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弘光中学 |
释义 | 弘光中学,南京的一所教会学校。 1931年,美国加州省的耶稣会士到中国,在南京创办弘光中学。1951年5月28日,南京人民政府接办了私立弘光中学,改名为南京市第九中学。 中文名:弘光中学 创办时间:1931年 类别:教会学校 所属地区:中国 南京 别名:南京市第九中学 学校简介南京市第九中学位于玄武区碑亭巷51号,建于1925年秋,由法国天主教耶苏会上海教区(徐家汇天主堂)创办,始名为震旦大学预件部。创办人意大利传教士,中文名翟长朝。学校与教会在一个大院内,主要讲授法语,等震旦大学输送人才。当时只有一个班(初中)10名学生,教师由神职人员兼任。 学校概况南京市第九中学(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地处南京市中心,有着78年的办学历史,文革前学校即成为全省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59被评为全国文教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科学引导、自主发展”的办学思想,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验收。1990年以来,学校曾先后获得过江苏省模范中学、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33125平方米,现有70个教学班,在校生3600名,教职工256人。学校现有特级教师3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人,具备专家资格的专职外籍教师3名,近年来有8个教研组被评为市先进教研组,有30位教师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名师和市、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一批学者专家型的教师正在逐渐崭露头角。学校还借助东南大学的人才资源优势,聘请东大教授、专家担任辅导员,开设“东南大学专家讲座”,以此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全面素质。 校史沿革1925年 秋建立。1929年 正式改名为震旦大学法语专修利。 1933年 易名为南京私立震旦中学三个初中班,学生近100人国。校址设在南京碑亭巷大仑园。 1939年 更名为南京利济中学(为纪念中西文化交流作过贡献的意大利传教师玛太奥.利济。中文名利玛窦)已有部分教师是非神职人员。学生无论是否信仰天主教均可拾收。 1951年5月28日,弘光中学改名为南京市第九中学 1946年 由美国耶苏会接办改名为南京弘光中学。附设初中3个班,高中3个班,学生计160人。 1951年 5月28日,南京人民政府接办了私立弘光中学,改名为南京市第九中学,当时已是一新初县规模的完全中学,校园占地7000平方米,校舍面积2500平方米,有6个班级,300多名学生,教师62名。九中当时与东方中学,二文中合等一个党支部,学生中已成立团支部,以后学校不断得到发展。 1959年 学校发展到34个班(初中20个班,高中14个班)当年初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 1960年 5月初评为全国教育系统,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60年代曾有十几名优秀毕业生被汽华、北大录取。 1968年 “文革”动乱时期,九中迁至栖霞区八卦洲。原校舍让给第二十五中学,后又将原二十五中(长江路257号)让给延安中学。 1974年 3月延安中学并入第二十五中学。1979年第二十五中学恢复南京市第九中学,学校当时有52个班,高中27个班,初中25个班。 2002年 7月新宁中学并入,使规模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领导的关怀下,学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进行教育改革,进行五四学制探索实验和实行校长负责制试点,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勤奋求实,团结进取”的校风,“专、严、实、活”的严谨教风和“严、助、钻、恒”的优良学风。 2011年九月独立为南京弘光中学。但校长表示,因为一直是九中的分校,所以,即使独立了,文化也会和九中有所关联。 办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更新教育观念; 弘光中学 以推进教科研为抓手,优化师资队伍; 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指针,做好德育工作;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搞好学科教学; 以课程和考试改革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 以优化考评制度为手段,强化常规管理。 办学理念让每位学生主动地充分地的发展; 让每位教师科学地、创造性地发挥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 让每个管理岗位有序地高效地运作。 学校荣誉1984年 以来,学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南京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文明学校”。 1993年 获“省模范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 2001年 获“省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工作集体”。 1995年 被批准认定为南京市首批合格重点中学。 1996年 被省教委正式命名为江苏省重点高中。 1999年 省教委确认九中为国家级教育示范性省级重点高中。 1997年 获“省文明单位”。 邓颖超像矗立在九中颖园的邓颖超铜像是全国第一尊邓颖超同志的直立全身铜像,铜像由原省雕塑院院长吴显林根据邓颖超同志1916年在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的一张照片设计,铜像高220公分,重500公斤,铜像中的邓颖超左手夹着书本,右手自然下垂,目光坚毅,神情端庄,体态秀丽,充满着青春气息,与校园环境十分和谐。铜像不加基座,邓颖超同志脚踏实地,步履轻盈,漫步在鲜花丛中。 1916年邓颖超同志考入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当年她在《关于蔡松坡先生逝世的感言》一文中,发出了“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的誓言,铜像很好的表现出了刚刚步入青年时代的邓颖超胸怀远大志向的神韵,对九中广大师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历任校长1950年~1960年 孙持方 1960年~1968年李广锜 1969年~1971年秦邦和 1971年~1972年王亮 1972年~1981年李达 1981年~1998年陆新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