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尾热带鸟
释义

红尾热带鸟是一种海鸟,分布在东太平洋、印度洋等热带海洋,全身白色,尾部有约40公分长的红色尾羽,嘴呈朱色,脚很短、具蹼。红尾热带鸟大多在海洋生活,喙食鱼、虾、乌贼,很少接近陆地。

基本信息

红尾热带鸟(学名:Phaethon rubricauda)

英文:Red-tailed Tropic Bird

拉丁属名:Phaethon

全长:90公分(含尾羽40~47公分)

俗名:北红尾鸲 穿马褂 大红燕 红尾溜 花红燕儿 红尾鸟属:鹲科鹲属的鸟类

目:旧大陆的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鸫科(Turdidae)

分布: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亚热带部分、南从大洋洲、北至日本、台湾岛等地,Mauritius。

食物:喙食鱼、虾、乌贼

命名人 Boddaert, 1783

生境:主要栖息于海洋性岛屿峭壁上

外型特征

普通红尾鸲(Phoenicurus phoenicurus)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而色彩艳丽的红尾鸲。具明显而宽大的白色翼斑。雄鸟:眼先、头侧、喉、上背及两翼褐黑,仅翼斑白色;头顶及颈背灰色而具银色边缘;体羽余部栗褐,中央尾羽深黑褐。雌鸟褐色,白色翼斑显著,眼圈及尾皮黄色似雄鸟,但色较黯淡。臀部有时为棕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种类特征

旧大陆的红尾鸲体长14公分(5.5吋)。因尾红色而得名,经常摆动尾部。习性似鶲。

普通红尾鸲(P.phoenicurus)在整个欧亚大陆繁育,雄鸟上体灰色,面及喉黑色,胸浅红色,尾红褐色。

新大陆的红尾鸲为林莺(woodwarbler),属林莺科(Parulidae)。

美洲红尾鸲(Setophaga ruticilla)在加拿大到厄瓜多尔一带繁殖,在美洲的热带地区越冬;

雄鸟主要呈黑色,翅和尾有红斑纹。另一种色彩鲜明的红尾鸲是亚利桑那南部到尼加拉瓜的彩色红尾鸲(S. picta),雌雄均主要呈黑色,腹部亮红色,翅上及尾侧有大白斑;巢杯形,用草筑成,常筑在陡岸的地上。Myioborus属的10个热带种同样色彩鲜豔。

相关美名

全身白色,配以红色长尾羽与朱色的嘴,为很美丽的海洋鸟。嘴前半部稍微弯曲,嘴缘呈锯齿状,以便猎鱼。翼长,脚短,趾亦小,而呈全蹼足。尾羽呈楔状,中央尾羽2条极长,其形状恰似索针(Marline-spike;在船上解结索之用,先端呈尖状之长铁棒),因之船员曾给与此鸟类"水手长鸟Bosun-birds"之雅号。

哨音鸣声

叫声为一连串轻柔哨音接轻柔的tac-tac声,也作短而尖的哨音peep或 hit,wheet;鸣声为一连串欢快的哨音。

造访中国

a. 1937年,中国台湾省高雄市与小琉球间,飞临船上时被捕。

b. 2007年,中国台湾省台东市太麻里金针山,可能遭西南气流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