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星农场
释义

1、黑龙江农场总局红星农场

红星农场 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系统国营农场。位于北安市境中部,鸡爪河流域,场部距北安市区30公里。红星农场,建于1947年2月,原由黑龙江省军区供给部组织战士,在通北县柳毛青开荒,主要种植蔬菜和军用药材。1950年3月,东北军区政治部青年干部教导一团三大队于通北县东西火犁正式创建农场,1951年10月命名为东西火犁农场,1952年定名为国营红星机械农场,隶属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局。1958年3月,改隶黑龙江省农业厅赵光地区农场办事处。1960年称红星分场,隶属赵光农场。1962年成立赵光农垦局后,红星农场为独立场。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一师第七团第七营。1970年8月,将第七营(红星农场)、第八营(共青团农场,今红星农场2分场)、第九营(晨光农场,今红星农场3分场)合并,扩建为第一师第二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农场体制,称红星农场,隶属北安农场管理局。红星农场辖区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地势东高西低,属丘陵漫岗地带。场区土地面积55.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8.8万吨。属小麦优势产区,小麦播种面积占60%左右。1992年粮食总产量3.8万吨。场办工业有粮油加工、建材加工、机械修理厂等。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1.4万人。

2、上海市崇明县红星农场

红星农场位于崇明岛西北部,东邻长征农场,西连新海农场,南与海桥、合作乡交界,北靠新村乡,总面积19.4平方公里,有可耕地128ll亩。总人口8987人,其中职工6953人。场部距县城19公里。

该场原是合隆沙,1960年9月由上海市普陀区围垦。1961年4月,建立普陀区畜牧场。1963年10月,更名洪西农场。同年11月与翌年4月,长宁区畜牧场、卢湾区畜牧场和新海农场三个单位所属的一部分先后划归该场,1966年秋改用现名。辖27个生产连队(其中种子队、果园队各一)。1984年下半年,该场进行体制改革,全部土地由25个家庭农场承包。

红星一条街已初具规模,街上有商店、菜场、饭店、浴室、招待所、银行、邮电所、电影院、俱乐部、新华书店等单位。

建场以来,大兴农田水利,改良土壤,开挖河道17条,计379公里,修筑渠道88.9公里,还新建机电车口。全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1台、联合收割机14台、农用排灌机械动力680马力。1984年农业总产值420.75万元,粮食总产994.76万斤,亩产1062斤;皮棉总产20万斤,亩产100斤。

场办工业始于1970年。1984年,有日化、毛纺、羊毛衫、机械、五金、印刷、玩具等14个工厂,工业总产值6122.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3.6%。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在崇明8个市属农场中居首位;利润624.6万元。红星日化厂生产的头油占上海市销售量的90%,占全国销售量的2/3。

副业生产原以养猪为主,1966年起发展养鸡和淡水养鱼。1984年盈利7.71万元。

该场果园队种植梨、桃、桔、苹果和葡萄等水果600亩,总产76.79万斤。全场有林带753亩。该场曾连年亏损,1979年转亏为盈,1983年盈利183.4万元;1984年实现净利润352万元。

作为上海市农场局系统第—个家庭农场化的企业,1984年,家庭农场新办9个小型工厂、3个饮食店、1个豆制品场、2个商店、2个个体服务门市部。全场家庭农场养鸭10137只,养鸡4794只,养兔757只。

该场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有4.6万平方米职工宿舍大楼。1984年,完成沼气第一期工程,有168户家庭用上沼气。农场医院有病床54张。

3、广东省国营红星农场

广东省国营红星农场的前身为华南垦殖局高雷分局徐闻垦殖所属的0110、0111、0123三个垦殖场,均建于1952年。1954年,0110场和0111场合并定名为西坡场,0123场定名为黄定场。1955年,两个场再次合并为国营红星垦殖场。1957年1月正式命名为国营红星农场。1969年组建兵团时,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第十四团”。1974年7月兵团撤消,恢复国营红星农场建制,隶属湛江农垦局。

红星农场位于徐闻县东南部,处雷州半岛东南端。地理座标为北纬20°22' 23″- 22°30'12″,东经110°18'01″-110°23'37″。属丘陵台地,热带暖温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暖和少霜年平均气温23.2°,全年平均降雨量1641.8毫米,年日照达1800-2000小时。土质北部为玄武岩水化砖红壤,其余主要为玄武岩砖红壤,土层深厚,土质粘重,土地肥沃。贯穿全场的小河上建有邓村、石林岭、石灵溪和黄定四座水库,地表水资源丰富。农场地处雷琼自流盆地范围内,有丰富地下水资源可资利用。

红星农场的东南连龙塘镇,西邻友好农场,北与国营华海糖业公司和曲界镇相接。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8公里,全场总面积47.5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0000亩。场部设在龙塘镇那岭村附近,距徐闻海域27公里,距湛江市196公里

红星农场全场土地总面积4907公顷,其中已利用4278公顷,现有农经地3000多公顷,总人口 4502人 ,固定资产2亿元,年社会总产值近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000万元。农场东、南为龙塘镇,西邻愚公楼、国营友好农场,北与曲界镇、华海糖业公司相接,场部距徐闻县城仅27公里,距湛江市196公里。本场下设27个单位,其中:生产队18个、农资公司1个、金猫公司1个(在广州南沙开发区)、基建服务站1个、淀粉厂l个、生活公司1个以及医院、学校、商铺等单位。

农场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大力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现已形成甘蔗、橡胶、菠萝、香蕉、畜牧、淀粉加工业为主的大型农工商企业。目前,甘蔗年产12万吨以上;菠萝种植总面积17000多亩,素有“菠萝王国”著称,年产4—5万吨,产品远销俄罗斯。工业方面,主要是淀粉加工,农场淀粉厂拥有日榨量400吨鲜薯的加工能力,年产7000吨“海王花”牌淀粉,产量和质量均居粤西第一名,质量达到省一级标准,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农场多次获得广东省农垦总局、湛江农垦局“双文明先进单位”和湛江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4、福建省福州市红星农场

位于乌龙江畔、福州义序机场旁,距市中心8公里,有公共汽车直达。场创建于1961年,作为城市困难时期蔬菜供应基地,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建场初期,经营单一,全年总收入42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211元。后来确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因地制宜发展柑桔生产,1965年全场总收入上升到65万元。“文化大革命”中,柑桔树被全部砍光,农场亏损,职工年人均收入下降到145元。

1966年,农场土地总面积2255亩,总人口4521人,职工1600人,平均每人不到五分土地。

1976年后,农场逐步恢复生机,其中柑桔发展最快。至1980年,红星农场柑桔产量占福州市场供应总量的一半以上,“盘屿雪柑”闻名福州。1989年,有柑桔面积1500余亩。红星农场柑桔生产在进行科学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方面,为福州农垦系统各农场和其他村镇作出贡献,农场每年都派出技术员赴各地农场指导生产技术,外地也都有不少人到场参观学习。科研部门在红星农场设立试验点。柑桔生产上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在这里开花结果,如良种柑桔矮、密、早的早生高产栽培技术,新农药防治病虫害的试验,黄龙病的防治,柑桔保鲜技术的应用,培育无病虫害的苗木等,其中黄龙病防治项目曾荣获全省农业科技推广奖。农场柑桔的单产、总产均创全省农场第一名。1988年、1989年,农场分别获福建省柑桔丰收奖和福州市政府授予柑桔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

该场场办工业有砖瓦窑厂、运动鞋厂、轧钢厂、漆筷厂、铸造厂等十余家。1992年以来,私人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发展较快,该场已形成农、工、商综合发展的态势。农场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自来水,电力增容1200千伏安,130对程控电话电缆架设到场区,修建一条宽6米、长2.7公里的水泥路,扩建菜市场。场内有医院、学校、老人娱乐部、青年宫、剧院、储蓄所等设施,已具有城镇规模。至1994年,全场国民生产总值5921万元,居福州农垦系统之首,在全国农垦系统中较有名气。工农业总产值16610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