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圆蚧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红圆蚧 拉丁学名:Aonidiella aurantii Maskell 纲:昆虫纲 目:同翅目 科:盾蚧科 天敌:双带巨角跳小蜂、岭南金黄蚜小蜂、红圆蚧恩蚜小蜂、中华圆蚧蚜小蜂和红头菌等。此外.我国已发现的天敌还有金黄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长恩蚜小蜂、瘦柄花翅蚜小蜂(可能重寄生)、中华四节蚜小蜂、盾蚧多索跳小蜂、盾蚧蓝绿丽姬小蜂、整胸寡节瓢虫、红色小瓢虫等。 主要危害作物:寄主范围包括6l科372种植物,重要的有柑橘、山茶、茶树、葡萄、李树、香蕉、苹果、柿、椰子、芭蕉、菠萝蜜、藜檬、苏铁、银杏、柳杉、柏、松、莎草、刺葵、君子兰、柳、山核桃、栗、栎、榆、榕、棕榈、月桂和无花果等。 形态特征雌成虫介壳近圆形,直径1.8~2毫米,橙红色一半透明,隐约可见虫体。有壳点2个,为橘红色或橙褐色,不透明,位于介壳中央。雌成虫肾脏形,体长1~1.2毫米,淡橙黄色。雄虫介壳椭圆形,长约1.1毫米,初为灰白色,后变为暗橙红色。有壳点1个,圆形,橘红色或黄褐色,偏于介壳前端。雄成虫体长约1毫米,橙黄色,眼紫色,有足3对,触角和翅各一对,翅展约1.8毫米,尾部有一针状交尾器。卵椭圆形,淡黄色至橙黄色。若虫初孵的游动若虫黄色,广椭圆形,长约0.2毫米,宽约0.14毫米,有触角及足。固定后的一龄若虫近圆形,直径约0.18毫米,并分泌白色蜡质覆盖全体。二龄时其足和触角均消失,近杏仁形,橘黄色。后变为肾脏形,橙红色。 生物学特性红圆蚧以雌成虫和若虫在枝叶上越冬。年发生代数因各地气温的高低而异,我国的主要柑橘产区为3~6代。该虫卵期极短,产出后很快孵化,近似卵胎生。初孵的游荡若虫在母体下停留一段时间(几小时至2天)后,多于日间午前爬出介壳,游荡一段时间(1~2天)寻觅到适当地点后便固定下来。雌虫喜欢固定在叶片的背面,雄虫则以叶片正面较多。若虫固定后1~2小时即开始分泌蜡质,逐步形成介壳。雌若虫蜕皮3次变为成虫,雄若虫蜕皮2次变为预蛹,再经蛹变为成虫。初孵若虫也可借风力、昆虫和雀鸟等传播。红圆蚧的重要天敌有:双带巨角跳小蜂、岭南金黄蚜小蜂、红圆蚧恩蚜小蜂、中华圆蚧蚜小蜂和红头菌等。此外.我国已发现的天敌还有金黄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长恩蚜小蜂、瘦柄花翅蚜小蜂(可能重寄生)、中华四节蚜小蜂、盾蚧多索跳小蜂、盾蚧蓝绿丽姬小蜂、整胸寡节瓢虫、红色小瓢虫等。 防治方法参照褐圆蚧。 地理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