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河鹅掌柴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红河鹅掌柴 【种拉丁名】:Schefflera hoi (Dunn) Vig.【地理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 【毒 性】:小鼠腹腔注射皮、叶的氯仿提取物600mg/kg,出现四肢无力、伏地,部分死亡。 【属中文名】:鹅掌柴属 【属拉丁名】:Schefflera 【科中文名】:五加科 【科拉丁名】:Araliaceae 描述字段小乔木,高5—12米。叶有3—9小叶,叶柄圆柱形,长10-30厘米,无毛;小叶纸质至近革质,倒披针形、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22厘米,宽1.3—7厘米,先端尖至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苍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8—20,在上面明显,下面突起;小叶柄不等长,长1—5.5厘米,无毛。总状花序聚生成大圆锥花序顶生,长40-50厘米,下部的成复总状花序排列;苞片三角状披针形,长5—10毫米,被绒毛至近于无毛;小花梗长2-4毫米,被锈色绒毛;小苞片小,三角形,长约1毫米;花小,淡绿白色,直径约4毫米;萼疏被锈色绒毛,不明显5齿裂;花瓣5,长1.5—2毫米,两面均无毛;雄蕊5,与花瓣近等长;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果球形,直径4—5毫米,平滑无毛,具5稜,花柱长1.5—2毫米,柱头头状。花期9月,果期10—11月。 分布及生境产云南东南部(屏边、绿春、元江、红河)、西北部(兰坪、丽江、鹤庆、中甸、维西、德钦、贡山),生于海拔1400—3300米的沟谷密林中。亦分布于西藏东南和四川。越南也有。模式标本采于红河南面。 物种毒性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皮、叶的氯仿提取物600mg/kg,出现四肢无力、伏地,部分死亡。 物种特征本变种尚有急尖叶红河鹅掌柴(变型)Schefflera hoi (Dunn) Vig. f. acuta Tseng & Hoo,小叶片先端急尖(产于四川、云南交界处)。 物种由来李惠林根据本种同一号标本上具有长圆形及倒披针形两种不同形状小叶片的事实,将小叶片倒披针形的Schefflera salweenensis W. W. Smith并入本种。但他又认为Schefflera dumicola W. W. Smith的小叶片虽也是长圆形,但侧脉较多(12-16),而本种虽具有长圆形或倒披针形的小叶片,但侧脉较少(8-12)。我们根据多数标本观察的结果,在同一号标本上兼有这两种小叶片特征,例如蔡希陶54075号标本,着生于小枝上部的小叶片为倒披针形,侧脉较少(5-8对),着生于小枝下部的小叶片为狭长圆形,侧脉较多(13对以上)。我们也比较了被W. W. Smith定名为Schefflera dumicola的G. Forrest 22328号标本照片与 Schefflera hoi(Dunn)Vig.的模式标本照片(Henry 923),这两号标本都具有形态及大小相似的长圆形小叶片,侧脉多少也一致,约13对,所以Schefflera dumicola W. W. Smith应合并入本种。W. W. Smith定名的云南西北部的这两个种,实际都是Schefflera hoi (Dunn) Vig.的异名。 功能用途茎、髓心:清热,利尿,通气。 来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相关的种穗序鹅掌柴Schefflera delavayi (Franch.) Harms ex Diels. 异叶鹅掌柴Schefflera diversifoliolata Li 海南鹅掌柴Schefflera hainanensis Merr. et Chun 红河鹅掌柴(原变种)Schefflera hoi (Dunn) Vig. var. hoi 大叶红河鹅掌柴(变种)Schefflera hoi (Dunn) Vig. var. macrophylla Li 多叶鹅掌柴Schefflera metcalfiana Merr. ex Li 多脉鹅掌柴Schefflera multinervia Li 瑞丽鹅掌柴Schefflera shweliensis W. W. Smith 台湾鹅掌柴Schefflera taiwaniana (Nakai) Kanehira 西藏鹅掌柴Schefflera wardii Marq. et Shaw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