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喉症丸 |
释义 | 简介【品名】:喉症丸 【拼音】:houzhengwan 【成分】:板蓝根、人工牛黄、冰片、猪胆汁、玄明粉、青黛、雄黄、硼砂、蟾酥(酒制)、百草霜。 【喉症丸处方】 板蓝根 420g 牛黄 30g 冰片 14g 猪胆汁 400g 玄明粉 20g 青黛 12g 雄黄 46g 硼砂 20g 蟾酥(酒制) 40g 百草霜 16g 【方解】本方由10味药组成。主治肺胃热盛,火毒熏蒸引起的风热喉痹、急喉喑、风热乳蛾、疖、疔疮。方中板蓝根、人工牛黄、猪胆汁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共为本方主药。雄黄、冰片、硼砂清热解毒,利咽化腐;蟾酥消肿止痛,共为辅药。元明粉清火消肿,泻热通便;百草霜、青黛清热凉血,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凉血止痛之效。 【制法】 以上十味,除猪胆汁、牛黄、冰片外,蟾酥酒制;百草霜、青黛研成细 粉备用。其余板蓝根等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牛黄、冰片配研,混匀,用蟾 酥酒制溶液与滤过之猪胆汁合并,搅匀,将上述药粉泛丸,用青黛、百草 霜包衣,阴 干,打光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黑色的小丸,除去外衣后显棕黄色;气微,味先苦后麻。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腺炎及一般疮疖。 【规格】 每 224粒重1g 【用法与用量】 含化,三岁至十岁一次?~5 粒,成人每次 5~10粒,一日 2 次。外用疮疖初起,红肿热痛未破者,将丸用凉开水化开涂于红肿处,日涂数次。 【不良反应】 服用本品偶见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和过敏反应。 【禁忌】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服 2. 疮已溃破者不可外敷。 3. 本品为治疗肺胃热盛所致的喉痹、喉瘖、乳蛾的常用中成药,若属阴虚火旺者忌用。 【注意事项】 1. 服用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鱼腥食物,戒烟酒,以免加重病情。 2. 老人、儿童及体弱者慎服。 3. 本品不宜过量服用或长期服用。 4. 本品外用时不可入眼。 5. 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感染严重,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酌情应用抗生素,以促使炎症尽快消退。 6. 用本品治疗急性咽炎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配合漱口液含漱,以保持口腔清洁 【贮藏】 密闭,防潮 【包装】 塑料瓶装,每瓶装100粒。 【有效期】 48个月 药理作用主要具有抗炎、镇痛等作用。 1.抗炎:喉症丸能抑制组织炎症的形成,89mg/kg灌胃对二甲苯涂小鼠耳刺激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蛋清引起的足关节肿胀无明显抑制作用。 2.镇痛:喉症丸89mg/kg灌胃对小鼠热刺激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同剂量对冰醋酸引起的外周性疼痛无明显作用。 鉴别1.取本品1g,置蒸发皿内,进行升华,所得白色升华物,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滴,液滴边缘渐显玫瑰红色。 2.取本品1g,加乙醇10ml,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ml乙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对照品制成每1ml含1mg的乙醇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醚-冰醋酸(2:2: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硫酸(3→10)溶液,在105℃烘约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2g,加氯仿10ml,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ml氯仿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与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醇(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