1999年); 6.介质阻挡放电治理硫化氢和二硫化碳技术被评为国际先进(1998年),并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二等奖(2000年); 7.指导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常压处理大气污染物研究”获2000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8.2003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 9.2004年大型滩涂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埋与运营关键技术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0.共获得专利五项,发明专利二项,已发表论文150余篇。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