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埠村 |
释义 | 红埠村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相传明永乐初年(公元一四О五年),韩氏族由云南迁来立村,至永乐末年王氏族吉忠与韩氏女联姻后,韩氏迁白沙河,王氏由现村西南庄子(现已为地名,距村0.5公里)迁此繁衍至今。 基本介绍红埠村村名由来:据清光绪年间,本村私塾先生王敦连手抄本《挂漏集》记载:闻明初,生意人扬生在酒肆饮酒过量,行数里,身难动,遂吸烟一休,不觉睡去,火未熄,身边枯草因风而炽,命财危矣。然可喜者,该养之狗形影不离,狗视火起,将主人衔衣再三,终不醒。身边一湾狗入水,汲身湿往返塌火,夕至火熄,狗亦死矣。主人醒,见身边躺着淋漓水迹,狗毛具烬而死,遂恸哭难忍,将狗埋入高埠(现我村南埠),以少砖砌塔型纪念之,故而得村名—狗塔埠。1967年,嫌村名不雅,改为红埠,沿用至今。 历史源远红埠村在明、清时期属即墨县仁化乡;1898年沦为德国殖民地;1914年属沧口警察支署;1922年属北洋政府胶澳商埠督办公署;1929年属青岛特别市李村区第二分驻所;1935年属青岛市乡区联合办事处夏庄区;1938年属青岛特别市公署仙家寨区;1942年属崂山办事处仙家寨区;1945年属崂山办事处夏庄区;1949—1951年属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夏庄区;1951—1954年属青岛市人民政府崂山办事处流亭区;1953—1956年属青岛市崂山郊区流亭区;1956—1958年属崂山郊区流亭乡;1958—1961年属崂山郊区仙家寨公社;1961—1984年属崂山县仙家寨公社;1984年属崂山县流亭镇;1988年属崂山区流亭镇;1994年属城阳区流亭镇;2001年6月属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 红埠村位于流亭街道办事处驻地北侧,东、西、北三面环河,南为丘陵,与仙家寨村接壤,北傍白沙河,与流亭隔河相望,东隔小水河故道与赵哥庄村相邻,西与流亭国际机场毗连。村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流亭立交桥、济青高速公路、青银公路、重庆北路皆穿境而过。此外,环胶州湾高速公路、204国道、胶济铁路等重要干线在本村周围纵横交错,形成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为本村与外界多层次联系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全村总面积148.2公顷,其中农用地27.3公顷,建设用地120.9公顷。村庄物产特色较为丰富,南埠丘陵地带含有微量氟矿资源,无开采价值。红埠莴苣、红埠小金黄大头菜等特色农产品在市内外畅销。尤其是红埠莴苣,叶淡色绿,近圆形,较平展,茎鸭蛋形,粗大,纤维少,质地脆嫩味鲜,有“北方竹笋”之称 。截止2002年,全村共有781户,2048人,现有王、于、高、夏等姓氏43个,王姓最多,有37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48%,皆汉族。 红埠村历史源远流长,广大农户建国前饱经沧桑,但村中有一个即墨南乡的大宅门—于氏家族名播四乡。第十一世于兆滨乾隆年间,家有土地几仟亩。当时,即墨县城主要大街两侧的商业房屋有一半是于氏家产,有“即墨城内于半街”之称,是即墨县第一财主。其家族传至第十五世于世桢,宣统二年,家族共有土地1428.55亩(市亩),住宅181间(至今仅存2处),马车库2处,炮台2座,佃户330户,女姑山码头顺兴所一处,沧口码头成发所一处(两码头均属货站)。 古老的红埠村名胜古迹较多,其中最为出名的一座庙宇坐落在村西侧南流路北侧东面约2米处,始建于唐朝,庙名“古柏庵”。占地南北60米,东西50米,座北朝南。庙门临村中心大街,西段大门口设5步台阶,大门东侧设小便门一个,便门以东是钟鼓楼,内吊铸铁大钟一口,约200公斤重。庙院内设殿堂两座,前后座落。前殿中央神龛内正尊为南大士,后面上首是送生爷爷,下首是送生娘娘,东西两侧共有护卫6名,分别是布衣、韦驼、扬戬、木咤、王灵官、赵公明。后殿三殿堂高大雄伟,东西10米,南北7米,高8米,殿内神像三尊:中间释迦牟尼、东西分别是孔子、老子。三殿堂大殿上四个大字:尉迟敬德。因岁月较长,碑文被风吹日晒,模糊不清。院后空地有参天古柏,胸径有一抱多粗,可惜在日伪时期被砍伐一光。古刹惜毁于解放初期,被改建成小学。 其他的比较闻名的庙宇有“土地庙”、“三义室”、“王氏家庙”等。“王氏家庙”这块庙匾是清末潍县状元王寿鹏所题。还有坐落于村东南角李塔路和夏塔路交接处的坊碑,此坊是为王氏四支十四世女守节尽孝而立为“节孝坊”。有碑四座,碑文分别为:烈气生辉、烈气生光、志媲松筠、饮冰如蘖,都是为纪念节孝而立的,在60年代先后拆除。在村东首,李塔路南侧有古槐树一棵,明朝栽植,距今500多年,至今枝叶茂盛,此树已列为青岛市古树行列,编号902号。此外,本村西南平安桥(即南流路和赵红路交叉处北侧),是道光24年3月13日立的一座碑,距今155年,从市内现存的石碑来看,道光碑不仅年代早,而且文字保存完整、记载清楚、反映历史,《青岛晚报》曾于2000年对此碑文进行详细报道,称此碑对青岛历史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参考价值。碑高1.4米,宽0.45米,厚0.15米。 建设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红埠村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村呈现出经济发展、村民团结、文明富裕、环境优美的新局面。 乘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红埠村大胆创新,创办工厂,先后建起了养鸡场、纸箱厂、大锯厂、淀粉厂。区划以后,村两委不断扩大企业项目,不断改革创新,招商引资,自1994年引进青岛信宇皮革有限公司以后,即拉开了红埠村招商引资的序幕。截止目前,全村共发展内资企业20余个,外资企业40余家。外资企业分别来自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数额达2700万美元。并且着力培育了年出口创汇达千万美元、城阳区十强企业—青岛良木集团。良木集团前身红埠木器厂,现公司已改制成为青岛良木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十几个子公司,总资产已达亿元,在城阳区乃至青岛市都屈指可数。1978年,全村累计总产值762510元(主要依靠农业),人均纯收入148元,上缴税金4436元。1985年,农业总产值120000元,工业总产值908222元,累计总产值2118222元,人均纯收入620元,上缴税金5105元。到2002年,全村工业销售收入4.9亿元,实现利税5140万元,上缴税金3080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5412元,连续多年被城阳区委、区政府授予“经济发展特级强村”。 随着村庄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村庄个体私营经济及第三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到2002年,全村共有个体私营企业10余家,个体工商户100余家。他们都在村委的正确领导下,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进一步拉动了消费,繁荣了市场,推动了村庄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村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在本村年满55周岁的男村民和年满50周岁的女村民每人每年可享受村1800元的养老补助金。其次,村为年满18周岁的村民都办理了一份保险。个人每年出资84元,村委承担36元。除此之外,村委正在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准备给全村村民投上一份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真正实现“老有所养”。从1999年开始,村庄从幼儿园到中学学生的学杂费全部由村代交,2002年,村一年代交的学杂费达3万元。每年春节、元旦、国庆、“六一”、老人节、青年节、妇女节等重大节日,村委都抽出专项资金庆祝节日,2002年庆祝节日的资金达10万元。 文化教育红埠村尊师重教历史悠久。1880年由于氏家族开办私塾房一处,当时只招收居仁堂子女入学。1910年,在于氏祠堂开办私塾书房,供全村儿童上学,但入学率极低。1936年,由政府投资在古柏庵后大殿建起教室3间,设1—4年级,而5—6年级则到赵哥庄去上。到1953年,由崂山郊区投资将原古柏庵拆除,改建新教室2个,共100平方米。1973年,投资1万元,又建起2个教室。1983年投资3万元进行校内改造。1985年投资5万元又建3个教室。到1989年,村投资40余万元,个人投资62110元,在村东新建学校一处,占地27亩,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2003年城阳十六中与城阳五中合校,赵哥庄村与红埠村用原十六中的校舍合建“赵红路小学”。为使新建小学2004年达到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赵哥庄村又投资150万元,现新建小学占地面积30亩, 总建筑面积 3600 平方米,设施齐全配套完善,图书馆、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阶梯教室、育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一应俱全。电视卫星远程教育设备、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械、图书、报刊等均按部颁一类标准配备。 村庄最早的幼儿园建于1955年,到1959年停办。1966年,幼儿园二次开办,所用教室是民房。到1986年,村两次投资5万余元,建起规范化幼儿园一处,面积320平方米。1994年,建成现在的幼儿园,面积800平方米。投资25余万元,各类设施配套完善,儿童入园率达100%,被评为“青岛市一类幼儿园”。 村庄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推动了村庄的城市化发展。截止目前,全村已建成二层将军楼房141幢,计24708平方米。高层居民住宅楼6幢,计23260平方米。全村已有200余户村民搬进了楼房。村庄共有街道5条,宽8米或16米,总长2970米,路面全部采用水泥、沥青浇筑,沿街两侧统一进行高标准绿化、亮化、美化,共投资达200余万元。全村绿化面积达30000平方米,99年建街头游园一处,建“新世纪”雕塑一处,种植各类草木3000余棵,绿化面积25亩,村民居住在花园式小区内。 红埠村历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1994年被市政府授予文明村庄,1995年被市委授予红旗党总支,1996年至2003年,被城阳区委授予红旗党总支(党委)。1996年,被市委授予五个好党总支,96年被市政府评为“十佳文明村庄”。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