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十字万元餐 |
释义 | 2011年4月,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组织被曝一顿饭花销近万元,引起社会关注。事后,上海市红十字会通报称,“卢湾红十字会高额餐饮费”开支渠道为为卢湾红十字会工作业务经费,非救灾救助款。但是其工作业务经费的来源仍被公众质疑。 主要事件2011年4月15日,一张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的餐饮消费发票出现在躯干上,根据发票显示,收款单位为上海慧公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付款单位为卢湾区红十字会,消费金额则是9859元。作为社会救助团体的卢湾区红十字会,一顿饭消费接近万元,网友们都高呼“震惊”,这张发票的相关帖子也被转发了几万条。 相关回应上海市红十字会雷厉风行,在网曝红十字会高额消费发票后,没有保持缄默也没有相互推诿,而是勇于承担责任,在第一时间告知媒体:上海市红十字会通报称,“卢湾红十字会高额餐饮费”开支渠道为为卢湾红十字会工作业务经费,非救灾救助款。 主要质疑红十字会系统的快速应对和处理后,"发票微博风波"并没有平息下来,仍有大量网友对红会的通报表达出了不满意,甚至对整个中国公益表达失去信心。记者就此采访了接近红十字会系统的相关人士就红十字会系统的性质,以及此次风波中出现的"公务接待""工作业务经费""救灾救助款"等关键词汇进行解读。' 焦点1 红十字会是民间公益机构吗?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法》,"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应该定性为"社会团体".记者同时在民政部的一份关于对部分团体免予社团登记的通知中发现,其与文联、作协、残联一样,由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而且一直到县一级都有红十字会的分支机构。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介绍,在社会团体中,虽然红十字会系统属于少数可以公开募捐的机构,但其除了人道主义救援外,还肩负着大量民间外交的职能,因此其并非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民间公益组织。 焦点2 红十字会的钱从哪儿来? 同样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一)会员缴纳的会费;(二)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三)动产和不动产收入;(四)人民政府的拨款。中国红十字会总会4月12日公布了2011年收支预算,其中财政拨款4983.78万元,占其预算收入的99%以上,而在2011年预算支出中,红十字事业支出有3245万元。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红会正式员工都属于公务员序列,工资也是按照公务员标准发放,都是由国家全额拨款的。" 焦点3 红会工作业务经费包括哪些? 这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红十字会的工作业务经费比较复杂,根据具体的用途,工作经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般性的行政业务经费大部分由同一级的财政拨付,还有一部分来自总会的拨付。对于募捐、国际人道主义救援项目等方面的成本,红会也会从捐款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这是《红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的,按照国际惯例,红会可从募捐款中提取3%~5%的管理费。因为大部分经费都由财政提供,因此和其他基金会相比,我们提取的管理费比例也低得多。"他介绍。 焦点4 公务接待费和救灾救助款有何关系? 对于上海市红十字会通报中出现的"公务接待"提法,这位地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公务接待"是一个很宽泛的说法,不单单在红会,在所有党政机关单位凡是和工作相关的招待工作都是"公务接待",要按照当地固定的接待标准走,公务接待费用都是在财政预算中明确规定的,"红会绝对不会从救灾资金中支出公务接待费用的。"邓国胜表示,如果公务接待费用从国家的财政拨款里支出,标准超过一般的公务标准,那就不是公益的问题,而是公务员行政违规的问题。 焦点5 谁来监督红十字会的财务? 记者在国家审计署于2005年的公告中发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为中央财政一级预算单位".这位红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国家审计署负责监督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财务,而各地红十字会的财务也都由同一级的审计部门进行审计,而对于境外捐赠的款物还要接受国际红十字组织的监督、审计。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每年要向红十字会理事会报告,同时接受人民政府的检查监督。邓国胜表示,由此规定可见,红十字会的财务监督与普通基金会组织完全不同,但中国红十字会是一个人道援助机构,也要接受社会道德约束,此次风波明显有悖于道德。 深层反思红十字会组织的职责本是扶危济困,救助贫弱,试想,一顿万元大餐在所谓的风光餐桌上也不过就一个人三口两口的便被消耗殆尽了,而这笔钱对于那些需要及时救助的人们来说,恐怕意味着一线生机、一份希望、甚至是一条生命。 红十字会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公益组织,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厉行节约,秉持红心一颗的思想,不要被社会不良的风气所感染,要保持自己的本色,而不要红了眼,也像某些哭穷的国企一样拿着那些善良人的钱去摆谱、潇洒、享受、浪费。 另外,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对这些类似的爱心机构、慈善部门,实施科学监管,不要让人民的善款“误入歧途、白白流失”。只有如此,社会的慈善事业才能得到大众的支持,获得持续发展。 公款吃喝泛滥成灾,是老百姓看得见的权力腐败,按说官员们都享受了纳税人提供的各种工资福利待遇,现在又不是饥荒年代,大吃大喝的现象完全可以避免。因为这种挥霍不仅仅浪费了大量的公款,对官员的身体健康也没有任何好处。党政部门如果真想解决吃吃喝喝的问题,其实完全可以来个一刀切的政策,严格规定所有吃喝费用、娱乐费用都不能以任何名义在各种名目的公款中报销。如果这个政策得到执行,中国每年的行政开支至少节省一半以上,完全可以弥补中小学教育和社保医保的巨大资金缺口,也能改善我国慈善资金严重缺乏的局面。 当然,再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的慈善机构,其数量不过美国的千分之一,且要么是官方的,要么是半官方的,做慈善的效率其实跟黑箱操作的财政开支相差无几,既然每年数以万亿的财政支出都是不明不白,岂能只望官方或半官方的慈善机构能够公平透明地运作? 凡是洞悉中国慈善困境的人都深深明白,只有把善款亲手送到受助方手里,方能做到善款善用、善款专用,避免善款被挪用被截留被侵吞。中国人的慈善之心刚刚苏醒,已有不少慈善家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善举并没有释放出最大的能量,这个社会千千万万最需要得到救助的群体往往得不到救助,善款在流动过程中,常常莫名其妙的流入了不该流入的地方。 机构是善心传播和宏扬的基础,善心发自每一个人,但要有恰当的机构去实现。与其引进盖茨和巴菲特的善心,不如引进行善架构。中国人的善心被吃掉了,是被各种人借机构之名给吃掉了。挽救中国人的善心,必须从组织架构创新做起。一个人做慈善只是一个人的事,有机构传播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了。但首先要保证机构不是来吃善心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