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三村斗争 |
释义 | 在菏(泽)曹(县)交界处,有三个相距不过一二里路,形成“品”字形的村庄,名叫刘岗、曹楼、伊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大本营。因日本侵略军在作战地图上用红笔把三村圈在一起,并写了个大“赤”字,故人们称之为“红三村”。1939年2月16日,八路军115师344旅代旅长杨得志和政治部主任崔田民率领一个营,东渡黄河挺进鲁西南,在安陵、刘岗一带联合地方抗日武装,组建了冀鲁豫边区支队,开辟了以菏泽、曹县为中心的冀鲁豫敌后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4日,活动在鲁西南的八路军主力奉命赴黄河北参加反“扫荡”作战,只留下鲁西南地委机关和地委独立团不足300人在这一带坚持斗争。于是,盘踞在鲁西南的国民党顽杂武装6000余人,从四面八方向我根据地中心安陵集一带大举进犯,企图乘虚合围,吃掉鲁西南抗日根据地。我地方武装和民兵英勇抗击,最后被压缩到刘岗、曹楼、伊庄三个村子,从此开始了著名的坚持4个月之久的三村保卫战。? 1940年10月5日,顽军曹乃冉率部1000余人进攻曹楼。凌晨时分,战斗打响了。当敌人突击队逼近寨墙时,墙上军民立即推下滚木,把云梯上的敌人砸了下去,又用手榴弹和石头向敌群狠砸,将敌人突击队消灭在寨墙下。敌人又调动大部队继续攻寨,曹楼军民毫不畏惧,猛烈还击。这时,驻守伊庄的军队从背后侧翼向敌人发起攻击,使敌人腹背受挫,仓惶逃窜。这是保卫三村的第一仗,毙敌200余人,缴获枪支170余支。11月下旬,王子魁(国民党曹县保安团团长)的部下卢朗斋率保安团几百人夜袭曹楼。地委决定改变过去硬碰硬的打法,把敌人放进来,关门打狗。敌人一看寨门大开,以为人都跑光了,就毫无顾忌地进村烧房。敌人刚到街中心,突然房上、墙头上枪炮齐鸣,军民们从四面八方跃入敌群,勇猛杀敌。就在这时,地委组织部长王健民亲率刘岗军民及时赶来增援。敌人见势不妙,不敢恋战,急向伊庄方向逃窜,又陷入伊庄民兵的埋伏圈。敌人处处挨打,不敢停脚,丢下大批的死尸和枪支弹药,大败而回。 敌人多次合围失败后,就对三村实行封锁围困。为了拖住敌人,减轻三村的压力,地委决定派一些干部插到敌占区,发动群众坚壁清野,抗粮抗捐,开展“反资敌”运动。如地委武装部长宋励华带领精干小分队深入敌后,在西田集当众处决了红枪会首领张二大头,在毕寨枪毙了伪区长周花脸,在韩集活捉了曹县伪民政科长李中岱,拔掉黄集伪据点。小分队在敌占区神出鬼没,使敌人后院起火,大大减轻了三村的压力。? 1940年12月31日,我八路军主力部队连夜赶到鲁西南,连续发起战斗,一举击垮、逼退各路顽军,三村保卫战胜利结束。三村军民利用土枪土炮、磙木擂石、大刀长矛,坚持保卫4个月,创造了固守平原乡村的范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