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红喉锥尾鹦鹉
释义

红喉锥尾鹦鹉(学名:Aratinga rubritorquis)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鸟体羽毛为绿色,胸部下方以及腹部为黄绿色;下巴、喉咙和胸部上方分布有桔红色羽毛;晚成雏。主要栖息地是干燥及半干燥的地区,热带的低纬度森林地带,充满棘丛和树木的平原、以及松木山林区。主要的食物为种子、浆果、水果、坚果、昆虫以及其幼虫等,通常成对活动,繁殖期聚小群,分布于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

中文学名:红喉锥尾鹦鹉

拉丁学名:Aratinga rubritorquis

别称:红喉鹦哥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鹦形目

科:鹦鹉科

族:锥尾鹦鹉族

属:锥尾鹦哥属

命名者及年代:Sclater, 1887

英文名称:Red-throated Parakeet

外形特征

红喉锥尾鹦鹉体长28-30厘米,体重13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绿色,胸部下方以及腹部为黄绿色;有些鸟的头部会零星的散布些红色羽毛;下巴、喉咙和胸部上方分布有桔红色羽毛;翅膀内侧的覆羽为黄绿色,内侧的飞行羽和尾巴为橄榄黄色;眼睛外围是红灰色的眼圈;鸟喙为肉色,两侧以及尖端并带有黑色的斑点;虹膜为橘红色。幼鸟并没有红色的羽毛,要到至少14个月大才会长成和成鸟一样的颜色。

栖息环境

红喉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干燥的山区松木林区,以及云雾弥漫海拔高达2600米的森林地带。

生活习性

平常大多群体活动,最多可以聚集40只左右的小群一起行动,个性谨慎小心非常内向,不容易接近观察;有随着食物迁移的习惯,迁移的地点完全视食物的充足与否来决定。平常飞行的时候相当吵杂,因此很容易就能够被辨认出来。主要以种子、水果、浆果、坚果、以及当地的植被为食,尤其钟爱觅食杨梅果。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危地马拉东部,萨尔瓦多,洪都拉斯至尼加拉瓜北部。

红喉锥尾鹦鹉分布图图片网址

繁殖方式

红喉锥尾鹦鹉繁殖期是每年的2月至7月之间。人工饲养须注意:这是一种比较嘈杂的鹦鹉,不会害羞,好奇,爱洗澡,强健,耐寒,只有容忍繁殖期以外的其他物种。全年提供金属结构栖息箱,尺寸3×1×2米,注意防寒。

饮食:向日葵红花,水稻,小麦,燕麦,碎粒,金丝雀草种子和各种小米种子组合,一些松子,松果,干虾,各种水果和蔬菜,尤其是胡萝卜和苹果,半成熟的玉米,定期补充矿物质剂,面包,面包干和饼干。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