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泥湾镇
释义

红泥湾镇位于南阳市城区东北10公里处,东邻社旗县,北靠方城县。全镇总面积135.3平方公里,人口7.2万。省道豫01线公路贯穿全境,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和澳(门)太(原)高速公路南(阳)邓(州)段交汇于境内豫01线。

行政区划

红泥湾镇代码:411302104。2006年,辖:四和社区、红泥湾村、栗树科村、白营村、凉水泉村、林庄村、刘寺村、彦章村、新泉村、武寨村、东孙庄村、竹园村、大桥村、大陈坡村、裴庄村、小庄村、戴庄村、潘庄村、连庄村、明皇村、段营村、三户寨村、庞庄村、小陈庄村、石灰窑村、胡阡营村、常孟庄村、姚家湾新村、青丰岭新村1个社区、28个村委会,161个自然村,74000人,其中农业人口7.1万人。

自然资源

红泥湾镇属南阳盆地腹心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境内清河南北纵穿。总面积135.3平方公里,耕种面积13.1万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应各种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棉花、小麦、小辣椒和黄牛、生猪等。是宛城区最大的农业乡镇,是省科委命名的“河南省科技示范镇”,市委命名的“小康镇”。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红泥湾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农,确立了“稳定基础,壮大支柱,猛上特色”的经济发展思路,2002年全镇优质棉种植6万亩,小辣椒3万亩,并建成了三千亩小辣椒示范方,千亩美国杏李基地,千亩青豆、荠荠菜示范方,千亩甜玉米基地,千亩蓖麻制种基地,百亩设施农业基地(温棚蔬菜)。以黄牛、生猪为主要品种的养殖业发展迅猛,已初步形成以“红光肉联厂”为龙头,连基地(养殖小区、养殖场),带农户、生产、收购、屠宰、加工、冷藏、销售一条龙格局,该厂生产的“益品牌”牛、羊、猪肉小包装产品、荠荠菜水饺、甜玉米等产品销往深圳、广州、上海、郑州等大中城市,并出口到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是宛城区畜牧的龙头企业和重点扶持企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乡镇企业异军突破,我们实施全方位招商引资,2000年共引进项目3个,目前,全镇拥有肉食、粮食加工、建筑建材、化工、家电等八大行业,各类企业21家,从业人员2870人。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355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9674万元,粮食总产值4900万公斤,棉花总产量480万公斤,肉类总产量570万公斤,蛋类总产量380万公斤,财政收入727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57元。

社会事业

红泥湾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红泥湾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已形成了7条纵横街道,拥有670余家商户,专门市场、专业门店齐全的“三星级”小城镇,现在正在向“四星级”小集镇迈进。成为宛城区东北政治、商贸、文化中心。计划生育连续10年被市委授予“先进乡镇”称号。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项事业有较大发展,镇内建有变电站两座,有线电视覆盖全镇村组;固定电话、宽带、小灵通、移动通讯(联通、移动、电信)全部开通,村村通目标基本实现,南阳至镇内的5条客运班车晴雨通车。该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小学26所,中学3所,成人学校1所,在校学生15360人,教师973人,省重点职业中专南阳市四职专位于镇政府东200米处,有各类中高级教师、技术人员130人在校,学生2700多人。该镇连庄为宛东战役纪念地,现有烈士墓和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文的“宛东战役纪念碑”,并建有革命烈士陵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