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山龙
释义

红山龙

红山龙(学名Hongshanosaurus)是下白垩纪东亚的鹦鹉嘴龙科恐龙。虽然只有两个头颅骨化石,但透过与其近亲的比较,发现它是双足的草食性恐龙,上下颌的前端有喙嘴。它是在中国辽宁省热河组发现的完整化石之一。

发现及物种

红山龙是以中国东北部的古代红山文化来命名,红山文化也是居于红山龙头颅骨化石的发现地附近。唯一已命名的物种:侯氏红山龙(H. houi),是为纪念负责保存该标本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连海教授而命名的。属及种名都是由古生身学家尤海鲁、徐星及汪筱林于2003年命名的。

红山龙的正模标本是一个幼体的头颅骨,除了部份右边及上颌尖端之外,其他部份都完整的保存下来。头颅骨约有5厘米长。后来发现了一个更大的成体头颅骨,差不多有20厘米长。它的头颅骨很像近亲的鹦鹉嘴龙,但有几处的差异而足以成立不同的属。红山龙的头颅骨比鹦鹉嘴龙的较低,眼窝呈椭圆形,而非圆形。

这些头颅骨都是从中国辽宁省义县组发现。热河组最著名的是发现了很多完整保存的化石,包括了有羽毛恐龙。这个地层的年代被受质疑,但最近的放射性测年确定它是属于下白垩纪,大概是在巴列姆阶(1亿3000万至1亿2500万年前)。在热河组亦有发现几个鹦鹉嘴龙标本,包括一个在尾巴上有一列长的鬃毛,作为展示之用。由于红山龙化石只有头颅骨,故并不清楚它有否这些鬃毛。

分类

红山龙在最初描述中被分类在鹦鹉嘴龙科之内,但一直没有进行亲缘分析。此科下的另一属恐龙是鹦鹉嘴龙。鹦鹉嘴龙科是极为基底的角龙下目。另一个较为广泛的新角龙类包括了所有比鹦鹉嘴龙科更衍化的角龙下目。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 角足亚目 Cerapoda

下目: 角龙下目 Ceratopsia

科: 鹦鹉嘴龙科 Psittacosauridae

属: 红山龙属 Hongshanosaurus

种: 侯氏红山龙 H. houi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