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洪亮吉篆书七言联 |
释义 | 中文名:洪亮吉篆书七言联 文物类别:纸本条幅 文物年代:清 作者:洪亮吉 简介纸本 纵128.1厘米,横28厘米 洪亮吉(1746-1809),原名礼吉,字穉存,世称北江先生,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探花,官编修,以言事获咎。工篆书,法李阳冰。洪亮吉一生好游名山大川,所以他的山水诗特多,有不少佳构。此联为篆书七言联,体现其书直明畅中有奇峭之致。 作品评价识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壹色。 款识:选青先生画精六法,名满京师,余心识之久矣。丙辰春会于津门,始与相见,作竟日谈拜□余写照,形似神似,见者延赏叹称妙技,因书楹联贻之,始识颠末。更生居士洪亮吉。 作者简介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其他作品【伊犁纪事诗】 毕竟谁驱涧底龙,高低行雨忽无踪。 危崖飞起千年石,压倒南山合抱松。 【伊犁记事诗 】 谪出长城不许诗,一看瀚海放歌奇。 伊犁河谷行舟赏,塞外风情醉笔痴。 头枕天山明月睡,神游冰岭雪鸡嬉。 纵横篆隶闻西域,戍百归乡驻足辞。 【天山歌】 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 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 青松岗头鼠陆梁。一一竟欲餐天光。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 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 我谓长城不须筑,此险天教限沙漠。山南山北尔许长,瀚海黄河兹起伏。 他时逐客倘得还,置家亦象祁连山。控弦纵逊骡骑霍,投笔或似扶风班。别家近已忘年载,日出沧溟倘家在。连峰偶一望东南,云气蒙蒙生腹背。 九州我昔历险夷,五岳顶上都标题。南条北条等闲尔,太乙太室输此青。 君不见奇钟塞外天奚取,风力史人猛飞举。一峰缺处补一云,人欲出山云不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