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旗林场 |
释义 | 红旗林场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位于依兰县东南部,距县城55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0′06″—130°06′32″,北纬45°54′32″—46°02′02″。东邻七台河市、勃利县,南部与林口县毗连,西与大顶山林场接壤,北部是护林乡农田区。同名农场还有,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红旗林场, 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红旗林场,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红旗林场,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红旗林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红旗林场,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红旗林场等,党的十六大代表、玉门市柳洒乡红旗林场党支部书记顾天祥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红旗林场(自然地理概况 社会经济状况 森林资源状况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发展方向 发展项目)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概况 社会经济情况 森林资源状况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发展方向 发展项目) 3.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概况 社会经济状况 森林资源状况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发展方向 发展项目)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概况 社会经济情况 森林资源状况 发展方向 发展项目) 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概况 社会经济情况 森林资源状况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发展方向 发展项目)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概况 社会经济情况 森林资源状况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发展方向 发展项目)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自然地理概况 社会经济情况 森林资源状况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发展方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红旗林场自然地理概况山脉:林场地处完达山脉的延伸地段,属低丘陵地带,局部地段属于坡麓漫岗。山势南部较高,北部较平缓,最高海拔596米,最低海拔140米,平均海拔350米。平均坡度10度。 水系:境内无大型河流,但小河资源比较丰富,由南向北流淌的各条小河水均注入松花江,河面的平均宽度3米,水流量和河面宽度随四季的变化而明显改变。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差较大,季节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3℃,最低气温为-38℃,年降水量600mm,无霜期135天,全年日照时数2452小时。 土壤:主要为暗棕壤型、其次为沼泽土和草甸土。 植被:为以柞树、黑桦、糠椴为主的次生林。主要乔木为萌生柞树纯林,部分人工林分布在林场周围。灌木种类有胡枝子、榛子等。草本植物有乌苏里苔草、羊胡子草、蕨类等。菌类有榛蘑、草蘑、松伞蘑 、松茸蘑等。药材有桔梗、白芍、元株、生麻等。 社会经济状况林场人口312人,现有职工116人,其中干部7人,技术人员3人,护林员10人,离退休人员27人。固定资产32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3500元左右。施业区内有1个乡,12个自然村屯,9000多人口。有县级公路20公里,乡级公路辐射全区,交通方便,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施业区总面积14409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1952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9421公顷,其中用材林面积9127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383公顷,苗圃地面积4公顷,无林地面积1144公顷,荒山荒地面积278 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2457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771009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757005立方米,用材林中天然林蓄积713500立方米,人工林蓄积43503立方米,防护林蓄积14004立方米。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8146公顷,蓄积727504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86.5% 和94.4%。人工林面积1275公顷、蓄积43505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13.5%和5.6%。主要林分类型有落叶松纯林面积791公顷、蓄积33811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62%和77.7% ;樟子松纯林面积424公顷,蓄积7256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33.2%和16.7%;红松林面积60公顷,蓄积244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4.8%和5.6%。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建场30年来,累计人工更新造林面积516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8092公顷次。累计生产木材57000立方米。 多种经营项目主要有养牛、经济林栽培、黑木耳栽培、养家禽、个人苗圃,林下资源的采集等。有2处石场。 发展方向林场在今后的发展上,一是通过分类经营,对生态公益林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商品林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开发林下资源。采集山野菜、野果、药材等,同时进行果树栽植,培育中药材,养殖小笨鸡、养牛,种植农作物,林木育苗等。 发展项目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山产品采集为主发展项目,吸收外来资金,寻求合作伙伴,走共同开发、共同受益之路。 林场场长:朱庆国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林场坐落在大庆市大同区境内,距市中心50公里,隶属于大同区,东与红岗区毗邻,西北与绿色草原牧场接壤,东北与红色草原连接,西南同和平牧场相连。有柏油路与市区公路网相通,让胡路至通辽铁路贯穿场区,交通十分便利。 自然地理概况地貌:林场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地势平坦开阔,平均海拔高度140米。 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少雨,年平均气温4.3℃,年有效积温2820℃—2950℃,无霜期148天,年平均降水395毫米。 土壤:为中度碱性灰棕色沙土和碳酸盐土,并有部分碱斑。 植被:属于蒙古植物区系,主要乔木有杨树、樟子松、落叶松、云杉、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榆树等,野生药材有桔梗、甘草、车前、黄花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狍子、野兔、野鸡、狼、狐狸及各种飞禽等。 社会经济情况现有职工186人,其中各类管理人员28人。固定资产736.45万元。施业区内有林源炼油厂,林源镇企业较多,经济相对较发达,施业区内有铁路、公路、乡道等,交通非常便利。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总经营面积6885.59公顷,林业用地面积6036.3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612.9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214641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360.32公顷,宜林地882.08公顷,苗圃地126.7公顷,其它林业用地54.34公顷,森林覆被率67%。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全部为人工林,其中杨树林3819.64公顷,占有林地的82.8%;樟子松507.29公顷,占有林地的11%;水曲柳115公顷,占有林地的2.5%;落叶松、黄菠萝、榆树171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7%。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全场总经营面积6885.59公顷,林业用地6036.37公顷,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5138.5公顷,占林业用地85.1%。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2227.78公顷,占林业用地36.9%;一般生态公益林占面积2910.72公顷,占林业用地的42.8%。区划界定商品林897.8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4.9%。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林场始建于1959年2月,4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几千公顷的茂密森林已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为大庆地区防风固沙,保护油田和发展生态农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活立木总蓄积已达214641立方米。每年更新改造400公顷,每年育苗60.6公顷,可产成苗400多万株。主要培育樟子松,落叶松,云杉,杨树,各种绿化用的花灌木等。 农业用地106公顷,年产玉米120万斤,苗圃面积126.7公顷;有黄牛75头,奶牛30头,羊320只,大雁80只,野鸡、飞龙50只,年创利润20余万元。 林场有家属住宅、办公用房近3万平方米,各种机械设备40余台套,有现代化的办公、通讯设备。 发展方向一是通过分类经营区划界定,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以保护建设生态林业为基础,加速低产林的改造,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适当发展商品林,注重提高林分质量,实行科学管理,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及林产品开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 发展项目开发木材加工项目;发展种、养殖业;探索、寻求合作,把大庆市国家森林公园建成集旅游、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 林场场长:王忠文 3.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林场位于孙吴县孙吴镇西部, 距孙吴镇35公里。隶属于孙吴县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26°41′25″—127°14′34″,北纬49°16′32″—49°30′58″。东与前进林场、辰清林场接壤,南与正阳、向阳林场相连,西与爱辉区胜山林场、嫩江县的白云林场相邻,北与黑河市直属的平山林场相接。林场东西长30余公里,南北宽20余公里,行政区域隶属于正阳乡、清溪乡、西兴乡行政区。 自然地理概况山脉:属小兴安岭山系。界内有孙吴县最高山峰——松木山,海拔高度757米,位于林场与爱辉区的胜山林场交界处,是红松自然分布海拔的最上限。山脉为西北——东南走向。 水系:施业区内有沟浪河、卡西村河,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向辰清河,最后流入黑龙江。河流、沟塘两侧多水湿地、沼泽分布。 气候:林场处于高纬度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多雪,春季到来晚,秋季有早霜。年最高气温35℃,年最低气温-40℃,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500—550mm,年日照时数2500小时,无霜期90—100天。 土壤:以暗棕壤为主,此外在河流、沟墉两侧还有分布的泥碳腐殖质沼泽土和向暗棕壤进化的潜育暗棕壤。 植被:属于小兴安岭植物区系,现为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主要乔木树种有红松、云杉、落叶松、柞树、白桦、黑桦、杨树、椴树、水曲柳、黄菠萝、山槐等20多种,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杜鹃、花楸、刺玫瑰、都柿等30多种,草本植物有20多种。其中,中草药有党参、黄芪、刺五加、刺嫩芽、玉竹、串地龙、菱兰、元株、苍株、元术、防风等;山野菜主要有猴头蕨、薇菜、蕨菜、老山芹、燕尾菜等20余种;藤本类有山葡萄、五味子等;菌类有元蘑、榛蘑、木耳、灵芝、猴头蘑等10几种。 野生动物:哺乳类动物有犴、马鹿、狍子、野猪、獾子、水獭、猞猁、野兔等20余种,飞禽类有飞龙、野鸡、猫头鹰、啄木鸟及苏雀、蓝大胆等10余种。 此外还有花岗岩等诸多矿藏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社会经济状况现有职工138人,其中管理干部5人。固定资产169万元。居民住房12所,小学1所,细木工板厂和木材加工厂各1处,通往孙吴镇公路1条。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47378公顷,林业用地面积39865公顷,其中国有林场林业用地总面积39825公顷,集体林业用地总面积40公顷。有林地面积37112公顷,蓄积2652860立方米,其中国有林场有林地面积37077公顷,蓄积2651730立方米;集体有林地面积35公顷,蓄积1130立方米。国有林场用材林面积36863公顷,蓄积2634880立方米。国有林场防护林面积40公顷,蓄积1180立方米。国有林场特用林面积174公顷,蓄积15670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491公顷,其中国有林场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86公顷,集体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公顷。国有林场苗圃面积1公顷。国有林场无林地面积2261公顷,其中采伐迹地面积179公顷,其它2082公顷。国有林场非林业用地7513公顷。 林分类型:林场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36610公顷,蓄积2630210公顷。人工林面积467公顷,蓄积21520立方米。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2435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1%。其中区划界定重点生态公益林1247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1%;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1187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0%。区划商品林面积1539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9%。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林场始建于1972年。 营林生产: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20多万立方米,随着分类经营的实施,木材生产已由每年的12000米调减为4800米;每年造林100余公顷,每年育苗2公顷,产成苗80余万株,品种有兴安落叶松、鱼鳞云杉、俄罗斯大果沙棘。在造林中,尤其加大对俄罗斯大果沙棘的造林力度,争取用3—5年时间建成俄罗斯大果沙棘产果基地,使其成为红旗林场的一大支柱产业。 木材加工:有细木工板厂1处,拥有热压机、旋切机、多面锯、园盘锯等多种设备,具有能生产细木工板、多层板等多种产品的能力。 多种经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拟于科研院校联合开发食用菌新品种——海洋蘑,由科研单位负责菌种的提取和试验,由林场大规模栽培。目前海洋蘑干品市场售价100—120元/公斤,且天然产量很小,按每袋产干品1两计算,10万袋可产干品5000公斤,产值50余万元。 基本建设:林场有各类砖、木结构的民用、公用建筑近万余平方米,有木材装载机1台,小车2辆,有自来水、闭路电视。 发展方向在今后的发展上,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在实施分片管护经营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山野菜、药用植物等山产品进行开发利用,职工可以在管护区内植树造林,在增加有林地面积的同时,增加职工收入。同时积极利用林地资源,大力营造经济树种——大果沙棘,培育中草药、栽培食用菌、养殖林蛙。 发展项目1、营造俄罗斯大果沙棘基地,逐渐形成规模。 2、拟办大型食用菌厂,拟建林蛙养殖厂。 林场场长:王璞范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红旗林场位于鸡东县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30°40′40″—130°55′18″,北纬45°26′48″—45°37′36″。东与兴农镇和宝泉林场相接,南与鸡西市为邻,西与林口县虎山林场毗邻,北与勃利县东方红林场接壤。行政区隶属兴农镇。 自然地理概况山脉:林场地处完达山余脉那丹哈达岭南坡。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势陡峻,坡度较陡,大部分坡度在15°—36°之间,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山峰海拔683.9米,最低河谷海拔246米,平均海拔500米。 水系:为乌苏里江支流水系,最大的河流为乌苏里江一级支流滴道河,此河在施业区内有2个分支,西大坡河由北向南经过麒麟山水库,安平河由西向东流经林场和4个自然屯,2个分支在麒麟山入口处汇合,向南经兴农镇流入滴道河。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而干燥,夏季短促、温暖而多雨,早春少雨易干旱,秋季降温迅速,常有冻害发生。早霜9月下旬,晚霜5月中旬。年平均气温3.5℃,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35℃,年有效积温2500℃。年降水量650—800mm,无霜期125天左右。 土壤:有3个土类,以暗棕壤为主,总面积13304公顷;沼泽土和谷地草甸土只有少量分布。暗棕壤共有4个亚类,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草甸暗棕壤和潜育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为主,分布在各种不同坡向和不同部位的排水良好处,A1层厚度在5-20cm之间,面积占该土类的92.5%;原始暗棕壤主要分布于陡坡上部岩石裸露处,A1层厚度在3-5cm之间,占该土类的3.3%;草甸暗棕壤分布于平缓岗地,林间旷地、林缘及地势平缓的老采伐迹地和疏林地上,A1层厚度在10-15cm之间,占该土类的3.9%;潜育暗棕壤分布较少,多分布于地势平缓的局部洼地及母质较粘重排水不良的河谷阶地,A1层厚度5-25cm之间,仅占该土类的0.3%。 植被:属小兴岭——老爷岭植物区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亚区,现形成以柞树、黑桦为主的天然次生林群落。主要乔木树种有柞树、黑桦、白桦、山杨、椴树、色树、赤松等,亚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有丛桦、山梅花、珍珠梅、绣线菊、刺五加、毛榛子、胡枝子、平榛子、五味子等,草本植物以羊胡子苔草、地榆、铃兰、玉竹、苍术、柴胡、蕨类、唐松草等为主。其中,中草药有五味子、刺五加、平贝、苍术、黄芪等;菌类有榆黄蘑、元蘑、榛蘑、山木耳等;山野菜有蕨类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兔、狼、熊、獾、林蛙、野猪、马鹿、狍子、狐狸、山鸡、飞龙、野鸭、猫头鹰等。 社会经济情况林场现有职工105人,其中干部6人,工程技术人员2人。固定资产76万元。年产值100万元。施业区内有4个自然屯,5个副业点,社会人口近2700人。麒麟山旅游风景区坐落在施业区的东南部。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17908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5778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012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966公顷,无林地3685公顷,苗圃2公顷,非林业用地2130公顷。森林总蓄积50816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5%。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7212公顷,总蓄积44184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71.2%和86.90%。主要林分类型有柞林面积7178公顷,蓄积440690立方米;软阔混面积23公顷,蓄积690立方米;椴树面积7公顷,蓄积280立方米;针混林面积4公顷,蓄积180立方米。人工林面积2913公顷,蓄积6632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28.8%和13.1%.。主要林分类型有落叶松纯林面积1770公顷,蓄积51250立方米;红松纯林面积669公顷,蓄积6140立方米;樟子松纯林面积429公顷,蓄积8930立方米;果树林45公顷。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8824公顷,占林业用地55.9%。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2561公顷,占林业用地16.2%;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6263公顷,占林业用地39.7%。区划商品林总面积6954公顷,占林业用地44.1%。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林场始建于1972年,经过30年的经营,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10余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3千余立方米;共植树造林0.5万公顷,已成林的人工林2913公顷;每年育苗2公顷,产成苗60万株,品种有落叶松、云杉、樟子松、杨树苗等。 农业基地600公顷,其中水田130公顷,旱田470公顷,年产水稻45余万公斤,大豆80余万公斤;养羊120余头,养鹅1500余只。年利润60万元。 林场各类砖瓦结构公用、民用建筑8千余平方米,各种车辆20余台,有闭路电视、电脑、电话等设施。 发展方向林场在今后的发展上,一是通过分类经营区划界定,把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林果、山野菜、食用菌、药用植物等山产品进行开发利用;同时积极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培育中药材、经济作物、食用菌、养殖林蛙等项目。 发展项目利用麒麟山森林资源的自然景观,开展森林旅游业;利用当地水资源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建设水产品养殖基地和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建设果品经济林,每年育苗0.2公顷,营造10公顷,在5年内建成水果生产基地。 林场场长:姜立波 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林场位于鹤岗市北部,场址坐标为东经129°56′56″,北纬130°17′12″。林场北与市直十八号林场、十里河林场、细鳞河林场为邻;东部与矿务局林业处青岭林场、团结乡林场相接;南部与蔬园林场、矿务局林业处水源林场相连;西南与市直鹤林林场接壤。行政区域属鹤岗市东山区。 自然地理概况山脉:林场地处小兴安岭东麓余脉,属低山丘陵地带,施业区内坡度平缓,大部分坡度在7°—22°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160—280米,平均海拔高度220米。 水系:境内河流密布,水源丰富,主要河流有3条,全部汇入小鹤立河,流入梧桐河,最后汇入松花江。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大风、降雨少,易发生干旱;秋季降温急剧,常有冻害发生。全年平均气温2.9℃,最低气温在一月份达-32.5℃,最高气温在七月份达35℃。年平均积温2260℃,无霜期105天,年平均降水量640毫米。 土壤:林场腹部的丘陵山地几乎全部是暗棕壤;平原及山前谷地分布有少量黑土和白浆土;此外,还有部分草甸土和沼泽土分布于河流两岸、低阶台地、山间谷地及河边低洼地区。 植被:属典型小兴安岭植物群,针叶以红松、冷杉为主,灌木主要有暴马丁香、杜鹃、榛子、胡枝子等,草本植物主要以苔草、地榆、铃兰、木贼、蚊子草、舞鹤草等为主。其中,中草药有五味子、三棵针、平贝、刺五加等;菌类有榆黄蘑、元蘑、榛蘑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兔、狼、熊獾、林蛙、野猪、狍子、狐狸、山鸡、飞龙、野鸭等。 社会经济情况林场现有职工284人,其中干部36人,管理人员16人,工程技术人员3人。设有鹤岗市中心苗圃、鹿场、油炸杆厂、小木加工厂和多种经营基地。固定资产115万元,年产值387万,利润62万。林场距市区仅9公里,施业区内鹤桶公路和矿务局水电公路贯通南北,交通便利。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18952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8798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507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772公顷,苗圃16公顷,无林地2940公顷;非林业用地154公顷。森林总蓄积67274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5%。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4215公顷,蓄积28483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28%和43.8%。主要林分类型有柞木林面积3946公顷,蓄积26533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93.6%和93.2 %;白桦、杨、椴林面积269公顷,蓄积1950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6.4%和6.8%。人工林面积10855公顷,蓄积36496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72%和56.2%。主要林分类型有落叶松林4941公顷,蓄积17920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45.5%和49.1%;红松林面积5060公顷,蓄积15390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46.6%和42.2%;樟子松林面积712公顷,蓄积3080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6.6%和 8.4%;云杉和其它珍贵树种面积142公顷,蓄积106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1.3%和0.3%。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1260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7.1%。其中区划重点生态公益林681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6.3%;区划一般生态公益林578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0.8%。区划商品林619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2.9%。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林场始建于1956年,九五期间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林10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1万立方米。更新造林1460公顷;每年育苗8.4公顷,年产苗量362万株,品种有落叶松、红松、樟子松、云杉、青杆、白杆、杨条、柳、草坪、山梨等10余种及各种绿化大苗。 小木加工厂主要以每年抚育下来的小径红松杆作为原料,精细加工门、窗等装璜材料,年可加工板方材1000立方米。 鹿场建于1998年,现有标准化鹿舍4175平方米,存栏成、幼鹿140头,鹿场种群发展迅速,每年以35%—50%的速度递增,三年来仅购鹿、基本建设、自筹设备投资就达90余万元。鹿场交通方便,并有输电线路、深水井1眼和1座6000平方米蓄水池,保证鹿场发展的需要。 林场有各类砖、瓦房公用、民用房万余平方米,仅1998年至2001年职工新建砖房7300平方米。挂袋木耳年可为职工增加收入25万元。各种车辆40余台,安装有线电视、电脑、电话等设施。 发展方向一是建立科学的营林体制,森林资源培育按照森林用途和生产经营的目的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实施分类经营、分类管理。二是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山野菜、食用菌、药用植物等山产品进行开发利用;同时积极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走绿色食品加工业、养殖业的新路子。 发展项目加大森林资源旅游开发及绿色产品的精细加工。把林场建成集森林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庄和庭院。 林场场长:张学友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红旗林场位于勃利县城西部14公里处,隶属勃利县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30°21′—130°32′,北纬45°42′—45°48′。林场东北与大四站相邻,西接通天二林场,西南与红星连接,西部与吉兴河林场毗邻,行政区域属勃利县大四站镇。 自然地理概况山脉:林场地处长白山山系老爷岭余脉,属低山丘陵地形,地势陡峭,大部分坡度在8°—17°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高度500米,最高海拔高度800米。 水系:施业区内有碾子河,为倭肯河支流,河流贯穿整个施业区,全长12公里。 气候:林场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全年平均气温2.3℃,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37℃,年≥10℃活动积温2100℃,年降水量600毫米,无霜期110天。 土壤:林场土壤主要包括暗棕壤和沼泽土2个土类,以暗棕壤为主,总面积4342公顷,沼泽土有少量分布。暗棕壤分为典型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为主,草甸暗棕壤零星分布于缓坡下排水不良地带。 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林相以水曲柳、胡桃楸、柞树、白桦、黑桦、榆树、色树等为主,亚乔木有暴马、丁香、花楸等,灌木有刺五加、山梅花、忍冬等,藤本类有山葡萄等,菌类有榛蘑、元蘑、榆黄蘑等。 野生动物:有黑熊、马鹿、野猪、猫头鹰、猞猁、狍子、兔子、山鸡、飞龙、林蛙等。 社会经济情况林场现有职工75人,其中党员8人,技术人员10人。有林蛙养殖基地。固定资产39万元,年产值30万元,利润2万元。施业区内有自然村屯3个,社会人口近1000人。施业区内林间运材道纵横交错,有1条林区公路贯穿施业区。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4585公顷,林业用地面积4486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764公顷,未成林造林地278公顷,无林地443公顷,苗圃1公顷,非林业用地99公顷。森林总蓄积40365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02%。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890公顷,总蓄积10360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23.6%和25.7%。林分类型为柞林。人工林面积2874公顷,总蓄积30005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76.4%和74.3%。主要林分类型有落叶松424公顷,蓄积66985立方米;红松纯林1694公顷,蓄积180410立方米;樟子松756公顷,蓄积52655立方米。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3876公顷,占林业用地的86.4%。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1883公顷,占林业用地42%;区划一般公益林面积1993公顷,占林业用地44.4%。区划商品林总面积610公顷,占林业用地13.6%。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林场始建于1969年,30多年的经营,累计生产商品材7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2000立方米左右,更新造林2874公顷,天然林面积890公顷。主伐以渐伐、皆伐、择育伐方式进行生产,抚育以透光抚育、生长抚育方式进行经营生产。 林场有各类建筑面积2247平方米,防火用风力灭火机10台,防火专用对讲机5部,架设1条14公里的输电线路,供生产和照明用电。安装了闭路电视接收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发展方向林场在今后的发展上,一是把以发挥生态效益的林分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的森林划分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经济作物、食用菌、中药材和林蛙养殖等项目。 发展项目开展养殖业和中药材种植,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发展养牛200头、养羊1000只、养猪500头的养殖基地,并对其进行屠宰和深加工;利用林地内的空间,大面积种植中药材。 林场场长:丁广利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红旗林场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红旗林场位于县城南部,场址距县城12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30°20′20″—130°40′40″,北纬48°43′40″—48°52′50″。林场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南部与大同林场毗邻,西部与太平林场接壤,北部与嘉荫县农业区相连,林场南北长16.9公里,东西宽23.7公里。行政区域隶属于嘉荫县红光乡管辖。 自然地理概况山脉:林场地处小兴安岭东段北麓,地势南高北低,起伏较缓,沿江地势较为险峻,最大坡度为40度,境内的保兴山为林场最高峰,海拔504米,林场最低海拔90米。 水系:主要河流是永安东河,由南向北流入黑龙江。 土壤:主要有2个土类,暗棕壤比重大,占99.5%。暗棕壤有3个亚类,包括草甸壤、原始暗棕壤、沼泽土。土类比重最大的为典型暗棕壤。 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46℃,年积温2300℃,年均温度-1℃,年降水量500毫米,早霜期9月下旬,晚霜期5 月下旬,无霜期100—125天。 野生动物:主要有兔、熊、野猪、狍子、狐狸、山鸡、飞龙、野鸭、林蛙等。 社会经济情况林场始建于1971年,建场以来国家总投资676万元,各类建筑面积 2000多平方米,用于生产运输机械、森防机械设备(瞭望塔)配套齐全。施业区内有7个自然村屯,人口约1400人。场区内有3条公路,县城至林场的简易公路;绥嘉公路贯穿林场;嘉荫至保兴山哨所的国防公路。林场省级公路42公里,简易公路13公里,道路密度为0.42延长米/公顷,交通较为方便。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总经营面积349815亩。林业用地面积342810亩,其中有林地293370亩,疏林地75亩,灌木林地465亩,未成林造林地855亩,苗圃地285亩,无林地47760亩。天然林面积281295亩,人工林面积12075亩。活立木总蓄积1510040立方米,其中天然林总蓄积1499520立方米,人工林总蓄积10520立方米。 森林资源特点是:天然林多,人工林少;中幼林多,成过熟林少;低效林多,高效林少;中小径材多,大径材少;林下资源多,开发利用少;林分质量低,生态效能差。 森林分类区划:林业用地总面积342810亩,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342525亩,占林业用地99.9%。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面积153630亩,占林业用地的44.8%;一般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面积188895亩,占林业用地55.1%。区划界定商品林285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1%。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自1971年建场以来,共生产商品林5万立方米,封山育林45000亩,更新造林6255亩。 发展方向一是对黑龙江岸边的天然林分和人工林分严格保护,维护其生态环境,保护国土安全。二是对疏林地、灌木林地、无林地等地类,通过封山育林、管护、人工造林等方式,力争尽快恢复成林。对已划入商品林的林分,通过抚育等措施,改造成商品林,尽快提供木材。三是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促进经济林发展。四是立足资源和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等项目。 红旗林场资源丰富,距县城近,在发展多种经营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如山野菜、食用菌、药用植物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中药材,经济作物、食用菌;进行木材加工;发展项目前途广阔。 林场场长:杨志生 红旗林场红旗飘党的十六大代表、玉门市柳洒乡红旗林场党支部书记顾天祥 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一位平凡的共产党员,但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勤劳的双手,30个春秋持续播绿植树,带领群众治穷致富,使昔日黄沙肆虐的戈壁滩变成了林茂粮丰、瓜果飘香的新绿洲。他就是党的十六大代表、玉门市柳河乡红旗林场党支部书记顾天祥。 红旗林场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为治理风沙口危害而建立的。1962年5月,22岁的顾天祥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辞掉玉门市昌马乡供销社主任的公职回到家乡红旗村,挑起了红旗林场场长、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创业伊始,没有资金,他从朋友处借来38元起步;没有苗木,他发动群众到临近农场借;没有技术,他赶着牛车从市林业局、农技中心请来技术员讲课示范。当年春天,他硬是带着20个劳力在沙窝里奋战3个多月,开荒定植防风林50多亩,迈出了改造荒漠戈壁、建设防风固沙及经济林基地的第一步。为了保证林木的成活,他领着群众从2公里外的河里挑水、背冰块浇苗,并在沙石地上挖出了一条2.5公里的引水渠。 “袋里有钱仓有粮,离不开书记顾天祥。”1995年4月,林场近80亩地的杨树苗滞销,眼看树苗就要发芽抽叶,节令逼人,全场老少都眼巴巴地看着他这个当家人。顾天祥更是吃不香,睡不实,心急如焚。他跟老伴连声招呼也没打,就骑上自己的摩托车直奔安西县腰站子移民乡上门推销,结果对方只要了不到10%,其余的还是没有着落。第二天,当他听到远在400多公里外的新疆哈密市大泉湾新办了一个万亩果园场急需一批杨树苗的消息后,不顾饥饿疲劳,立即乘上西去的列车前往哈密,找到大泉湾园艺场谈妥了供货协议。回到红旗林场,已几天没合眼的他,又立即动员全场劳力突击挖苗装车。80亩地的树苗销完了,对方验货后十分满意,当即付清货款,群众领到了一沓沓辛苦钱。 在顾天祥的带领下,党员帮农户,富户帮穷户,老少学技术,争奔小康路已成为红旗林场生活中的主旋律。现在全场群众,家家都有五、六亩地的苗圃和果园,91%的劳力是精通果木栽培技术的土专家,他们生产的13种西北优质杨树、榆树、果树苗木畅销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省区和邻近地区,他们培育的红香蕉、黄香蕉、国光、红富士等优质苹果一成熟就被商贩抢购一空,迅速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脱穷致富的目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