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头长尾山雀西藏亚种 |
释义 | 红头长尾山雀西藏亚种(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 iredalei)属小型鸟类,体长9.5-11cm。头顶栗红色,背蓝灰色,尾长呈凸状,外侧尾羽具楔形白斑。颏、喉白色、喉中部具黑色块斑,胸、腹白色或淡棕黄色,胸腹白色者具栗色胸带和两胁栗色。是中国西藏地区常见的一种山林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种群数量较丰富,又主要以昆虫为食,在植物保护中很有意义。 中文学名:红头长尾山雀西藏亚种 拉丁学名:Aegithalos concinnus iredalei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山雀科 属:长尾山雀属 种:红头长尾山雀 亚种:红头长尾山雀西藏亚种 命名者及时间 :Stuart Baker, 1920 英文名称 :Black-throated Tit 外形特征红头长尾山雀西藏亚种,额、头顶和后颈栗红色,眼先、头侧和颈侧黑色;其余上体暗蓝灰色,腰部羽端浅棕色,飞羽黑褐色,除第一、二枚飞羽外,其余飞羽外翈具蓝灰色羽缘,内侧次级飞羽内翈微沾玫瑰红色,初级覆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微沾蓝灰色微沾棕色,尾黑褐色,中央尾羽微沾蓝灰色,最外侧3对尾羽具楔状白色端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白色,其余尾羽外翈羽缘蓝灰色。颏、喉白色,喉部中央有一大型绒黑色块斑;胸、腹亦为白色,胸部有一宽的栗红色胸带,两胁和尾下覆羽亦为栗红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西藏亚种和指名亚种相似,但具白色眉纹,眉纹以下,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颏和颚纹白色,喉有一黑斑,其余下体淡棕黄色,胸部有一淡色横带,位于黑色喉部和淡棕黄色胸部之间。虹膜桔黄色,嘴蓝黑色,脚棕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5-8g,♀4-8g;体长♂91-116mm,♀90-106mm;嘴峰♂6-7.5mm,♀6-7mm;翅♂46-51mm,♀45-49mm;尾♂49-54mm,♀43-54mm;跗蹠♂15-17.3mm,♀15-17mm。 (注:雄性——♂;雌性——♀) 生活习性红头长尾山雀西藏亚种是一种山林留鸟,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间,也见于人类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内。常10余只或数十只成群活动。性活泼,常从一棵树突然飞至另一树,不停地在枝叶间跳跃或来回飞翔觅食。边取食边不停地鸣叫,叫声低弱,似“吱一吱一吱”。主要以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 分布范围分布于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中国西藏:包括聂拉木、樟木、错那、林芝和波密。 繁殖方式繁殖期2-6月。营巢在柏树上,巢为椭圆形,主要用苔藓、细草、鸡毛和蜘蛛网等材料构成。巢距地高3-9m,巢的大小为长7-12cm,宽7.5-9.7cm,高7.5-10.2cm,深4.5-7.6cm,巢口径 3.4cm×3.4cm,巢内垫有羽毛。巢口开在近顶端的一侧,也有少数开口于顶端,有的巢口还用锦鸡毛作檐。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天1枚,每窝产卵5-8枚。产卵期间亲鸟还继续衔羽毛垫巢和盖卵。卵白色,钝端微具晕带。卵的大小为13.8mm×10.5mm,重0.75g。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以雌鸟为主,坐巢时间明显较雄鸟为长,孵化期16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出巢后先随亲鸟在巢附近树枝间练习飞行和觅食,然后再逐渐远离巢区飞走。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