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宏济堂阿胶 |
释义 | 宏济堂(东流水)阿胶阿胶是山东著名特产,中国最早的医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李时珍《本草纲目》载:阿胶,“圣药也”。千百年以来,阿胶就一直被视作滋补圣品,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大宝”,具有滋阴养血、补肺润燥、延年益寿的功效。 宏济堂阿胶由宏济堂创始人、北京同仁堂少东乐镜宇(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的原型)创制,迄今已有一百年历史。宏济堂阿胶作为中华创始品牌,在中国的阿胶史上曾抹下过重重的一笔。 一、品牌的创立与辉煌 阿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名泉众多的泉城济南,是中华阿胶的故乡,据记载宋代时,济南趵突泉东流水一带就熬制阿胶。清朝末年,由于古阿井的多次淤塞,中国阿胶制作中心逐渐转移到济南趵突泉东流水畔。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同仁堂少东家、乐家第12代传人乐镜宇捐山东候补道来到济南,受山东巡抚杨士骧委托,筹办“山东官药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位于院前大街的“山东官药局”成立,乐镜宇出任官药局总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乐镜宇出资2000大洋,购得了山东官药局承受权,更名为“宏济堂药店”。 他感悟趵突泉东流水云雾润蒸,甘甜清冽,聚精纳气之灵秀,于宣统元年(1909年),在济南府西门外趵突泉东流水开设“宏济阿胶厂”。《大宅门》中白七爷在济南创办的" 泷胶庄"原型即这座宏济堂阿胶厂。 乐镜宇对阿胶质量要求甚高,为此不怕费工费料,务求精良。胶厂开办初期,乐镜宇鉴于当时药业行中销售的阿胶,都有驴皮腥秽气味。为解决此问题及提高功效,他潜心揣摩历代相关文献,遍访制作阿胶的名家高人,研制出了制作阿胶的独特配方,又从阳谷县聘请胶工刘怀安等人来济南熬制。乐镜宇为做出上品阿胶,在总结千年熬胶经验的基础上反复试验,不计工、料,终于创出了“九昼夜精提精炼法” (即“九提九炙法”)。依此方此法熬制成的宏济堂阿胶,因质地纯正、色如琥珀、气味甘香、疗效显著,一经销用,声誉鹊起。再有,原来的阿胶内不加药料,系纯皮胶,但乐镜宇加入当归等滋补性药料及陈皮、甘草等调味药料,还加入贵重药材,如参茸胶加入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龟板胶用河龟板,鳖甲胶则用河鳖之甲等,使得阿胶疗效大增。宏济堂阿胶自诞生之日起,其“产品成色之佳、效力之宏都超过了东阿、阳谷产品”(《济南中医药志》)。 宏济堂阿胶系出名门,一出世即被定为皇家专用品,有隆裕皇后的“手折子”,被清皇宫奉为珍品“九天贡胶”(因九昼夜精提精炼而得名)。民国三年(1914年),宏济堂阿胶获“山东物产博览会最优等金牌褒奖”;同年,又获铁道部实业部颁发之“超等”奖状,这是当时制造业的最高奖项;1915年,宏济堂阿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优等金牌奖,被世人誉为“国胶”。宏济堂阿胶是唯一一个迈出国门、获得国际金奖的中药制品。它开创了阿胶行业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掀开了中国医药史上辉煌的一页,也奠定了中国阿胶的创始品牌。 宏济堂阿胶以其纯正的原料、正宗的生产工艺和神奇的疗效闻名四方、享誉国内外。据《济南中医药志》载,宏济堂阿胶“有福、禄、寿、财、喜等12种型号”,“宏济堂的阿胶在国内销于上海、广州、浙江、福建、安徽等省,在国外行销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当时阿胶市场几为宏济堂所独占。” 当时,宏济堂阿胶被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国外友人,许多海外侨胞都专门邮购。当年,在济南万紫巷居住的一个日本商人曾购得大量宏济堂阿胶运销日本,得到日本海关特许进口,其他中成药则不许进口。 济堂阿胶的成功促进了宏济堂事业的发展,从1910年代起,乐镜宇先后在北京前门外大街蒋家胡同建立了北京济南宏济堂参茸阿胶庄,在济南商埠建立了宏济堂西号,在济南经二纬一路建宏济堂中号,在济南西关开药栈等。1930年代,宏济堂总收入已占同仁堂总号的三分之二,济南宏济堂也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华三大名堂”。乐镜宇因而也在掌管济南宏济堂的同时,主掌北京同仁堂。 宏济堂阿胶诞生之日起,就为皇宫、清廷官员、贵胄、达人及清末民初袁世凯等当权者、中华民国先驱孙中山、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等历代精世人物所享用。袁世凯及曾任山东巡抚的周馥、杨士骧等人养生、送礼都专用宏济堂阿胶;1924年寒冬,孙中山为革命积劳成疾,住院协和,邀北京名医史今墨中医诊治,处方阿胶专用北京济南宏济堂参茸阿胶庄特供阿胶。抗日战争百团大战时期,中共鲁西区党委七大代表徐运北肩负着鲁西人民对毛主席的深情厚意,怀揣五斤宏济堂阿胶,一路上历经坎坷,历时一年才到了延安,终于将这份珍贵的礼物送给毛主席。建国初期,毛泽东不忘恩师厚德,派专人给恩师黎锦熙送宏济堂阿胶,以表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建国后,年事已高、多病的乐镜宇仍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邀请,由其侄子乐松生代为荣幸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二次接见。 凝聚千年阿胶之精华、汇集历代熬胶之经验的宏济堂阿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文化之厚重,影响之深远,早已载入祖国医药学之史册。 二、品牌的文化内涵 宏济堂东流水阿胶遴选山东德州黑驴之毛黑、茸密、光亮、皮厚的冬板,辅以多味名贵中药材,采用独创的“九昼夜精提精炼法”,纯手工精心熬制而成。宏济堂东流水阿胶这一国胶品牌独具四点文化内涵:一水(济水东流水)、二皮(鲜驴皮)、三方、四工艺(九提九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济南的泉水,阿井乃济水所注,济南乃济水泉涌之地,济水为阿胶正宗用水,济南泉水则为济水之菁,济南泉水又为济阴之水,正谓济水:“其性趋下而纯阴,与众水大别”(《梦溪笔谈》),则济南的泉水是最优等的熬胶好水;还有就是精选德州(济水以北济之阳地)黑驴冬板之驴皮,恰与水形成阴阳互根,是为最上等地道的原料。 1.国胶之济水东流水——阿胶正宗地道用水 水,是阿胶这一圣药的圣灵之源,济水东流水为熬制阿胶的正宗地道用水。 《神农本草经疏》载:“阿胶,其功效在于水。”所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研制阿胶时,就极其重视熬胶的用水问题。阿胶之所以称之为阿胶,就是因为古人用阿井的“水”熬胶而得名。《禹贡传》曰:“取其井水煮胶,谓之阿胶。”而阿井水又为济水所注。《水经注》:“阿井,乃济水所注。”据考证,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 《 列子》中著名的寓言 “ 愚公移山 ” 所提到的王屋山即指此山)上的太乙池,济源市就因是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济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进入山东境内,伏行千里经泰山至济南,形成了众多的名泉与古井。 古阿井靠近黄河故道,因历代黄河多次泛滥,古阿井多次淤塞,明代古阿井干涸后,古阿井一带的熬胶业逐渐衰落。同为济水伏流的趵突泉东流水因其独特的水源优势,宋朝时就有在济南趵突泉东流水一带熬胶的历史。清朝末年,中国阿胶制作中心逐渐转移到济南趵突泉东流水畔,济南趵突泉东流水一带成为中国阿胶制造业中心。 济南的泉水为是熬制阿胶的正宗地道用水。趵突泉群与百脉泉群,同属济水水系。《梦溪笔谈》:“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齐州二堂记》中云:“历下(济南)诸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 ”。作为济水的名泉魁首趵突泉,觱涌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名泉之冠的百脉泉则“直上涌出、百脉沸腾,状若贯珠,历落可数”。济南的泉水清冽甘美,水清而质重,其性趋下而纯阴,与众水大别。 济南的泉水为济水地下潜流所发,经地下沙石层层滤过,不但起了清洁作用,同时也带入了钙、钾、镁、纳等矿物质,故色绿质重,每担水比一般井水或河水约重三四斤。用此水熬胶,能助药性发散,疗效迅速;由于水质重,在熬煮过程中,也便于去除驴皮中的杂质,使胶质纯正,色如琥珀,易于人体吸收;并且用此水熬制的阿胶,历经炎夏酷热也不变形变质。 2.国胶之山东德州黑驴之鲜驴皮——地道药材 两千多年的中医药理论认为,驴为水土之性,为收,做阿胶只能用驴皮,而且必须用山东德州黑驴的驴皮。因为山东的驴很犟,“犟”即为大收。驴乃血肉有情之物,性倔犟,主食天然青草,无污染, 是现在少有的未被污染的灵性动物。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山东德州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土地肥沃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大自然孕育出的德州黑驴,黑脊梁、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睛,四个小黑蹄,黑白相间,阴阳互根,个大皮厚,倔犟而内敛,利于血藏,用它的皮制胶,滋养肝肾、益肺、止血的医药效用将更好地发挥出来。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驴”。 宋代《本草衍义》中记载:“驴皮煎胶;取其发散皮肤之外也,用乌者取乌色属水,以制热则生风之义”。现代研究则认为,黑驴皮吸收阳光最多,代谢情况与杂色皮有差异,毛色黑亮者为上,其中冬皮质量较好。 以上两点,或许就是当年乐镜宇先生从北京来济南创建阿胶厂乃至宏济堂的根本原因。 3.国胶之独家配方 中医药世家的积淀而创制的独家配方。宏济堂阿胶的配方中以阳春砂仁、越南高山官桂、广东陈皮等多味地道名贵药材为配料,辅以绍兴花雕黄酒、水晶冰糖、上等清豆油,已达醒脾开胃、鼓舞气血,使疗效更宏,且防滋腻。 4.国胶之独创“九昼夜精提精炼法”,简称“九提九炙法” 宏济堂东流水阿胶生产技艺,又称“九昼夜精提精炼法”(九提九炙法),是乐镜宇先生在总结千年阿胶制作经验、遍访阿胶制作名家的基础上所独创。 该工艺要求严格选用山东德州黑驴之鲜驴皮、使用济水之菁(泉城之泉水),添加精选药材,精确控制熬胶、提炼、晾胶等环节的时间、温度、湿度,熬制过程中采用九提九炙法纯手工熬制,从而生产出“祛除腥臭气味、调和滋腻之性、鼓舞气血、甜脆适口、味道清香、疗效显著”的独家东流水阿胶。 该工艺的具体操作程序十分繁细,可简单概括为:“冬至剥毛,惊蛰起灶,铜锅银铲,桑柴火烧,九提九灸,九昼取膏,工序九九,繁而不少,春分阴曝,立夏成胶。”这种工艺较之以前的熬制方法多了66道工序,增加了6个昼夜,所用时间是原来的三倍。这种工艺要求在熬煮化皮后,增加了胶汁冷置沉淀三至四天的工序,利用胶汁的一热一凉,蒸发散逸胶汁中的腥秽气味,同时撇净含有杂质的胶沫,以利于胶的提清。 “九提九炙”法融合了千年阿胶制作工艺的精华,使宏济堂东流水阿胶得以凝天地之瑞气,汲万物之精华,凝炼成中华上品阿胶。由该工艺熬出的阿胶“胶质纯正、色如琥珀、口感甜润、味道清香”,并去除了常法熬胶的腥臭气味,使胶的成分更易吸收,鼓舞气血疗效更宏。2010年,宏济堂东流水阿胶的制作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正宗地道的阿胶用水、纯正地道的选料——德州之鲜驴皮、考究的配方、精湛的工艺共同铸就了宏济堂东流水阿胶的高贵品质,也打造了“宏济堂东流水阿胶”这个享誉国内外的国胶品牌。 三、品牌的继承与弘扬 1955年,宏济堂整体公私合营,归济南药材采购供应站(济南市药材公司)。“文革”开始后,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遭到破坏,中断生产。1996年,济南药材采购供应站更名为“济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由于公私合营、“文革”、企业改制等历史原因,原有的宏济堂阿胶生产营销体制被打乱,正宗的“宏济堂阿胶”停产近六十年。从事阿胶生产的员工绝大部分已经去世,原有亲传徒弟也大多健康堪忧。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技艺传承、开发、市场推广,乐镜宇先生倾注大量心血、凝聚千年技艺精华的宏济堂阿胶生产技艺,行将失传。 近年来,在济南市委、市政府对中华老字号和国药精粹的重视和支持下,济南药业集团于2008年投资成立“山东宏济堂阿胶有限公司”,有针对性地调配人员、寻访和重用仍然健在的老药工、老技工,传授宏济堂阿胶制作技艺,对这一宝贵的中药产品进行保护性开发。 经过近两年来的努力,山东宏济堂阿胶有限公司按照老传统、老工艺、老配方、老选料,“九提九炙”、纯手工制作的宏济堂东流水阿胶在中断近60年后恢复生产上市,使宏济堂东流水阿胶这一"国胶"品牌得以传承和延续。 2010年10月,央视CCTV4《走遍中国》之《复活的古胶》这一栏目对此作了独家专题报道。这是继2010年4月央视以大型纪录片《小楼春秋》报道宏济堂西号平移保护和宏济堂阿胶历史渊源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报道,也是在世博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惟一次以大型纪录片的形式报道中华老字号。 宏济堂阿胶创始人——乐镜宇先生简介乐镜宇(1872~1954),字铎。北京市人。祖籍浙江,其先世于清康熙年间,为经营药业移居北京,创设同仁堂于正阳门外。至清道光年间,同仁堂声誉日着,遐迩皆知。乐镜宇虽系同仁堂药店少东,但自幼受父兄歧视,反激起钻研医药的决心,对药的原料鉴别和炮制生产,日有所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捐山东候补道来济,后受山东巡抚杨士骧委托举办官药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不惜巨资,如数缴还官银两千圆,取得所有权,更名为“宏济堂”。1909年在济南东流水街办起宏济堂阿胶厂,独创“九昼夜精提精炼法”,生产出独具特色的12种阿胶,行销上海、广州、浙江、福建及日本、东南亚各国,阿胶市场几为宏济堂所独占。1914年获山东省展览会“最优等金牌”褒扬,获国家铁道实业部颁发的“超等”奖状,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优等金牌”和“一等银牌”奖,至1934年,宏济堂销药额已达到北京同仁堂的三分之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乐镜宇已年逾古稀,常住北京,济南宏济堂产业由其孙乐芝田掌管。1954年去世。 传奇人物乐镜宇 以北京老字号同仁堂为背景的电视剧《大宅门》中,陈宝国扮演的白景琦个性鲜明,而白景琦的原型———同仁堂的少东家乐镜宇的传奇色彩丝毫不输白景琦。剧中白景琦在济南创办的白草厅正是乐镜宇在济南创办的宏济堂。 乐镜宇是北京同仁堂乐氏家族第12代孙,也是同仁堂当时的店主乐朴斋的第三房侄子,很有些个性。乐镜宇这一辈叔伯兄弟共有17人,在众兄弟中乐镜宇最不被父兄们看好,乐朴斋曾对乐镜宇说:“将来不许你动草字头(指药业),这行饭你吃不了。”乐镜宇受此刺激,反而下定决心,非要在药业上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私下向同仁堂的老职工请教,潜心学医,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 无论如何,乐朴斋对这个侄子还算上心,出巨资给他“买”了一个山东候补道台的位置。于是,乐镜宇在1902年自京来济南候补。时任山东巡抚的杨士骧对乐镜宇十分赏识,于1904年拨官银2000两交其筹办山东官药局并担任总办。1907年,杨士骧因成立官药局违犯清朝律例被参,后被调离山东。 乐镜宇自筹2000两白银取得了药局的私人承办权,遂创办宏济堂。宏济堂老店店址在济南院西大街原珍珠泉理发店旧址,在1916年的兵变中被焚毁,遂迁到院东大街县西巷口(今泉城路店)。随着宏济堂生意的发展,乐镜宇又先后在经二纬五路、经二纬一路建立了两家分店,规模达到“三店两厂”,员工120余人。 很短的时间里,宏济堂便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这其中固然由于宏济堂无形中享有了北京同仁堂的巨大资源,也与乐镜宇大胆创新的魄力密不可分。 乐镜宇除重金聘请同仁堂资深药剂师和店员来店工作外,始终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家传规矩,膏丹丸散精选细制,连包装纸和说明书都沿用老号样式印刷。用户抓药后分包、分号,由老店员核验、盖章放行。 因乐氏家族经营的几家药店药品基本相同,乐镜宇便另辟蹊径。1909年,他斥资2500元在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针对当时所产阿胶都带有驴皮腥秽气味的问题,他亲考文献,并与名医研究出独家配方,精选附加地道药料,还聘来阳谷熬胶技工,共同钻研出“九昼夜提制法”,清除了阿胶原有的腥臭味,所产阿胶清香甜润。当时生产的阿胶为“福、禄、寿、财、喜”五字胶和精研、墨锭、极品等不同型号共12种,年产阿胶5000公斤。 1915年,宏济堂产品在国内畅销,各种中药店均由其供货,甚至同仁堂也不例外,可谓行业之冠。同时,还远销南洋、日本。传闻日伪时期,在济南万紫巷居住的一个日本人,曾从宏济堂购买大量阿胶到日本,得到了日本海关特许进口,其他中成药则不许进口。 有文史资料记载,抗战前每斤阿胶售价24元,而当时的面粉才六七元一袋。到了1934年,宏济堂产品销量已是北京的三分之二,成为乐家的重要财源。 正气赢得百年信誉 当时济南的纬一路往西、大观园、经七路、经四路上分布着万生堂、永安堂、济生堂等上百家中药店,各家竞争异常激烈,但宏济堂却是济南当时规模最大、最有名的商号,这与宏济堂始终坚持的正气密不可分。 据介绍,当年凡是在宏济堂工作的店员,均要熟背《药性赋》、《大医精诚》、《黄帝内经》等,以提高技艺、修养品行,强调不仅要学做买卖养家,还要学做人、学仁术。宏济堂有著名的“五不要”:不孝敬父母者不要,不忠实朋友者不要,对人无礼者不要,不讲信誉者不要,不讲仁义者不要。因此,在宏济堂做事的店员和学徒都是品德、技艺双高,宏济堂的名医辈出。 在宏济堂堂厅上曾悬挂着“但愿天下人无病,哪怕架上药蒙尘”的匾牌。主柜之上,一年四季悬挂着5把颜色不同的锡壶,喻义“悬壶济世”,壶中是宏济堂配制的时令药,根据一年四季流行病不同,专为穷苦百姓准备的成药。每个用药者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随意向无人看管的钱柜中投钱,无钱者可以免费取药。 “七七”事变后,乐镜宇率宏济堂积极响应济南实业界的号召,抵制日货,号召济南药业界拒卖日药。宏济堂还积极为抗日根据地筹集药品,支援八路军的敌后抗日活动。据济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教部长亓勇介绍,现今的药业集团办公所在地曾是“大成药行”,是抗日战争期间乐镜宇先生出资、以赵玉符的名义开办的一家药店,它成为迷惑敌人、专门为临沂地区的抗日组织输送药品的中转站。 历尽坎坷的今生 济南解放时,乐镜宇已年逾古稀,回北京常住。20世纪50年代初,乐镜宇的孙子乐芝田成了宏济堂的接班人。 宏济堂此后几经更名,并最终演变为两大公司。1956年2月6日,宏济堂药店及所属店、厂先期公私合营改造的基础上,成立济南药材站(济南市药材公司)——济南药业集团的前身。1960年,济南药材站将宏济制药厂与艮一堂、永昌等药厂合并;更名为:宏济堂制药厂。1966年,宏济堂制药厂脱离济南药材站,更名为:济南人民制药厂。(济南人民药厂于1980年更名为济南中药厂,于1999年3月更名为神方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8月再次更名为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10月,与力诺集团进行整合,成为力诺集团的企业)。1996年,济南药材站更名:济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秉承祖训造好药 乐镜宇在继承传统中药的同时,还大胆创新,另辟蹊径,这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909年,乐镜宇在济南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即是其中一例。原来的阿胶内不加药料,系纯皮胶,但乐镜宇加入当归等滋补性药料及陈皮、甘草等调味药料,还加入贵重药材,如参茸胶加入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龟板胶用河龟板,鳖甲胶则用河鳖之甲等,熬制时间为九天九夜(原来阿胶熬制时间一般为三昼夜),故称为九天贡胶。 岁月沧桑,时光流逝,泉水依旧,物异人非。如今,90余年的时光飞逝而过,当年的东流水街现在变成了五龙潭公园,芳草绿树、修竹奇石,成为人们的休闲娱乐之地。16岁进厂、曾在宏济堂工作的70岁老人赵振兴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宏济堂阿胶厂大部分都集中在东流水这一带,当时泉水与地面相平,清澈见底、甘甜如饴。阿胶厂规模很大,分为前后院,前院一溜是西屋,东边是一个大厂房,大厂房的北边就是护城河,护城河当时水很深也很清,阿胶厂就利用这个水来熬阿胶、泡驴皮。 当时宏济堂收益最大的产品即阿胶。阿胶的利润较高,一般小胶厂毛利率均在40%以上,宏济堂货真质好,有金奖产品,又有参茸、海龙、海马、龟板、鳖甲等多品种、高档贵重胶,故而利润更比其他厂家高两至三成,甚至有翻倍的产品。 宏济堂在岁月的历练中不断成熟,不断壮大,到解放前,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鲜为人知的是,这三家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实出一门,均为乐氏家族所有。 山东宏济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介山东宏济堂阿胶有限公司隶属山东宏济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原型即是山东宏济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宏济堂药店。宏济堂药店由北京同仁堂资东乐镜宇先生于1907年在济南创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宏济堂药店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国三大名店。1955年7月,济南市人民政府对以宏济堂为龙头的全市所有中药老字号进行公私合营改造,成立了济南市药材公司(济南药材站),1996年改制为现在的济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9月,济南药业集团正式更名为山东宏济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在公私合营以来的50多年中,山东宏济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始终秉乘“宏仁广布,济世养生,药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宏济堂祖训,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50 年来,医药集团一直是山东医药界的优秀代表,先后被国家中医管理药局授予“中药供应优质服务”称号,省医药管理部门授予“双信药店” 、“放心药店”、“优秀医药商业企业”等称号;多次荣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授予的“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省市有关部门命名的“物价、计量、质量”“信得过单位”和市级 “文明单位”称号;1995年宏济堂药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山东宏济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医药流通五十强企业、山东省医药流通龙头企业,目前总资产已达10亿元,年销售收入20亿元。集团公司现拥有山东宏济堂阿胶有限公司、山东宏济堂医药有限公司、山东宏济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山东宏济堂中药饮片厂、济南爱民制药有限公司等全资子公司以及具备现代药品物流配送能力的宏济堂文化广场物流园,形成集药品批发零售,物流配送、保健品批发零售、小商品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大型卖场。公司拥有包括山东省主要三级甲医院的常年稳定客户,是山大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济南中心医院等山东主流医院的主要供应商,同时与全国各地1000多个厂家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经营一万余种西药、中成药、中药材、进品药、急救药销售覆盖山东省及周边地区。 为了继承和弘扬国胶文化,集团公司正在筹建中华宏济堂阿胶文化产业园,计划总用地面积 100 亩,建成后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古典明清园林式厂区和厂房,产业园集传统古法生产加工、阿胶历史文化展示、中医药历史人文景观、养生保健药膳于一体,具有浓郁阿胶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典园林式企业。 宏济堂大事记及历史演变图大事记: 1902年,北京同仁堂少东、电视剧《大宅门》主人公白景琦原型乐镜宇捐官山东候补道来济候补。 1906年, 乐镜宇受山东巡抚杨士骧委托举办山东官药局,出任总办。 1907年, 乐镜宇还官银2000元获山东官药局承受权,更名为宏济堂药店(东号)。店址:院前大街。 1909年,宏济堂药店在济南东流水街开设宏济堂阿胶厂。 1916年, 宏济堂药店迁址院东大街23号(现在的位置大约是舜井街对面的泉城路上)。 1917年, 宏济堂药店在北京市前门外大蒋家胡同设“济南宏济堂北京参茸阿胶庄”。 1920年, 宏济堂西号(第一支店)在商埠经二纬五路西五里沟南口(经二路纬五路375号)开业。 1935年,宏济堂第二支店在老城外经二纬一110号开业。 1952年,宏济堂药店设立分支机构——宏济制药厂。 1954年,北京济南宏济堂参茸阿胶庄与北京同仁堂公私合营为北京市药材公司,即现在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 1955年,宏济堂药店及所属一支店、二支店、阿胶厂、药厂、药栈开始公私合营改造。 1956年2月6日,宏济堂药店及所属店、厂先期公私合营改造的基础上,宏济堂药店及一支店、二支店、药栈、阿胶厂、药厂以及济南市各老字号药店完成公私合营改造,成立济南药材站(济南市药材公司)——济南药业集团的前身。 1956年,济南药材站于6月份调整宏济堂经营业务:将药店部分立宏济堂核算店;将宏济制药厂与长发祥等与45家小药坊合并为为宏济、艮一堂、永昌三个制药厂。 1960年,济南药材站将宏济制药厂与艮一堂、永昌等药厂合并;更名为:宏济堂制药厂。 1964年,济南药材站成立“济南药材站宏济堂职工消费者合作社”,地址:济南估衣市街宏济堂制药厂内。 1966年,宏济堂制药厂脱离济南药材站,更名为:济南人民制药厂。(其后,济南人民药厂于1980年更名为济南中药厂,于1999年3月更名为神方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于1999年8月再次更名为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10月,与力诺集团进行整合,成为力诺集团的企业。) 1971年,宏济堂核算店设立宏济堂验方门市部;地址:泉城路123号宏济堂总店西邻。 1995年,宏济堂药店被国家首批授予“中华老字号”。 1995年,宏济堂核算店更名:宏济堂连锁总店。 1996年,济南药材站更名:济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96年8月,宏济堂药店(东号)被拆除;2007年12月,回迁复业。 2004年,济南药业集团将宏济堂连锁总店更名为:济南宏济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2005年,济南宏济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更名为:山东宏济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2007年,宏济堂药店再获“山东老字号”。 2008年5月,在旧城改造中,市委、市政府实施对宏济堂西号的平移保护。 2008年,市政府决定宏济堂中号异地保护重建。同年,山东宏济堂阿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2010年,宏济堂阿胶博物馆开馆。宏济堂药店再次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2011年9月,济南药业集团正式更名为山东宏济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历史演变图:宏济堂在历史演变中形成山东宏济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和宏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现隶属力诺集团),详见下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