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敷地发 |
释义 | 红敷地发,中药材名,为野牡丹科植物红敷地发的全草。主治:肺热咳喘;劳嗽;跌打肿痛;疮疖;烫伤;疥癣。 简介【药名】红敷地发 【别名】铺地毡、石莲 【汉语拼音】hong fu di f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elattandra Diels[Stap-fiophyton elattandra(Didls)H.L. Li] 【功效】清热止咳;消肿解毒 【科属分类】野牡丹科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000m的土坡、山谷疏林下,岩石的湿土上。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生长情况【动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茎租约1cm长,有明显的叶痕。茎极短,有时只有2-3对。叶对生;叶柄长4-8cm,粗壮,有时具翅;叶片纸质,椭圆形,长10-22cm,宽7-15c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心形或钝,全缘或偶有极不明显的疏细齿,叶面被极疏短刺毛,背面被糠秕,叶脉被极疏的短刺毛,基出脉7-9。伞形花序或组成仅有1对分枝的圆钝花序,顶生,总梗、花梗及花萼均被糠秕及疏腺毛;花梗长约1cm,四棱形;花4数,花萼漏斗形,四棱形,长约5mm,裂片小,齿状,不明显;花瓣粉红色、红色至紫红色,长圆状卵形,略偏斜,先端渐尖,长约10mm,宽约5mm;雄蕊8,4枚退化,能育雄蕊长13mm,花药长约7mm,基部无瘤,药隔下延成短距;子房下位,卵形,先端具膜质冠,冠缘具细缘毛。蒴果杯形,先端平截,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长约6mm,宽4mm,四棱形,棱上具狭翅,被腺毛。花期9-11月,果期翌年1-3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或捣敷;或煎汤洗。 【出处】《中华本草》有名药材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